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聾君說】
最近一直在讀關于麥肯錫系列的書籍,如何簡單有效地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直到看到這本《零秒思考》,本書的作者是在麥肯錫工作了14年的赤羽雄二,書中介紹的方法簡單實用、極具可操作性,下面分享給大家。
? ? ? ? ? ? 《零秒思考》
第一部分:為什么要把想法通通寫出來?
1、有助于排除心中的郁結和不安
喜歡寫日記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把心中所有的想法,壓力、不安和恐懼等都寫出來的時候,心情就會好很多。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腦中的所有想法和情緒寫出來,這樣心中的郁結和不安會得到釋放。
2、可以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習慣書寫的人,很少會遇到心中有想法卻不知道如何表達的困惑。想法在腦子里通常只是朦朧不清、不夠明確的狀態,所以要寫到紙上。
寫得多了,語言就清晰了,表達能力也自然會得到提高。
3、使思緒得到整理
不動腦,人就不會成長。頭腦中浮現的想法轉瞬即逝,反反復復,沒有寫下來也就談不上積累,想法也不會深入。
思考上的徒勞無功是指,對于一個課題不進行深入思考,也沒有高質量地解決問題,僅僅是觸碰到問題表面就結束了。而問題不寫出來,留在腦海中不僅會干擾你做其他的事,也很難做到深入思考。
通過做筆記練習,思路會得到整理,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現在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也能夠按照輕重緩急去處理事情。
這樣一來,人也會變得自信并且積極樂觀。
第二部分:如何通過做筆記訓練零秒思考?
“零秒”,就是瞬間便能認清現狀,瞬間便能整理問題,瞬間便能思考出解決辦法,瞬間便能決定該如何行動。沒有猶豫的時間,也沒有煩惱的時間。
做筆記來訓練零秒思考,能夠消除自我意識,可以使自己坦率地思考問題。在1分鐘的時間限制內,迅速且毫不猶豫地寫出大量內容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作者介紹的具體練習方法是怎樣的?
將一張A4紙橫放于面前,每張紙寫一個主題,1頁寫4-6行,每行20-30字,寫每張紙所用的時間要控制在1分鐘以內,每天寫10頁。
tips:左上角寫主題,右上角寫日期,用“-”來表示每一行。標題下面可以畫一橫線以便和正文區分。
做筆記并不是記錄會議安排等,而是記錄下正在考慮的事情、想到的事情、討厭的事情、想要做的事情等等。
堅持這樣做,有怎樣的效果?
堅持這樣做3個星期到一個月時間。腦海中的語言就會層出不窮,甚至在做筆記之前,就已經想到該怎么表達了。
一個月前還很朦朧不知道該如何敘述的事情,現在可以明確用語言表達出來,想法也會不斷涌現,最后動筆的速度已經趕不上大腦的運轉速度了。
如果再堅持幾個月,那么就能做到瞬間從宏觀看待問題,逐漸接近“零秒思考”。根據不同情況,有時甚至可以做到瞬間抓住問題的關鍵,并進行整理,從而找到答案。
那么,每一部分具體怎么寫?為什么要這么寫?
1、標題的寫法
標題沒有太多的限制,可以是任何事情。腦海中浮現什么,不用猶豫,直接寫下來就好。譬如下面這些標題:
①有關閱讀的標題
未來1年打算讀什么樣的書?
如何提高閱讀的速度?
如何將從閱讀中得到的知識和技能發揮出至少一半的效果?
②有關時間管理的標題
工作麻利的人是怎么節省時間的?
對自已來說,在什么時間和狀態下效率高?
怎樣才能讓自已變得早睡早起一些?
③有關健康管理的標題
怎樣才能戒掉不吃早飯的習慣?
怎樣才能真的減肥成功?
能不能讓窗簾在早晨6點自動打開?
在寫標題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以下兩個問題:
①腦海中總浮現重復或相似的標題
相似的標題可以寫很多次,寫的時候不用回顧之前是怎么寫的,把腦海中的想法寫出來即可。每寫一次想法就更加全面合理。
這樣反復寫后,思維得到了整理,也就不會再想寫關于這個主題的筆記了。
②沒有標題可寫
可在A4紙上畫3條豎線,把想到的標題列上去,沒標題可寫的時候,拿來寫就行了。
2、內容的寫法
內容的寫法,可以從比較固定的形式展開。
①每行寫20-30個字
每—行如果寫得過短,那么便無法訓練將腦海中模糊不清的想法語言化,所以我推薦大家每行寫20至30個字。
下面是兩個對比的例子:
反面例子
反面例子
可能是日文書寫習慣的差異,個人在實踐的時候,很難做到在一分鐘內寫那么多字,要么字體就會很潦草。建議可以適當調整,講字數縮減到十幾到二十個字,或者將時間延長10秒鐘。
②每張紙寫4-6行
將腦海中的想法全部表達出來通常都需要4行以上。最開始可能寫不了那么多,可以只寫3行,練習幾天后就可以毫無障礙地書寫了。
不超過6行是為了能夠在寫的過程中經常整理腦中所想,寫的太多就會把重要的、不重要的、不同級別的標題寫到一起,造成混亂。
雖說是抓緊時間,但并不是說就可以撩草地寫一些不正確的語句。在自己能看懂的情況下可以寫快一點,但為了方便查閱,不能太過潦草。更不能寫錯誤的語句,否則就起不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
③每天寫10頁
這是作者在經過諸多嘗試得出的結論,雖然會有極少數想寫20至30頁的的感覺,但平均下來每天10頁就夠了,思緒就基本得到了整理,并且10頁也相對更容易堅持。
④限時1分鐘
這是為了維持時間的緊迫感,讓大腦高速運轉。如果不抓緊時間,那么不知不覺間三五分鐘就過去了。想得多了反而更寫不出來。
關于做筆記的時間,并不是積累到晚上一起寫,而是腦海中有靈感和想法的時候就立馬寫下來。因為想法轉瞬即逝,記下來也只花費一分鐘而已。實在不便記錄的可以在方便的時候立馬記下來。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么不能用筆記本、日記本或word 文檔?
一是成本更加高昂(word則是需要在電腦前才方便使用),二是形式限制太多影響思考,三是寫的量太多不便于以后整理。四是對于職場人士來講A4紙最容易獲得。
通過做筆記,整理思緒,使自己的思考體系化將不再耗費體力和精力,比如下面的例子:
第三部分:筆記進階和整理
1、深入挖掘筆記
根據已經做好的筆記可以將每一頁寫好的4-6行內容作為標題繼續寫,這樣思考會更加深入,思緒會得到更有效的整理。這就相當于邏輯樹,但又沒有邏輯樹的局限性,每個標題只能寫很少內容。例如:
重要的標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寫很多頁,能夠極大地拓寬視野,相當于思維導圖里的發散思維訓練。
在練習了一段時間,能熟練的書寫并堅持下去后,可以分成兩部分來寫,右邊根據主標題列出副標題。比如左邊寫問題,右邊寫對策,相應的時間也變為2分鐘。如下面副標題兩欄寫法的例子:
3、筆記的整理
整理筆記也是整理思維的過程。每天寫完后,按照類別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夾內,在3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回顧寫過的內容。
這是一個反思提升自己的過程,通過回顧可以清楚自己的成長過程,反思改進、獲得自信和成就感。
經過3個月和6個月的兩次回顧后,筆記就可以丟掉了,完全不用擔心以后用到情況。因為通過反復地寫,你已經將方案印在腦子里了,下次用的時候只需要再花一分鐘寫出來就行了,甚至比之前的更為完善。
就像作者在后記里說的:
本書從人為什么不能進行深人思考開始,論述了至今沒有人介紹過的、真正有用的鍛煉思考能力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基于人與生俱來的思考能力究竟受到了多大的妨礙,應該怎樣做才能將其發揮出來的觀點,通過我自己寫過幾萬頁筆記的經驗,并找到了—千多人進行嘗試后總結出的方法。
零秒思考看似簡單,實則極具實踐性、易學。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思維訓練”書籍,理論大于實踐,說起來頭頭是道,實際操作起來卻極其困難。
這也是我之所以詳細分享這本書的理由——大道至簡,堅持做就會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