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觸到這本書是由一個亞馬遜導師推薦的,后來因為跟公司領導之間存在一些權力斗爭的博弈,讓我對現階段的職業生涯感到痛苦和迷茫。于是想到導師的話,決定翻看這本書。
本人性格是不大喜歡主動與他人競爭,喜歡安安穩穩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和工作。但現實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因為每個人的資源是有限的,每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資源里,保持自我變成了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對于大部分上班族而言,職場生活無外乎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當你站在權力的高位時,你擁有掌控資源的權力,你更有權利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但當你處在權力的弱勢一方時,你經常會感到無奈和痛苦,因為你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有些人因為從未擁有過權力,即便偶爾想要反抗,但也很快就被自己給壓制下去了,因為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于是一輩子成為公司里的一顆螺絲釘,直到某天被公司開除才想到應該給自己準備一條后路;而有的人發起權利的斗爭,最后因為失敗而離開公司。《權力:為什么只為某些人所擁有》就是為那些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但不知道怎么做的人準備的。
本書沒有太多大而空泛的理論,更多的是一些實際案例和一些中肯的建議。成功的路有成千上萬條,但失敗的原因就那么幾個。本書中總結了一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雖然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當時所處的環境和背景,但文中的失敗案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避免錯誤,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鞏固我們自己的權力之路。
關于本書,有以下幾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1. 現實世界里不存在絕對的公平,無論我們是否喜歡權力的游戲,我們無法完全地置身事外。擁有更高權力的人往往活得更自信,更健康和更長壽;而處在權力底端的人,因為總是被迫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總是活得壓抑,最后導致短命。
2.別讓自己成為前進的障礙。很多人之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行,是因為他們還未開始嘗試就已經放棄了。努力或許不一定能獲得成功,但不努力肯定會失敗。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什么都會,也沒有人生來就優秀,大家都是通過一點一滴地努力而最終獲得成功。
3.你必須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很多人為了維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或者自尊心,所以總愛做一些基礎的,簡單的,自己熟悉的事情。但在如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今天有用的理論或者知識,說不定明年就不管用了,所以我們要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從未嘗試。
4.正確地,客觀地認識自己。沒有一個人能熟練掌握世界上的每個技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這樣在面對突發狀況或者從事一個新的領域的時候,我們能很快地判斷出自己是否合適。大多數人的不幸就是把自己放在了錯誤的位置上,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原以為這是一種自我犧牲,事實上反而降低了自己的生產率,加速了自己的不幸。
5.在你沒有成功之前,是否被他人喜歡真的不重要。因為人們都愛跟強者,有用的人一起工作和生活。當你沒有資源和人脈的時候,不要總是去想著結交成功人士,因為人脈的實質是資源的等價交換。當你處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再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跟他人交換資源。
6.盡可能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在如今互聯網的時代,人們已經不大關注你背后的公司是哪個,人們更愿意直接跟個人合作。而良好的個人形象能讓別人快速地認識你,一旦你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人脈關系網,你就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7.時刻警惕權力。權力能讓人激發更多地可能性和創造力,但當一個人被權力侵蝕的時候,就開始忽視規則,唯我獨尊,忽視環境的變化,這個人也就離下崗不遠了。我特別喜歡文中的一句話“在聚會結束之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