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慮是什么』
組成焦慮情緒的關鍵,有以下兩個方面:
001 威脅
焦慮始于對威脅的感知,比如不確定的將來和可能存在的危險。一次即將到來的個人公開發言,高發癌癥的數據報道,都會在不同人的眼中帶來潛在的威脅。焦慮,也會由此發芽。
002 關切
關切指的是對人或事的在意。沒有關切,就不會焦慮。雖然你可能面臨失業,但你壓根就不在意這份工作,失去它自然不會產生焦慮的感覺。他人的評價,股市的走向,甚至是脫發廣告,這些能夠引起焦慮情緒的事情,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你的關切。
事實上,威脅未必真實存在,但只要你感覺到了危險,并且對此產生關切,焦慮就會隨之而來。正如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所說“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了解焦慮的兩個組成部分,是戰勝它的第一步。
對于焦慮,我們為什么會焦慮呢?是我們對于以發生的事情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或許當時想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那么此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
2.『焦慮的來源』
明確了焦慮是什么,我們再來探究焦慮的三個來源,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才能一舉擊破。
001 過去的刺激
很多焦慮的產生,是因為對曾經受到的刺激產生恐懼,就像嗆過水的人不敢游泳,感情受挫的人不敢再戀愛一樣,一旦受過刺激,就覺得很有可能還會發生,陷入“揮之不去”的焦慮之中。
002 未來的模糊
如果要參加一個比賽,什么時候我們會最焦慮?自然是等待比賽開始的時候。因為那段時間腦海里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會越想越覺得事情特別可怕。未知的明天,充滿了不確定,這種模糊的將來,會讓人坐立不安,陷入“無能為力”的焦慮之中。
003 外界的否定
人生活在團體中,難免受到外界評價的影響,害怕被否定,是導致焦慮的常見因素。比如,別人如何看待我?不喜歡我怎么辦?穿什么衣服才得體?說什么話才合適?與外界發生聯系的時候,很容易讓人陷入“不知所措”的焦慮之中。
三個部分直接的說明了我們為何感到焦慮了,分出了原因,那么我們剩下能做的就是分析,以及更好的去解決過去,現在所發生的焦慮,對于沒有發生的,我們也不能松懈,不斷的提升直接,培養自己解決焦慮的能力。
3.『對抗焦慮的戰術』
偵查到焦慮藏在哪里,我們就要行動起來,用有效的方法,克敵制勝。
001 逐級面對焦慮源
看到這個方法,你可能會說“我就是無法接受才焦慮,哪里敢去面對呢?”是的,焦慮之所以會揮之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回避問題。一味退讓,焦慮仍在,勇敢面對,才能換來真正的解脫。
有一個小女孩,因為上學的路上被一只流浪狗咬傷,從此對所有狗都異常恐懼,甚至聽見窗外的狗叫都會害怕大哭。醫生對她采取了10級焦慮治療法,先讓她觸摸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狗,再接近一只小型又溫和的寵物狗,就這樣步步升級,直到最后,她甚至可以與一個高大威猛的軍犬和諧相處。
這種逐級面對焦慮源的方法告訴我們,如果一段時間必須暴露于恐懼面前,人慢慢會習慣并接受恐懼。根據自己的承受度,安排一個階段逐級面對,你會發現,事情并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
002 提前演練
當我們要面對未知的事情時,不要給自己設定毫無根據的障礙,可以通過提前演練,讓自己進行可視化想象,通過對未來更有把控感而戰勝焦慮。
如果你在為即將要進行的面試焦慮,可以把自己代入到面試的場景中,試想對方會問你什么問題,自己如何作答,如果對方的問題自己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把可能發生的事情在腦子里過一遍,你會感覺心中有數,焦慮也會隨之減輕。
003 勇敢溝通
人在不作為的時候,最焦慮。不知道別人是否喜歡自己,可以主動示好,積極交流,從當事人或者旁人那里尋找答案。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就向家人或者朋友求助,讓他們幫忙分析判斷。
總之,不要被動等待而要積極尋求外界的反饋,否則,很可能被“假想的怪獸”弄得焦慮不堪。
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分享了3個部分的內容:焦慮是什么,焦慮的來源和對抗焦慮的戰術。焦慮可大可小,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勇敢戰勝它,會讓我們重獲輕松愉悅的生活。
參考書目:《如何才能不焦慮》 [美] 克里斯多夫·柯特曼,哈洛·辛尼斯基,勞里·安·奧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