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這個單元是一個識字單元,包括《動物兒歌》《古對今》《操場上》《人之初》等四篇課文,本單元的識字寫字目標有:學習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感受識字的樂趣;辨析形近字與同音字;查字典有一定的速度。在朗讀方面要學會充分朗讀,邊讀邊記,熟讀成誦,積累語言。口語交際方面,要求學生初步學會打電話和接電話,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和大人一起讀”要求學生鞏固已學生字,了解寓言道理。
? ? ? 《動物兒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其中蘊藏了許多蟲字族的生字,教學的時候可以進行小集中識字,把一些生字組成詞語融入到兒歌教學當中,如蜻蜓、迷藏、螞蟻、食糧、蜘蛛。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自主識字、形聲識字、圖片識字等方法,多元化識字。在進行兒歌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發現每一句構句的特點:昆蟲、地點、干什么。(可以用課件不同顏色區分)這些兒歌都是根據昆蟲的特點來編排的,順帶把“讀一讀記一記”融入到教學當中。還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說說你還知道其它的小動物喜歡干什么嗎?比如蜜蜂、蝗蟲、蟋蟀等等,這樣學生就可以編排一首屬于他們的動物兒歌。朗讀指導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拍手讀做動作,讀要讀出兒歌的節奏感。生字指導方面可以把生字進行分類,例如迷、造、運這三個帶走之的字可以集中起來指導書寫,提醒學生走之旁字的書寫順序:先裝貨物再走路。
? ? ? 《古對今》是一首對韻歌,和一年級上冊的《對韻歌》相似,教學時非常適合隨文識字,再利用板書呈現一一對應的關系,同時通過字形或想象記憶字的音形義。讀的時候引導學生通過拍手讀、男生女生對讀、小組對讀等方式讀出對韻歌的節奏和韻律。為了強化學生的記憶,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采用抽對的方式進行開火車等小游戲。教學時還可以采用活動的方式,例如“和風對細雨”,將“和風”和“細雨”呈現出來展開之后就是“和風細雨”這一個詞,讓學生明白有些意思相對的字是可以組成一個詞語的,就把課后習題的讀一讀記一記融入到了教學當中。除此之外,還可以把幾個小節的“對”字強調出來,讓學生觀察“對”的前邊和后邊有什么相同點,比如字數相同,比如詞性相同等等,由此可以延伸出一個對對子游戲。
? ? 《操場上》和一年級上冊的《升國旗》比較相似,都是先出現詞組,而后出現兒歌。教學這一課時可以先出示一幅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干什么,由此引出本課的詞組,讓學生們自己說一說,喜歡什么體育活動以及原因。再把詞組帶入到兒歌當中,讓學生強化兒歌的韻律感。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幾個運動項目的時候,把手部動作的詞和腳部運動的字詞以兩排形式呈現,并標紅每個字的偏旁,讓學生自己做做動作,觀察這些字的部首,看看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方式既能讓學生更好地記住這些生字詞,也能夠把語文園地當中我的發現融入到教學當中。
? ? ? 《人之初》節選自《三字經》,三字、三字,讀起來朗朗上口。部分學生在小學之前可能就背誦過相應的段落,是比較熟悉的,初讀的時候可以請這部分學生示范。生字詞的教學融入到文本當中,既能夠強化生字的讀音,也能夠順帶講一講這這些字詞的意思,再讓學生大概說說這些句子的意思。在生字書寫指導中,遠、近用來強化走之“先裝貨物再走路”的筆順規則,義、玉、之等生字用來強化之前學習的點的筆順規則。
? ?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是打電話,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可以在教學之前請學生模擬打電話的情景,其他同學根據書上的要求對照著評價模擬打電話的同學。學生在評價的時候就可以把口語交際的一些要點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再用書上安排的情境進行模擬打電話。
? ? ? 語文園地五的識字加油站是包字族的形聲字,教學的時候先讓學生自己讀,讀了之后再讓學生觀察第3個字與第5個字之間的關系,總結出規律,加強學生對字的音形義的理解。如果學生能力可以達到,還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其他字族的形聲字。
? ? ? “我的發現”部分提手旁與足字旁在課文有設計就可以省略,口字旁的字可以稍稍總結復習一下。最后讓學生總結偏旁與意思之間的關系。
? ? ? “字詞句運用”選擇的是兩組讀音相同但意思卻不同的字進行填空,教學的時候不能單純為了講題而講題,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怎么區分這兩個字,再讓學生完成書上的習題,為了讓學生舉一反三,還可以用其他詞再進行鞏固強化。
? ? ? 查字典實際上是延續了語文園地三的音序查字法,用比賽的形式強化查字典的過程。
? ? 本單元的“日積月累”選擇的是幾組歇后語,有諧音類、喻事類、喻物類,當然在教學的時候不需要給學生說這么多,可以給學生大概講一講歇后語的構成以及前后內容的對應。對于學有余力的孩子,還可以進行語境運用。如果想讓課堂變得好玩,甚至還可以拓展一些其他的歇后語,老師說前部分讓學生猜猜后部分。
? ? “和大人一起讀”安排的是《伊索寓言》里的《狐貍和烏鴉》,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分角色讀,讓家長向學生發問:這篇寓言講了誰?發生了什么事?你想對狐貍說什么?你想對烏鴉說什么?也可以利用早讀或者午間的時間讓全班同學交流交流。上學期,剛學過講《烏鴉喝水》,可以讓學生感知多元的烏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