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營第三期 | 文學創作淺談·第十二課

理事會讀寫營第三期 文學創作淺談

主講:江南鐵鷹


第十二課小說創作的環境描寫

作業點評
柚子

這是碧落第一次上比武臺,她很緊張,走上臺階的時候,每一腳都還要停頓一下,以踐行師兄說的“緊張的時候腳趾抓地可以緩解一下”這一理論。
臺下圍觀的青城派弟子們嘰嘰喳喳地笑著鬧著吹著口哨,好像也沒有人真的正眼瞧她。
——青城派最菜鳥的碧落師妹下山前的比試,真沒有人感興趣。
他們看著她菜了十幾年,早就司空見慣她挨打的樣子了。
只有大師兄黃泉站在不遠處的閣樓上憋笑憋得累,心想著這家伙還真當自己是什么武林大師了,一步一緩走得還挺氣派。
早就忘了自己隨口一說的“腳趾抓地”言論了。
但他說的話,碧落向來當作寶的。
她終于走到比武臺中間,和對面漫不經心的比試對象點頭示意。
黃泉旁邊德高望重的白胡子道長拂塵一甩,“比武開始”。
只是剎那間,碧落的劍還沒出鞘,人已經摔在了比武臺邊緣。
——毫無新意啊。臺下一片唏噓之聲。
“為何你總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啊?”
“青城派弟子16歲便得下山歷練,贏不了比武就只能一輩子在青城山掃地了!”
“師父那么疼你怎么你這榆木腦袋就是不開竅啊。”
“我是真不信了,師父每日單獨閉門授課都教了你些啥啊?”
“我說碧落師妹呀,你倒是說說呀。”
“……”
碧落抱著劍,躺在偌大的比武臺上,只覺得眼前天旋地轉,耳邊回蕩的全是平日里弟子們奚落的聲音。
她知道自己沒天分,也知道師父安排她上來當著全門派弟子們的面出糗,但她也不會忘記,師父說她的命格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
思索間她險險地拿著劍鞘格開了比武對象刺過來的一招,正要翻身躲過他急急的一掌,就被她沒有注意到的一腳踢下了比武臺。
“太慢了太慢了。”那比試對手還站在臺上氣定神閑雙手環胸地嘲諷她。
塵埃落定了……
看來還沒到死地啊。碧落爬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塵,抬起頭尷尬地笑。她腳趾仍摳著地,用力到草鞋似乎要穿洞了。
她的師父站在樓閣之上,也笑了。
“黃泉碧落,去。”
她的師父總是這樣說。
好像他們出生就被綁在了一起一樣,最大的師兄黃泉,最小的師妹碧落,他們干什么事都被安排在一起,除了如廁。
她對黃泉言聽計從,屁顛屁顛跟在他身后一口一個黃泉哥哥。
可她被人欺負的時候,黃泉只是在旁邊站著,靜靜地看。
“師父說,這是你自己的命。”他如是說。
反正受點欺凌又不會丟了小命,碧落性格挺好,至今都沒怎么哭過。
她和黃泉是師父從山里撿來的野孩子,他們心里清楚,自己沒有不懂事的資格。

指間沙

一年一度的優秀員工評選大會上,當領導念到李娟的名字時,李娟微笑著站起身來到主席臺前。看著站在主席臺上笑顏如花的李娟,葉子一臉疑問的將頭轉向陳霞,陳霞滿臉憤恨地狠狠瞪了一眼李娟,轉身遺憾的望著葉子,撇了撇嘴。身旁的小王和小何看著這一幕,偷偷的掩著嘴相視一笑。
大會結束,員工們紛紛回到自己的崗位。辦公室里葉子在恭賀李娟:“恭喜你當上了優秀員工,還有獎金吧?”
“嗯,好像有五百元呢。嘿嘿嘿。”李娟開心得像個孩子。
葉子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一個月前,在鬧市區的一家小餐廳里,陳霞可是向葉子承諾過的,要讓葉子當部門的優秀員工。
“明年就是你們了”——李娟看著小王和小何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哈哈哈”。三個人哈哈大笑。
“都是定好了的,我們不感冒,無所謂。”小王說完,幾個人又是一陣大笑。葉子也跟著笑,只是有點不自然,看著更像是在掩飾某種失落。
這時,作為主管的陳霞走了進來,葉子像是落水之人抓到一根稻草,趕忙靠過去,像個受委屈的小孩子。李娟看了只覺得這兩人好笑:不自量力。
“李姐,你幾月份退休啊,是今年吧?”陳霞明知故問地說。
“嗯,還有半年。”李娟說道。
“這也是單位給你的禮物,在這里做了十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陳霞對李娟說,同時不忘拍著葉子的肩,像是某種安慰。
李娟心想:我做得怎樣領導比你清楚,不會說話可以不說。
“你好像明年退休吧?”李娟問陳霞。
“是的喲。”陳霞懶懶地道。
“等你退了,過一年就是我了。”葉子悠悠道。
李娟冷冷地撇了一眼兩人。
就在一年之前,單位領導換屆,作為前心腹的李娟下到基層,而一直覬覦李娟位置的陳霞成功上位,兩人的工作來了個對換,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吧。上位后的陳霞可說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啊,對打壓李娟那可是不遺余力。而曾經形影不離的李娟和葉子,在李娟落寞后也分道揚鑣了。
葉子攀上了陳霞,還是得到了不少好處的。為了在領導面前混個臉熟,只要有機會,陳霞就立馬電話通知葉子,要葉子在哪里哪里出現。葉子是只要能見到領導就成,那怕在門縫里,過道上。如果碰到有接待,安排的又是李娟,那陳霞就會信口胡謅說李娟不在,不如讓葉子來接待。而如果陳霞的推薦得到批準,那這兩人就像是登上了人生最高峰,到了下班,葉子是一定會宴請陳霞以示感激的。
……
滴鈴鈴鈴,滴鈴鈴鈴
下班鈴聲響起,同事們都陸陸續續離開了單位,辦公室里只剩下李娟和葉子。
李娟:“我退休了后,你怎么辦啰?”
葉子:“還有陳霞啊。”
李娟心想:她的敵人走了,沒有對手了,你還有價值嗎。這里人人都有關系,你什么都不是,到時有你受的,等著吧。
李娟又道:“她也在你前面退。到時你怎么辦?”——
“我對你只一個要求,我們的關系,哪怕我退休了也不要對任何人提起。”
葉子默默地點著頭。
走在路上,李娟想著:人是我介紹來的,我做的是幫助人的事,是做好事。在人們的心中我總歸是好的。至于她——
李娟冷哼一聲。時間倒回,來到二零零零千璽之年。

什么叫小說的環境?其實所謂環境,就是小說中的人物,演繹故事情節的場所。就好比戲劇作品舞臺上的背景一樣,也就是小說故事的舞臺。這個舞臺非常重要,什么樣的人物故事,就需要什么樣的舞臺。一部優秀作品的環境,可以讓人身臨其境。現在又不少小說,非常不重視這個必須的舞臺。在他們的小說中,你會覺得所有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都是不著地氣的,虛虛地浮在半空里。因為你看不到環境,好像這些人物故事是發生在空氣里。你別不服氣,看看現在又大量的小說,完全不做環境交代,那些人物和故事就憑空產生了。我們在看看那些經典的作品,比如《紅樓夢》,有大量的文字在交代這個大故事的環境,以及每一個故事和人物的環境。先來看看下面這段:

且說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并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自上了轎,進入城中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道:這必是外祖之長房了.想著,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抬起轎子.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眾小廝退出,眾婆子上來打起轎簾,扶黛玉下轎.林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這段文字是林黛玉第一次走進賈府時,所看到的情景。作者用細致的筆墨描述了一個大家族,皇親國戚的府邸,從大門外至大廳。包括那些家丁小廝、婆子丫鬟。這樣的描寫,在讀者面前就仿佛一幅展開的畫卷,叫你身臨其境。“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游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非常清晰的路線圖,一道門,一條廊。一個屏風,包括屏風的材質。后進的小廳數量,廳后的正房大院。按照北方的四合院,這正房大院就已經是第三進了。這里是五間的上房,也是富貴人家四合院的標準模式。因為是上房,所以雕梁畫棟。旁邊還有穿山游廊和廂房。游廊下面掛著各類鳥籠。這里就是《紅樓夢》里主要人物活動的環境場所。可謂一清二楚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我們再看一段:

只見入門便是曲折游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里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幾椅案.從里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后院墻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墻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這是大觀園里的“有鳳來儀”。如此精細地描寫,你不覺得自己仿佛走進了這座幽靜的園林嗎?

我在小說的創作中,也曾做過這類的嘗試,不一定是成功的范例,更加不可能與名著比肩。不過既然要談體會,總要有自己的實踐拿出來做個例子才有說服力。下面是《玲瓏玉女》的開篇:

玲瓏鎮,就是這樣的一座小鎮。它的東南比鄰太湖,西側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向北不足百里,便是浩蕩從西而來的長江。又有三條小河分別從鎮子的正北、東北和西北,分成三個方向,穿過玲瓏鎮流入太湖。正北是梅紅河,東北是玉溪,西北是青玉河。
鎮子里水網縱橫,橋梁密布。在玲瓏鎮,有一條街,必有一條河。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巷背后,也總隱藏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差不多的人家,都是前門開在街巷上,后門卻是一座小碼頭。碼頭上拴著自家的小船,少則一條。較為殷實的人家,常有三五條之多。若是鎮上的大戶人家,那后門口的碼頭上,更是帆桿林立,密密的停滿了上下貨物的船只。
玲瓏鎮上的河流就像人身上的血脈,供輸著小鎮數百年生存發展的養分。這些河流就是玲瓏鎮的生財之道。
玲瓏鎮有四條大街,兩條東西走向,兩條南北延伸。正好像個“井”字,把個玲瓏鎮劃成了九個區域。位于正中便是玲瓏鎮上最繁華,最熱鬧的中心—芙蓉場。其余四個正東南西北的區域,各自形成了一種特色。
……
玲瓏鎮西面,說起來就實在不好聽了。在那里集中了所有的妓樓、賭坊和煙館。那里是玲瓏鎮上典型的銷金窟,常常是通宵達旦笙歌燕舞。每到黃昏之后,入夜時分,便可以看見一個個濃妝艷抹的妖艷女子,站立在街邊、巷口,朝過往的男人們,丟出一聲聲又嗲又糯的江南吳語,引得那些街痞混混們發出淫狂的怪笑。那幽暗的巷子里,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是高掛著一盞盞的紅燈籠。半開半合的門里,傳出一陣陣放蕩的浪笑。
……
玲瓏鎮北面,有座跨著兩道河的“十”字橋,架在西街北頭。這里是玲瓏鎮北街與西街的交叉點。這石橋造得氣勢恢宏,又高又大。橋欄上雕刻著各種玲瓏鎮的景觀和飛禽走獸,圖案精美,栩栩如生。像這樣的石橋,玲瓏鎮共有四座,外形貌似相同,只是上面的石刻竟毫無雷同之處。站在橋頭,玲瓏鎮景色盡可一覽無余,乃玲瓏鎮著名的景觀之一。
這四座石橋各有一個雅致之極的名字。南街與東街交叉的叫“南海觀潮”;與西街交匯的叫“西山望月”。北街交叉東街的叫“東臨霽霧”。這北街與西街交會的,便是“北雪晚晴”。黃昏時分立于此橋,南望玲瓏鎮,似有朦朧水氣,將全鎮籠罩。看上去微微泛藍,仿佛鎮子里的建筑被一層薄薄的白雪覆蓋。也難怪鎮東的文人雅士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這段文字的第一節,是故事發生的主要環境玲瓏鎮的地理位置。第二節是江南古鎮的主要特點定位:水網密織。水道、河流是水鄉古鎮的命脈。第三節是古鎮的格局。第四節是其中西柵的環境描述——煙花柳巷之地。第五節是關于玲瓏鎮的古橋特寫刻畫。應該算是非常細致了。這里附帶說明一下:小說中的玲瓏鎮,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因為小說的環境,和小說的人物、情節一樣,是虛構出來的。所有你不可能真的找到一個玲瓏鎮。就像小說《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那是曹雪芹筆下誕生的,不是現實。可很多人卻偏要去考證,這座大觀園究竟在南京,還是北京?又是北京的那座古宅?豈不是荒謬之極?當然,小說這類環境刻畫,可以有一個或者幾個現實中的原型,作者就是根據原型,重新構思創作出來的。這一點也和小說人物、情節是一樣的,一般的小說都會根據一個現實故事,或者現實人物的原型,重新創作出小說人物故事來。

現實中肯定是沒有一個玲瓏鎮存在的,但是,假如讀者去過南潯鎮、烏鎮、湘西的芙蓉鎮,或者其他水鄉的古鎮,你一定會感到玲瓏鎮與它們是那樣的相似。一點不奇怪,我在構思創作這個玲瓏鎮的時候,故鄉南潯鎮,就是主要原型。不僅是地形地貌,古鎮基本結構,就是風土人情,已經經濟結構,也是參照的南潯鎮。當然還融入了像烏鎮,以及芙蓉鎮的許多特點。這就是創作,創作就是源于生活的,是將現實生活的許多特點,集中起來表現的,所以它又是高于生活的。

我們要想寫好環境,當然第一個重要的手段是觀察。一定要學會用一個作者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攝影者的眼光。道理一樣的,就是要善于捕捉。不僅去捕捉那些展現在自己面前的精彩瞬間,更要學會去捕捉生活的細節,細到屋頂的一磚一瓦,花草樹木的一枝一葉,小貓小狗的毛發顏色,人物形象的一顰一笑,以及服飾上的花紋圖案,顏色,還有眼睛的顏色,眉毛的長短、粗細,一顆痦子長在什么地方。因為你只有學會這樣細微的去觀察,你才可能有大量素材的積累,有了大量素材,你才可能在創作時可以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環境描寫的具體筆法,其實就是鋪陳狀物,就是曾經談到詩歌創作時的賦。通俗一點就是用準確細致的筆法,刻畫一個真實的環境。中國畫有這樣一句話:“寬可走馬,密不透風”,什么意思?就是需要寬松留白的時候,你就要學會大塊留下空白,需要細微描繪的時候,就要練針的縫隙都不留下。對于文字創作同樣如此。所以我們對環境的許多細致描寫一定要到家。

下面還是《玲瓏玉女》中的片段文字。

玲瓏鎮西街上,一架華貴的馬車由南向北駛來。這架馬車,梨花木打造的車廂,漆得油光瓦亮的紫紅色。車廂兩側雕龍刻鳳,廂頂鎏金燙紅。車窗掛著兩層簾子,外面一層是江南著名的繡花織錦緞,里面還有一層豆青色的細紗簾。隱隱透過紗簾,見車廂里坐著個公子哥。一身翠綠錦袍,頭戴紫金頭冠。冠上垂下兩綹大紅流蘇,胸前一把黃騰騰的赤金配鎖。

當然你可以只寫這段話第一句,“玲瓏鎮西街上,一架華貴的馬車由南向北駛來,車廂里坐著個公子哥”。把157個字,壓縮成32個字。這是現在很多新手的方式,你覺得這樣的書有看頭,還是用157字有看頭?當然,可以見仁見智,但是,按照小說的要求,肯定是用157個字。因為這樣才符合寫活環境,寫活情節和寫活人物的要求。因為真實的生活中。既然是一架華貴的馬車,那么華貴也不是泛泛而談的空洞的一個詞,而是需要有內容去充實體現出這份華貴來。所有這里才會極為細致刻畫這部車。從車的木材,到油漆裝飾,處處都要突出華貴。為什么需要這樣?這樣才能突出車主人是江南富商,是玲瓏鎮巨富之子。什么叫形象思維?就是這樣的邏輯思維方式,不是空洞的說教與直白的簡單敘述,而是通過許多真實細致的描述,讓讀者自己去感受。你寫一個美女,不需要用美這個字,而是用具體化的描述,從眼睛鼻子寫到耳朵嘴,從五官寫到四肢體態,在加上語言和動作,她自然就把美展示給讀者了。

有一點,在這里需要明確一下,那就是現在比較提倡短文,快文,微小說,甚至還有所謂絕品小說,這類作品并不提倡細膩的描寫,提倡簡潔、短、爽等快節奏,是文學創作一種新形式。就給人而言,不提倡,也不主張新學者也開始就這樣學。文學需要積累,需要磨礪,不可能一蹶而就,最好還是腳踏實地,從頭學起。

一、環境描寫的分類小說中環境描寫主要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天氣和景物等。社會環境包括小說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社會情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們為人物的活動和故事情節的展開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環境描寫就是將人物置于真實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環境中,特定的環境甚至對人物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常見題型

1、描寫了怎樣的環境?這樣描寫起了怎樣的作用?
2、分析所描寫的環境的特點及所采用的描寫方法。
3、簡要分析人物命運形成的社會根源。
4、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象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三、環境描寫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者背景在小說里,一般有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者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實性。比如:《曹操獻刀》的開頭,寫司徒王允以過生日為名,把眾位官員約邀到家里,忽然掩面大哭:“今日并非賤降,因欲與眾位一敘,恐董卓見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想高祖誅秦滅楚,奄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于董卓之手。”
這段話是借王允之口向讀者傳達了“曹操獻刀”這段故事的時代背景“董卓廢少帝為弘農王,立留王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引得朝野震驚、亂世出英雄,為曹操的出廠提供了社會環境。再比如《孔乙己》中開頭對魯鎮酒店的格局的描寫:“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錢,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這段環境描寫賦予人物活動以特定的空間,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鎮的世俗畫。顧客貧富差距,階級明顯對立。這咸亨酒店正是當時黑暗社會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這樣的描寫為主人公的出場做了鋪墊。孔乙己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溫飽、沒人同情與憐憫,最后悲慘死去。

(二)渲染氣氛每一篇小說都有一種感情基調,每篇作品也有一種特定的氛圍,作家往往用生動的自然環境描寫,來渲染故事的氣氛,感染讀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的環境描寫,渲染了悲哀的氣氛,襯托出人們悼念周總理的極其沉痛的心情。

另外如《故鄉》中對故鄉景象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而魯迅《藥》一文結尾一段:時令雖已是清明,然而天氣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層層疊疊”的叢冢;這里沒有生機,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發出“一絲發抖的聲音”;這里沒有啼鳴的黃鶯,只有預兆不祥的烏鴉,而且“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這里借助環境描寫渲染出了墳場陰冷、悲涼的氣氛。
?
(三)烘托人物心理。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時候也能烘托人物豐富的心理,凸顯人物心理變化。王愿堅的《七根火柴》中的環境描寫在這一方面就更為突出。

“盧進勇從樹叢里探出頭來,四下里望了望。整個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霧里,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被暴雨沖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里,連路也給遮沒了。天,還是陰沉沉的,偶爾還有幾顆冰雹灑落下來,打在那渾濁的綠色水面上,濺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惱地嘆了口氣……?”

這里的景物描寫的主要作用就是襯托盧進勇因受傷而掉隊后迷茫、無助、苦惱、著急、盼火的心理,當然也為后邊火柴的出現作好了鋪墊。

(四)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小說中的情節發展與環境描寫往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環境描寫往往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服務。

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對“風雪”的描寫與情節的發展密不可分。因為風大雪緊,林沖想喝酒驅寒,才會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廟。因為風大雪緊,草屋被風吹雪壓而倒塌,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為了擋風雪,林沖才用大石塊靠住廟門。為了避風雪,陸虞侯一伙才直奔廟里來等等,描寫風雪的筆墨雖不多,卻是推動故事發展的重要因素。

(五)深化主題???突出主旨?
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的細致分析,也離不開對環境的認真考察。如老舍的《駱駝祥子》中,為了刻畫人力車夫祥子的辛苦,揭示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作者極力刻畫了日烈雨暴的情景。當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還不得不拉車掙錢;當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還不得不在雨中掙命。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展現了祥子吃苦耐勞、勤勞的本性,從而揭示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慘的主題。

當然,一段具體的環境描寫,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這需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綜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歸結為某一種作用。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動的特定場所,它決定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同時,人物性格有時也反作用于環境。寫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除情節外,也要寫好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寫好這兩種環境,可較好地烘托人物,進而充分、明確地表達中心。

對環境描寫的作用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現在借助具體事例,明確答題思路,總結答題技巧。

四、實戰演練

例題分析一:

在一抹纏綿而又朦朧的夕照的映襯下,我四周高聳著的倫敦城的房頂和煙囪,似乎就像監獄圍墻上的雉堞。從我三樓的窗戶鳥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滿目蕭條,死氣沉沉的禿樹刺破了暮色。遠處,有口鐘正在錚錚報時。
這每一下鐘聲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遠離家鄉。這是1953年,我剛從愛爾蘭的克爾克蘭來倫敦尋找運氣。眼下,一陣鄉愁流遍了我全身——這是一種被重負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傷心的感覺。
?每個人離家時總會留下一點屬于他的風味;同時,就像貝格斯太太那樣,永遠隨身帶著一點老家的氣息,這也是完全辦得到的。?《魔盒》

概括第一段所寫的景物特點并簡析其作用。
正確答案:

營造了憂傷、壓抑的氛圍,(自身的作用)與后文“我”變得開朗、陽光,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為后文貝格斯太太的出場做鋪墊(對故事情節的作用),突出了貝格斯太太的善良(對人物形象的作用)。

例題分析二:

堅硬的荒原,一望無際,灰茫茫,樸實得連一條皺褶都沒有,凄清,空曠,荒涼,寒冷,籠罩在鉛也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著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銅色的臉,沒有胡須。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禿禿的樹木。他的雙眼像那荒原和那天空一樣冷峻;鼻似刀裁,斧頭般堅硬;肌肉像那荒涼的土地一樣粗獷;雙唇不比寶劍的鋒刃更厚。老人身旁站著三個僵硬、消瘦、窮苦的孩子:三個可憐的孩子瑟瑟發抖,老人無動于衷,目空一切,猶如那堅硬荒原的品格。老人手里有一把細小的種子,另一只手,伸著食指,戳著空氣,宛似戳著青銅鑄成的東西。此時此刻,他抓著一個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種子給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聲音對他說:“刨坑,把它種上。”然后將他那顫栗的身軀放下,那孩子撲通一聲,像一袋裝滿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堅硬的荒原上。?《堅硬的荒原》

請分析文章開頭描寫荒原景物的作用。?
參考答案:

渲染了悲涼、沉重的氣氛(自身的作用),為下文寫老人和孩子在荒原上種樹做鋪墊(對故事情節的作用),襯托了老人高達、荒原般的形象(對人物想象的作用)。(答出兩點得2分,答出三點得4分)

五、技法總結

(一)解題思路:?
1、確定區間?
2、尋找關鍵詞?
3、縮小范圍,確定思路?
4、規范答題模式。

(二)小說三級循環結構模式
人物、環境、故事情節是小說的三要素,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答題自然也就從這三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入手,于是,產生了“人物——環境——故事情節”三級循環的答題模式。這種答題模式的精髓在于,答故事情節題,既要答故事情節,又要綜合環境、人物其余兩個要素考慮。答環境題,既要從環境自身來考慮,還有從人物和故事情節來考慮。
?
如果借鑒英語來回答這個問題就是: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這段環境描寫寫出了什么樣的環境,還要回答為什么這樣寫,這就要從人物和故事情節方面來回答。但是無論怎么樣都不能完全脫離小說三要素,它們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此類題目常見的失誤在于很多考生不能規范地、全面地回答問題,更多的是在“內容”與具體文本的有機融合上折戟沉沙,只是干癟地、機械地背寫上該描寫的概括作用。如:以上景物描寫渲染氣氛,只寫出了渲染作用,而不知與具體文本聯系,沒寫出“渲染了什么樣的氣氛”。另外,環境描寫的作用很多,為方便答題,現總結答題模式:
XX具體運用了……手法,描寫了……場景;?渲染了……的氛圍(與……形成對比)?烘托了人物……思想感情;?為下文……情節展開作了鋪墊。


??【課后習作】
本課時作業截止時間2023-5-3123:59。在評論區用學號開頭提交,如:【03000】習作或者習作鏈接。本課時作業完成方可參評滿勤獎。

作業,一段有細節的環境描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4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6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9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3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35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35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03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3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4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