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嬌嬌,那是在2017年的深秋,那天我參加朋友在杭師大的新書發(fā)布會,嬌嬌就是該校大學生,也是她和學校對接的本次新書活動,那晚吃飯時有一大桌為此次活動幫忙的學生會成員,嬌嬌就是其中之一,大家互加了微信。
當時人多,我對她印象不深,但嬌嬌說她一直在關注我。
去年底,她加入我的齊帆齊商學院聯(lián)盟合伙人。她在微信同我說起我們數(shù)年前的相識之緣,她說驚訝于我的成長,同樣我也更震驚于她的蝶變,
她從當年那個大學生,已經(jīng)走上社會兩年了,在浙江三甲醫(yī)院工作,年入20萬+,靠自己買房,定居于杭州,完成了人生的幾重變。
嬌嬌外表給人的印象是親切、溫柔、有想法、堅強勇敢的女生,但其實她來自農(nóng)村普通人家,和很多農(nóng)家孩子一樣,從小到大沒有零花錢,常年穿著別人的衣服,在別人的嘲笑和看不起當中早熟,甚至是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姑姑送她到杭州讀書。
高中三年,嬌嬌是在山西某市最好的重點高中學度過的,在很多人眼里,能考上這所中學就意味著這個學生很優(yōu)秀,甚至可以說一只腳已經(jīng)邁進了重點大學的校門。
嬌嬌當時就是想不到未來更久遠的事情,跟隨著別人的想法,以為來到了這所高中就夠了,未來不用怎么發(fā)愁。
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三年,高考前十天都不上課了,老師讓大家每天在教室里自由復習,嬌嬌在媽媽租的小屋里哭到大半夜,白天繼續(xù)不學習,心里想著反正也考不上了,到了那天再說吧。
到了高考那天,嬌嬌心里慌了,看到卷子那一刻居然想哭,各種后悔涌上心頭,拿著筆的那只手不自主抖起來,害怕自己就此沒有了未來。
好在嬌嬌還是有一定的功底,雖然高考分數(shù)比自己的實力差了一截,但足夠上一個本科學校,嬌嬌選擇了杭州師范,本來想做一名教育工作者,后來看到護理專業(yè),便毫不猶豫選擇了這個專業(yè)。她的班級同學中有四五個人考上了985或211。
上了大學后,嬌嬌也不是特別自信,就從心底里認為自己是個差生,但再也不敢對學習掉以輕心。
嬌嬌意識到她在學校主導身份就是學生,任何時候都要以學習為主,做其他事情也是要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所謂的“放正自己的位置”,就是要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有所了解,讓自己學會去適應它,既來之則安之。
大學期間,嬌嬌很努力,畢業(yè)的時候她為自己爭取到了很多實習的機會。學生期間就長期參與社區(qū)家訪,實習于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yī)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實習期間擔任實習大組長,手術(shù)室滿分出科,獲得優(yōu)秀實習生稱號。
畢業(yè)那年,她以優(yōu)秀的成績考入了浙江省人民醫(yī)院,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也逐漸從學生過渡到社會人。這期間也發(fā)生了很多事情,一次工作中嬌嬌不慎被乙肝病人的輸液港針頭扎到,她沒有跟家人和朋友言語,默默一個人處理了所有的情緒和后來的檢查,直到所有的結(jié)果都是好的,嬌嬌才和朋友坦言。
嬌嬌知道,她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持續(xù)不斷的學習,當只有學習的時候,它就是唯一且最優(yōu)的選擇。厚積才能薄發(fā),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踏踏實實來,時間自會告訴你答案。在2021年的8月份,24歲的嬌嬌在杭州擁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
很多人聽到一個工作兩年的護士就可以在杭州買房,第一反應都是認為嬌嬌家境足夠強大,一定是父母在背后給予了她強大的經(jīng)濟支持,畢竟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很多人打工一輩子也湊不齊首付。
但現(xiàn)實是嬌嬌的父母都是最普通的農(nóng)村人,甚至在嬌嬌工作以前,她們家一直是租房子。嬌嬌的父母曾經(jīng)為擁有一套房子爭吵鬧到離婚的地步,差點成為嬌嬌的心里陰影。
嬌嬌能夠畢業(yè)兩年靠自己買房子,是受到一些人的影響。
不得不提到一個對嬌嬌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人,那就是嬌嬌的姑姑,嬌嬌的姑姑想法開明,嬌嬌到杭州上大學的所有一切都是姑姑準備的,姑姑還親自把她送到了杭州。
剛上大學的嬌嬌拘謹、固執(zhí)、脾氣差,第一個寒假,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姑姑傾訴又吐槽,她的那些扭扭捏捏的小情緒,在姑姑那里激不起任何波瀾。
姑姑告訴她,在一個集體中,不是看你有多么獨特,而是在大家的影響下,你最后變成了什么樣子。正是姑姑的這些積極向上的正面教育,讓嬌嬌一步步適應了大學生活后又在杭州成為一名三甲醫(yī)院的護士。
姑姑也曾多次提醒嬌嬌保持學習力,早日為自己做打算,在杭州買下自己的房子。因為買房不只是讓自己有個住的地方,更是為了扎根和定心,不管大小,必須有,這是人生的第一套房子,房產(chǎn)證上也只會有你自己的名字。在2020年的時候,嬌嬌的姑姑甚至給嬌嬌物色過不少房子并把鏈接發(fā)給她。
除了姑姑以外,還有很多人對嬌嬌的買房之路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
嬌嬌在大三上的職業(yè)規(guī)劃課和簡歷面試課認識了一位老師,比較投緣,于是請老師到我們學校食堂最好吃的那層樓吃了午飯。老師跟嬌嬌講了她來到杭州的原因、工作是怎么找到的、如何在杭州買了房……讓嬌嬌第一次有了女生要為自己買房的意識!
嬌嬌的外科老師在實驗課上說了類似這樣的一段話:女生最好要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不管大小,距離工作單位近一點。房產(chǎn)證上寫的只有你自己的名字,以后再買房子,就不是只屬于自己了。而且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在自己的小窩多自在舒服!
在2019年嬌嬌在回學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姐姐,那天晚上她給嬌嬌講了她是如何到北京工作,每天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物,甚至見到了明星,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家里買了房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找到了另一半……當時的嬌嬌就靜靜聽著,表面很平靜,其實心里十分崇拜她。
當時嬌嬌工作一年半,攢了10W+,還不太敢去著手干這件事!
接下來讓嬌嬌下定決心的就是監(jiān)護室的帶教老師,有個夜班,她和嬌嬌說了很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了要怎么去做事,為什么要買房子…
可以說,這是一個促使嬌嬌投入行動的催化劑。嬌嬌買房的決心就是那一刻下定了,自助者天助,這個時候嬌嬌也剛好具備了買房的資格。
嬌嬌買房之路開始了,2021年6月看房子,7月中旬簽定金協(xié)議,8月1號查檔,5號新政策就出來了,一大波本來具備買房資格的人被攔在了門外。
可以說嬌嬌買房的決定下的又及時又準確,看起來果斷迅速,實際這背后的曲折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中間,嬌嬌用一個月的時間,在父母也買了房子的情況下,從10W湊到了50W+(其中還有她落戶杭州的安家費),這短短的一個月,嬌嬌品嘗了各種滋味,一度不愛說話的她更加沉默寡言了。
嬌嬌在8月12號交首付,8月23號順利拿到了房產(chǎn)證,從此杭州的萬家燈火里有了嬌嬌的一盞,不再是漂泊無依,自己也是一名新杭州人了。
不得不說嬌嬌很早就有了向上社交的意識,她很擅于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所以很早就有了買房的意識,這在20幾歲的年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當她在杭州讀大一的時候,內(nèi)心已經(jīng)決定了以后就會定居在杭州發(fā)展。
嬌嬌對文字有天生的熱愛,小學的時候就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那個時候的嬌嬌剛轉(zhuǎn)學到一所新的學校,和大家都不熟,老師對她也沒什么印象。
期末考試作文得分高,語文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念她的作文,嬌嬌被全班人認識了,初中時候的嬌嬌的語文學的也很認真,嬌嬌對文字的熱愛貫穿于她學生時代的每一段時光。
大學時代,嬌嬌在七百位報名的文案寫手里面脫穎而出,成為了某暢銷書作家的編輯,這樣一份榮譽除了她天生對文字的敏感度,更多的是后天的刻意練習造就的。
工作后意識到時間和精力有限,比起什么都想要,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是很重要的。嬌嬌萌生了要“學習寫作”這個想法,就一直沒有放下過。后來嬌嬌跟隨暢銷書作家懷老師進行了一年多的一對一的付費學習,慢慢從一名寫作愛好者到獨立輸出長文。
嬌嬌把文字和自己的護理工作結(jié)合起來,常常用文字記錄自己點點滴滴的成長經(jīng)歷。工作初期的嬌嬌遇到很多問題,即便是抽血,打針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練習,嬌嬌把這些經(jīng)驗和臨床遇到的各種病患的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也曾經(jīng)獲得“浙人醫(yī)”舉辦的故事征文活動的獎項,多次幫助科室出文章,讓很多病患不僅在身體上得到了護理,更在精神上獲得了支撐。
寫作不僅給讓嬌嬌在工作中快速成長起來,也讓她理順了很多自己的情緒和撫平了一些成長的痛點。
在很多個數(shù)不清的夜晚,嬌嬌多想、哭泣、迷茫和無助,然后一遍遍自我救贖,拿起手機看著公眾號文章催眠自己,亦或是一點點碼字,記錄著她自己千絲萬縷的心情。
嬌嬌自己說她并不是一個聰明的女生,從小到大都不善言辭,因此錯過了很多,也犯過錯,讀了那么好的高中,卻沒有珍惜時光和踏實學習,高考失利,和同學拉開了差距。
好在及時醒悟,來到杭州的這些年不敢松懈,合理規(guī)劃安排,經(jīng)過工作的鍛煉、社會的磨練和商業(yè)的錘煉,嬌嬌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更加珍惜家人、朋友。
如果嬌嬌沒有堅持喜歡著文字,沒有主動邁出付費學習寫作的那一步,沒有經(jīng)過大量的努力和刻意練習,也許她這一生會是一名普通的護士,和其他護士一樣平凡的度過在崗位上的每一個日子。
她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工作用來謀生,工作以外收獲幸福感和滿足感,越來越堅信自己的未來會有無限可能。
醫(yī)院同事都知道她喜歡文字,科室的稿子都由她來寫,她在同事中有了屬于自己"個人品牌"。
醫(yī)院病人中有很熱愛文字相關或?qū)蓩捎袔椭牡胤剑露紩嵝耐扑]嬌嬌認識,有次她照顧的病人中有位是出演《長津湖》的主角之一,他們交流了很多,也豐富了嬌嬌的寫作素材;她還在醫(yī)護過程中遇見了國內(nèi)知名出版人,給予她出版知識的點撥,鼓勵她寫醫(yī)護類題材,投書稿過去。嬌嬌因為業(yè)余堅持寫文字,給她帶來了很多有形和無形的機會。也讓她在同期同事中,快速脫穎而出。
這是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故事,高考失利,大學里開始覺醒,珍惜每分每秒,積極參加校內(nèi)外活動,堅持寫作,跑步,精進專業(yè)知識,讓自己在大學畢業(yè)前就有了很多選擇空間。
24歲獨立買房,每天騎電瓶車10分鐘就可到單位,公積金抵月供,算起來比租房劃算。
她公眾號文章有句話說,不是我在經(jīng)歷杭州,而是杭州在經(jīng)歷我。從此在杭州有了屬于自己的溫馨小蝸居。
從嬌嬌的成長故事中,看得出她是一個內(nèi)心有清晰目標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她每一步走得很穩(wěn)。
當她的同齡人中還有人在渾渾噩噩,安心啃老的時候,而嬌嬌已經(jīng)活出了自己的獨立風采,堅定目標,內(nèi)心強大,追逐著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祝福這位左手救死扶傷,右手詩意與遠方的姑娘---嬌嬌,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