理事會?教育專欄推薦編輯:仙靈
推薦語:孩子的教育不再只是學校的事情,事實上家庭教育很重要,也是孩子接受的最初的教育。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開始重視起家庭教育來,這是這一代孩子的幸運,也是所有家庭的幸運。
國家:國在前,家在后,先有國,后有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當國法和家規結合起來,就成了國家。
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家規、家風卻逐步淡化了。
今年,真是教育改革年,7月,國家下發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9月,中小學落實了義務教育“雙減”工作“5+2”課后延時服務工作;9月30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舉報正式上線運行。
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表決通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所在周為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
真是驚喜不斷,是教育事業上的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好想好想做這個時代的孩子!做不了這個時代的孩子,僥幸能做當下孩子父母。也覺得無比榮幸,無比感恩。幸好,好時代,好政策,我們遇上了!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意義:為了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法律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
《家庭教育促進法》利國利民,每一個家庭都是切實利益的體驗者。有了國家和社會的指導、支持,我們家長終于不再孤軍奮戰了,不再彷徨無措了,國家、社會、家庭我們一起努力;孩子倍感歡喜,再次明確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每個孩子都可以被溫柔以待,他們被看見,被關注,被保護,他們會無憂無慮的健康成長,心無旁騖的潛心鉆研。每一個平凡、普通的孩子,給予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希望與夢想。誰沒有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誰沒有成為國家接班人的凌云壯志?
明確了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家庭教育就是一個認識、了解孩子的過程。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我們需要先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去教育、影響孩子。怎么發現?怎么改變?當我們跌跌撞撞的一路前行,驀然回首才發現已蹉跎半生。自己沒有什么明顯提升,孩子教育仍然是問題不斷。
平時,我們總是虛心地向身邊的家長、網友討教,看看被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總結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再結合自己孩子的特征,融會貫通,爭取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和解決孩子的問題。但是,我們生長環境不同,經歷不同,起點不同,能力有限,甚至有可能還攜帶著童年的陰影、原生家庭的問題。我們的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各不相同,我們獲得的相關資訊也是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的,沒有經過驗證,沒有權威機構認證的。無法判斷教育方法是否正確,更無法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我們只能慢慢摸索著前進,生怕自己出錯,讓孩子走了彎路,耽誤了孩子的美好前景。
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哪能不犯錯呢?多么希望有家庭教育的存在,先學習,再上崗,少犯錯。也有的父母努力過,失敗過,開始慢慢否定自己,孤注一擲,把教育孩子的期望全部放在學校教師身上。如果大家都這樣做,老師面對那么多熊孩子,即使是有72變的齊天大圣,也無濟于事。
明確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在國家、社會的支持下,我們家長也會很快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先改變自己,再影響孩子。我相信在真正的家校配合下,家長、教師各負其責、各盡其能,我們的教育前景可期。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未來的希望在于孩子。對于強大的國家來說,未來的希望也在于孩子。孩子的未來,在于強大的國家。只有國家強大,才足以支撐個人的理想。
《少年中國說》作者梁啟超的教育強國思想得到進一步升華,并且逐步落到實處了。家長們通過主動學習家庭教育,親自養育、相互促進、潛移默化的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家國情懷。孩子們自愛、愛家、愛國,許許多多優秀的中國少年,必然會引領祖國走向世界強國之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