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營養學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在北京聯合發布《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范》(試行)。
現今的營養標簽難于理解
據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稱,營養標簽本是指導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信息的一個重要工具,但其繁多的信息會降低消費者對營養成分表的理解,并在使用時容易產生迷惑。
Front-of-package(FOP)國際通行
近些年來,國際上許多國家的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和食品企業都開始使用一個圖標來概括食品的主要營養信息及特征,這些圖標和用來判斷食品是否可以標示圖標的營養評價體系被稱之為包裝正面標識(Front-of-package, FOP),旨在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健康的食品選擇。
FOP體系的首次出現是在20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WHO 提出了《膳食、營養與慢性病預防》,強調了膳食與疾病關系,特別是油、鹽、糖的攝入量與健康關系。一些國家的政府機構、國際組織、學術團體或非贏利性健康組織,研究和建立了評價食物營養和引導健康選擇的方法。例如美國心臟病協會于1987年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圖標表明食物具有“對心臟有益”的特性,對消費者起到良好指導作用。此后,用于食品標簽的FOP體系和圖標的使用大幅度增加。
目前,美國、英國、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加拿大、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的政府機構、非盈利性組織等都建立其FOP體系。
中國FOP體系出爐 “健康選擇”誕生
中國營養學會此次發布的《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范》(試行)是基于國外現存FOP體系而來,通過比對性研究并參考我國現有標準,建立了適合我國預包裝食品特征的FOP食品分類體系。《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范》(試行)采用總結性指標體系,控制指標包括脂肪、飽和脂肪、總糖和鈉,將《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作為參考標準,針對各食品類別制定相應的閾值標準。該規范授予滿足標準的食品“健康選擇”圖標表明其較健康的特性。這類食品可以在向消費者提供的最小銷售單元包裝上標識“健康選擇”。
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統一使用規范,是以減少預包裝食品中油、鹽、糖含量為目標的健康行動。預包裝食品包裝正面標識(Front-of-package, FOP),通過制定減少油、鹽、糖的系列營養標準規則,統一衡量或判斷食品是否符合,或以此為目標調整食品配方,逐步滿足“三減”的條件。目前,我國已經有不少食品企業內部開始制定標準,使用FOP告知消費者關心事項。
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健康所聯合成立FOP工作組,制定“健康選擇”規范,以鼓勵食品工業使用統一標準、公平競爭、誠實信用、更好指導消費者的健康選擇。
營養標簽或發生重大變革
FOP體系可以用作營養標簽的一部分,在補充和支持膳食指南、消費者營養健康教育、制定營養政策,以及旨在改善飲食的公共衛生政策干預研究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FOP體系的評價指標是與公共意義相關的,限制該目標營養素的攝入對預防和控制肥胖及其他飲食相關慢性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FOP體系的使用對消費者起到宣傳教育和膳食指導的作用,鼓勵健康膳食,進而促進健康生活方式,還可以作為食品生產和銷售企業對產品自我評估和創新管理的工具。
該規范的制定,一方面指導消費者更輕松的理解食品的營養價值,并幫助其選擇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鼓勵食品制造商改良產品配方,降低食品加工過程中鹽、脂肪和糖的使用量,為消費者創建一個低脂、低鹽、低糖的膳食環境,從而起到預防和降低肥胖和其他飲食相關慢性病的作用。
庶正康訊 技術法規部(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