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 言
嘌呤是一種天然物質,它存在于細胞中,是細胞的重要組成元素,是一切生命延續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基礎,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腺嘌呤、鳥嘌呤、次黃嘌呤、黃嘌呤等。
食物嘌呤含量是指100克食物中含有多少毫克嘌呤(鳥嘌呤、腺嘌呤、次黃嘌呤和黃嘌呤的總量)。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統一的食物嘌呤檢測標準,不同的檢測方法、實驗室條件等,結果有較大的差異,不同文獻報道的食物嘌呤含量數據并不一致。另外,食物的產地、成熟程度、水分含量等也會影響食物嘌呤含量的測定。因此,食物嘌呤含量并不是一個穩定的數值。
同時,食物嘌呤含量還沒有統一的等級分類標準,不同學科、不同文獻的分類方法、標準并不一致,甚至有些文獻前后文的分類也不一致。營養學、風濕病學、內分泌學等學科相關文獻常根據食物嘌呤含量的多少分為:低嘌呤食物、中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見表1。也有文獻分類更細(4類、5類),本文不予拓展討論。
表1???食物嘌呤含量等級分類
分類嘌呤含量(mg/100g食物)
低嘌呤食物<50
中嘌呤食物50~150
高嘌呤食物>150
研究發現,次黃嘌呤升高血尿酸水平作用最強,腺嘌呤次之,而鳥嘌呤和黃嘌呤對血尿酸水平影響不顯著,食物升高血尿酸的作用,不僅與食物的總嘌呤含量相關,還跟其所含嘌呤種類相關,因此傳統的痛風膳食建議需要糾正。食物與血尿酸水平相關的研究,詳見拙作《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膳食營養治療》。
2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
本文嘌呤含量數據出自《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二冊)》,來源于哈爾濱醫科大學潘洪志教授團隊的研究及成果,共17類490種食物的嘌呤總含量及嘌呤種類構成,供讀者參考。
單位:毫克/100克可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