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
——畫家王炬印象
趙農老師參觀素心本真一一王炬書畫展
趙農,1962年7月出生于西安,1987年7月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獲文學學士學位?,F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藝術學理論)委員、陜西省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曾兼任西安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主編《中國工藝美術全集》陜西卷,專著《設計概論》、《設計概論新編》列入 “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國藝術設計史》獲陜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2009年獲陜西省“教學名師獎”。
行行重行行一一畫家王炬印象
見過咸陽渭濱公園王炬先生的人,很容易感到他有過許多苦難的歷程。但與他晤談,卻極少提及人生故事,更多的是他的石頭畫、漫畫、水墨畫及太極規律。王炬像荒原中一棵任憑風吹雨打卻傲然獨立的老樹,雖然沒有偉岸的豐姿,但常常令人肅然起敬。因為人生的從容和坦誠,往往不是技巧經驗,而是品格和精神。
出生于太原老家的王炬先從南開大學肄業后又從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在現實人生搏斗中常常扮演的是弱者的形象。因而當他逃遁于藝術王國的自由天地時陶醉不已,長夢未醒。他進行過許多繪畫形式的試驗,最終在漫畫中展現示了他的天賦。
其實提起王炬,陜西美術界許多人似乎還記得他的石頭畫。將各式各樣造型奇特的石頭涂油抹彩,隨形賦意,可扮古裝人物,可飾飛禽走獸,寓巧於拙,寓丑於工,發於心機,明於丹青,道法自然,點石成金,漫畫天然。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幾乎將這些充滿靈性的石頭畫深藏柜中,不輕易於人視之,而將精力用于漫畫之中。
漫畫是智慧的畫。也是眾多繪畫形式中唯一不能模仿,不可重復的畫種。因而漫畫顯露的是藝術家的人生體味,是智慧火花的熒熒閃爍。漫畫亦有多種特色,如幽默、如諷刺、如記事、如肖像、如情趣,而王炬的漫畫似乎是智慧型的漫畫,它融于科技知識、人生哲理及奇思妙想一體,以太極構圖原理為主線并吸收現代構成的某些表現手法,成為一種不同凡響的別樣人生的藝術風格。
中國美學本從易始,敷衍出一條萬變不離其宗的太極原理。陰陽變化統一,形成中國繪畫的奧妙道法,為后世學者心馳神往。因而在今年易經熱潮中,王炬從美學的角度,執著于太極原理的探索,他將對中國文化的領悟傳達於漫畫之中,僅此一點便與眾不同,出乎超然。王炬的漫畫從數量到質量不斷地飛躍,因而王炬的漫畫作品發表的極多。他的創造性思維亦如泉水一般淌淌不斷地流入筆端。王炬撰寫了許多藝術理論的文字,描述他對美學與美術的種種體悟和總結。
為了追崇人生極致,體味宇宙萬物的純粹,王炬很專注地皈依了佛門,苦修氣功,常年獨居斗室,屏心靜氣,寡言默語,去完善自我修煉,進入“天人合一”的無為境地。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王炬在生活中已是一個老者,但在藝術中卻像一個永葆稚氣的頑童。他東尋西找,上下求索,不停地否定自己一直向前,探求人生究竟。因而在許多人眼里,王炬是一個認真的人,也是一個怪異的人;是一個質樸的人,也是一個奇特的人。因而竟獲得“關中怪杰”的侃話。
然而王炬一但將自己溶進藝術天地時,他得意忘形,情不自禁。在紙上渲染著人生的大喜大悲,大樂大苦。他汲取民間藝術的養分,博采古今大家的精華,窮極畫理,悟覺天地,直溯文人畫,去創造自己的千古英雄豪杰、淑女賢仕,唱出高邁嘹亮的秦音。
中國文人畫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時尚的逆境中生衍。盛唐之后國力及民眾素質愈來愈弱的現實窘迫對文化人士的思想影響,迫使藝術家尋找精神寄托??椿ㄅR水,嘯志歌懷。因而文人畫家往往是由懷才不遇與人生困惑的尷尬形成一種逆反的心境。在此一個優秀的文人畫家必須對易老莊禪的修煉而獲得內心覺悟,達到對社會人生宇宙萬物的洞察。
王炬于文人畫苦修苦煉,其作品也難以言狀,無話可說。但是一心一意,不懈追求的王炬往往會在有意中浮化出無意,舍去大我而化為無我,畫境的意象自然會有一番變格。但是那畢竟是一種鳳凰涅盤式的神往,能否新生完全取決于自身素質,而來不得半點虛妄。
真實的大河邊可能是一片霧氣騰騰。藝術的大河邊常常擠滿了追求藝術的人們。王炬在布滿五彩的鵝卵石的河灘上走著他那蹣跚卻堅定的道路,他是一個苦行僧,沒有耀煊,沒有花環,沒有掌聲,但王炬卻是真正的王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