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賊驟驟
認識自己是一切智慧的開始。
希臘阿波羅神廟的門楣上銘刻著一句著名的神諭:人啊,認識你自己吧!就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能在歷經了數千年歲月的變遷,歷史的更迭之后,依然帶給人們以理性的警醒和思考。
在古希臘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都以這句箴言為座右銘,并將認識自我和發現自我做為探索和發掘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就是蘇格拉底。
在蘇格拉底看來,認識自己就是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認真反觀自我之后能夠辨識清楚自己的能力、喜好和優缺點。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長處是什么,短處又是什么,從而做到自知。
中國古代的圣賢自然不知曉古希臘神廟上那句箴言的存在,也不知曉有蘇格拉底這樣的西方哲學家、思想家的存在。但不管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有多大,在對于自我認識方面卻有著極其相似的見解,都主張客觀、全面地認識與評價自我。
熟悉《論語》的人都知道,《論語》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記載,這句話早已成為勵志格言,勉勵著一代又一代自重自持的人經常反省自身,深耕心田。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闡述了這樣的道理:能夠深刻了解別人思想行為的人是聰慧的,能夠意識到自己長短優劣的人是明智的。
圣人先哲之所以能夠成為圣賢,受到世人的敬仰,并將智慧的火種以語錄和文字的形式傳遞給后人,正是因為他們意識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性,經常地反觀自己、剖析自己,然后從性格、品德、素養、學識等各方面一步步地完善自己,他們甚至把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作為認識和改變世界的一部分。
正如先哲所推崇和提倡的那樣,每一個渴望自己的人生有所改變突破的人,不管處于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首先應該重視的認知就是認識自我。也只有對自我性格、能力、喜好、優缺點有了清晰而充分的認識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重新塑造自己、規劃自己的未來。而那些不經過認真的自我認知和反省,不懂得修正自我就偏執前行的人,人生之路怕是注定崎嶇坎坷。
青少年時期的拿破侖十分野蠻、任性。在他的自傳中,他曾這樣寫到:我是一個固執、魯莽、不認輸、誰也管不了制不服的孩子。我使家里所有的人感到恐懼。受害最大的是我的哥哥,我打他、罵他,在他未清醒過來時,我就像野狼一樣瘋狂地向他撲去。不僅如此,拿破侖還經常沒有任何理由就出其不意地襲擊年齡比他大的孩子。個子矮小、體態孱弱的拿破侖常常讓被襲擊者感到不寒而栗。他的家人恨鐵不成鋼,拿他沒辦法,外人則視他為行貨地痞,正品流氓。
就是這樣一個讓家人終日提心吊膽,并堅信其遲早有一天要么進牢房,要么橫尸街頭的小痞子,突然有一天開始變得成熟起來,不再熱衷于用拳頭挑戰強者、欺負弱小,而是沉迷于同齡人所無法理解的冥思苦想中。
拿破侖瘋狂地迷戀著各種復雜的想象和計劃,并且開始嘗試冷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語言與行為,不再像從前那樣沖動和暴躁。他驚奇地發現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出色的思考力,第一次真正地認識了自己:雖然自己固執、魯莽,甚至有時候缺乏自制力而胡作非為。但是,自己堅毅果斷、思維敏捷,富有抗爭精神,而這也是身邊很多同齡人所不具備的。
至此,一種嶄新的認知點燃了他生命的熱情,拿破侖像發現上帝般無比明確地告訴自己:是的,你小子具有出色的軍事家的才能,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是你應該去努力追求、獲取的東西。清醒的自我意識和認知一旦形成,便會對一個人的思考和行為產生巨大的推動力,而這樣的推動力大多是積極而有效的。也正是這一點促使拿破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連戰連捷,最終成為了法國皇帝。
試想一下,如果年輕時的拿破侖沒有自我認識的意識,又怎么可能發現自己具有出色的軍事家的才華,又怎么能夠確定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是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他還會跟從前一樣,在大街上橫行霸道、欺負弱小。甚至可以這樣認為:正是對自我的深刻認識和剖析,才讓拿破侖明確了自己的理想和使命,更是為之后所取得的功勛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不論是誰,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出發,自我認知是自強和自律的重要前提。一個人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缺乏什么,哪些方面又是自己的優勢和強項,卻在一條岔路上不斷督促自己向前狂奔,其結果也只能使南轅北轍,背離初衷。
所謂的認識自己,并非讓我們端坐于鏡子之前,嬉皮笑臉地跟鏡中人打招呼:哥們兒,幸會幸會,掐指算來你我兄弟二人朝夕相處二十余載,今日才有機會將你端詳仔細。哦,你今日青春痘又多了幾粒,胡茬又長了幾毫。來,讓我給你拾掇拾掇。
認識自己,貴在嚴肅。貴在對自己進行一次客觀、公正、全面的反省。而在反省的過程中,應該著重針對的是個人的思想觀念、性格品質以及自身的學識能力、職業素養、行為習慣這幾個方面。看看哪些是自己的優勢和強項,利于生活和事業的進步,需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光大;而哪些存在缺陷和不足,需要及時改正和彌補。
認識自我,并不是讓我們盲目自大,只看到自己的優點或者說優勢部分。目空一切地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這不是狂妄又是什么?這不是幼稚又是什么?要知道,比我們優秀的人大有人在,站一起排成隊都能繞地球好幾圈。
當然,認識自我,也不是意味著全盤否定自我??倢⒆约旱娜秉c和劣勢去跟別人的優點和強項做比較,覺得自己如何如何不如別人,將自己貶低得一無是處,自卑懦弱,這同樣是不成熟的表現。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和不足,關鍵在于能否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及時加以糾正和完善。
認識自我,就應該基于客觀公正,如局外人一般旁觀自我,全面地評價自己。性格中的缺點和優點五五開,工作能力上的優勢和劣勢五五開,待人接物的圓潤和不足同樣也要五五開。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越客觀、越理性,那么他對于自身存在的優缺點就能掌握得越清晰、越全面,從而做到優則勉之,劣則改之。
認識自身的優勢和特長
愛因斯坦曾收到以色列當局寄來的的一封信函,邀請他出任以色列總統,但愛因斯坦回信婉言拒絕了。他在信中寫到:我整個一生都在同客觀物質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實際經驗來處理行政事務以及公正地對待別人。所以,本人不適合接受如此高官重任。
在愛因斯坦看來,自己沒有在政壇運籌帷幄的優勢,不大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國家領導人,所以他拒絕了。但他也看到了自己在物理學研究方面的天賦和優勢,所以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只有充分去發現認識它們,并且逐步鞏固加強,才能夠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更快速地脫穎而出、出類拔萃。
相反,丟開自己天賦上的優勢和特長,在自己根本就不擅長的領域中謀求生存和發展,怕是窮其一生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這就好比讓泰森去彈鋼琴,讓朗朗去打拳擊,讓詹姆斯去唱歌劇,讓巨石強森去跳芭蕾,想想都一身雞皮疙瘩。
認識自身存在的缺點和劣習
跟朋友閑聊的時候他告訴我說他很佩服一類人。我問他佩服哪一類人,他說佩服每天晚上臨睡前會認真反省的人。聽朋友說這話,我也很贊同。
這類人太可怕了,他們的可怕之處在于他們每天都活得很清醒,而不是每天暈頭漲腦地被生活的慣性牽著鼻子走。他們不光會反省自己工作、生活上的過失,更會去反省自己執行計劃的力度以及完成目標的進度。所有的一切都在他們的可控范圍之內,即使有些許的偏差,他們也會及時想辦法做出調整。
他們不會抱怨社會風氣和存在于各行各業的先入為主的潛規則,也不會抱怨自己出身貧苦。因為他們清楚,這些都是既定事實,即使再怎么抱怨和不滿,也不會有什么改變。他們只關注于自身成長,會不定期地檢視自己進步了多少,哪些方面又存在著不足。
朋友介紹我去聽一個課程,說這個課程的主講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最近演講的題目大多跟反省和改變有關。我一聽便來了興致,于是星期天抽了個空跟他一起去了。
作家的名字我就不提了,省得大家說我在給他的著作打廣告。說實話,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作家,第一次聽他講課。但那天聽過之后,覺得他的講課的方式和內容一點都不古板,很幽默也很有親和力。不是一上來就引經據典地闡述觀點,而是先講述了一段他上大學時的軼事:
我現在所取得的這些成績,完全得益于上大學時一個靈光一現的微小舉動。
那時的我太隨性了,時常管不住自己。不該睡的懶覺睡了,不該拖延的學習往后拖了,跟朋友不該發生的爭執發生了,不該熬的夜熬了,想戒煙卻一直戒不了。
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就想,如果再這么放任下去,這輩子估計都不會有多大的出息。煩悶之際不知怎的就想到了之前翻看過的一本佛教書籍,上面有對八齋戒的注釋。
我把這八齋戒改動了一下,改成了針對自身缺點的新八戒。為了警示自己,我把自己微信的名字也改成了八戒,并且在簽名欄里留有具體的注釋:所謂八戒者,一戒浮躁,二戒懶惰,三戒拖延,四戒虛偽,五戒狂妄,六戒放縱,七戒頹廢,八戒冷漠。
每天早上一睡醒,我就把這條注釋在朋友圈里發一邊,并以此來警示自己。覺得自己這樣做很有意義,仿佛在完成一項莊嚴肅穆的儀式。
這不合時宜,甚至有些乖張的做法在當時鬧出了不少笑話。有那么一段時間,熟識的朋友一見面就會這樣打趣我:八戒,上自習去???豬悟能,打球去?二師兄,去食堂吃飯吧?更有甚者,在我身后猛拍我一下肩膀:呆子,吃俺老孫一棒!
盡管受到不少善意的捉弄,但我對于自己當時的遭遇是不以為意的,一門心思要改正自己身上這幾個主要缺點。別人怎么看那是別人的事情,我以后反正要和自己的這八個缺點杠上了。后來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舉動竟得到了很多同學的認可與模仿,還引起了一股風潮,很多人都用這八戒來約束自己。
當然,他們需要引以為戒的,需要及時做出修正和改變的可能會跟我的有所出入,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自身存在的缺點也不盡相同。
但不管怎么說,對于每一個想要改變自我的人而言,都需要在深刻反省后找出自身的缺點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陋習。道理很簡單,不清楚自身存在哪些缺點和陋習,如何改正?這就好比箭手在射箭的時候被蒙上了眼睛,不知道靶心的位置,你讓他如何瞄準,又如何拉弓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