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歲月世事如棋,每一局都光怪陸離
有錢沒錢,買包過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回家過年,成了我每年的遷徙之一。
大帥比說趕集、放羊是農村的四大發明之二,我呢,有幸在回家之際搭上了趕集的末班車。
不到過年這一天,人們好像總有買不完的年貨,不過話說過來,生活是越來越好了,生產線著了火也供給缺失的超市,貨架早就空了。
新年的鞭炮,十二點如約而至,充滿鞭炮嗆鼻的街道,布滿了臨近的街坊,隔壁鄰居的毛頭小子已經而立之年,組織大家把鞭炮連到一起,煙花擺放在一起。幾家人冒著寒風,一起等著新年的第一次巨大的盛典,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映著人們的面龐,為每一家送去祥和安樂。
好像在過年這一天總有說不完的話,看著微信近百條的未讀,認真刪去群發的消息,看著屏幕里每個人對自己過去一年的年終總結,我也將自己早就編撰好的過年好,發給親朋。
認真編輯之余,小賤人說:“哇偶,這么普通的祝福,一看就是你親自寫的”
雞蛋的,能不能別挖苦小爺了,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和興趣愛好,編輯祝福,不亞于做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除夕夜是溫暖的,吃完餃子,媽媽給發了壓歲錢,人手一個紅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后半場的春晚。
舅舅是每年吃完餃子,就會來到家里拜年的,這個習慣保持了二十多年,自十年前他在河北安家就沒有機會了。
今年舅舅回老家過年,吃過年夜飯來給爸媽拜年,還是熟悉的流程,拿著舅舅給的壓歲錢,他說要我新的一年,在外一切都好。
看著外面微風吹起的燈籠,屋內是爸媽和舅舅的家長里短,新的一年,開始了。
過年于我們每個人而言,是平淡生活的一次饋贈,讓每個漂泊的游子回歸故里,讓每份嫌隙有了握手言和的契機,讓我們重新去思考生活的變化和意義。
小時候不懂萬家燈火的美好,不懂合家團聚的意義,但是對年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期待,那種期待,是初一早晨零零散散的壓歲錢、是家里飯桌上比平時多出來的幾盤好菜、是常年見不到的遠方親戚,總有一個是你最期待的。
那個時候,我們只管索取,還不懂父母為了一件新衣、一桌飯菜所付出的辛苦。
可人生的戲劇就在,擁有的時候,習慣性孤獨;失去的時候,欲語且還休。
當生活還沒有這么好過的時候,那時候我想不出還有比門前大山更巍峨的風景,我也想不出還有比穿著高跟鞋的媽媽更漂亮的女人;
而今,我的確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有淵博浩瀚的書院氣息、有快節奏的職場洗禮、有唱不完的歌、喝不完的酒、聊不完的妹子。
可當我越來越有底氣面對焦灼的職場、讓我在一場愛情面前勇敢的選擇離開、讓我以一個更加優雅的姿勢與過去握手言和,終究離不開這座平凡到不行的小村莊。
該怎么感謝這個起點,我骨子里,所有的熱情和倔強,所有的堅強和善良,都源自此。
我沒有飛黃騰達,也沒有衣錦還鄉,卻還是被家人視作珍寶。
講真,我沒有想到舅舅在家過年成了一種奢侈;
沒有想到我會和小時候對我苛刻至極的大娘,促膝長談;
生活變化了太多,但是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從來沒有變過。
2017年,小鮮肉紛紛串場篡收視率,本山大叔依舊沒到場,長江爺爺又一次親切帶來了新作品,蔡明奶奶又發明了金句:“顏值越高,責任越大”,谷一奶奶,依舊唱著那一首《難忘今宵》。
生活依舊有我們愛的,有我們不喜歡的,但活著,就該熱氣騰騰。
生活這首歌,不止難忘今宵,我想唱給每一個你,那是記憶中的年,也是我們的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