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帶著無限的惆悵,崩于長安大明宮太和殿

癸酉,昭義節(jié)度使劉從諫上言:“蕭本詐稱太后弟,上下皆稱蕭弘是真,以本來自左軍,故弘為臺司所抑。今弘詣臣,求臣上聞。乞追弘赴闕,與本對推,以正真?zhèn)巍!痹t三司鞫之。冬,十月,乙卯,上就起居舍人魏謨?nèi)∮涀⒂^之,謨不可,曰:“記注兼書善惡,所以儆戒入君。陛下但力為善,不必觀史!”上曰:“朕向嘗觀之。”對曰:“此曏日史官之罪也。若陛下自觀史,則史官必有所諱避,何以取信于后!”上乃止。

開成二年(丁巳,公元837年)春季,二月,己未(二十五日),文宗對宰相說:“你們向朝廷推薦官員時,不要考慮是否對自己親近還是疏遠。朕聽說竇易直擔(dān)任宰相時,未曾任用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如果自己的親戚朋友真有才能,為了避嫌,棄而不用,也不算是真正的公正。

均王李緯去世。三月,有彗星出自張宿,達八丈多長。壬申(初九),文宗下詔,撤除樂舞,減少用餐,把自己一天的御膳分充十天食用。

夏季四月,甲辰(十一日),文宗在一座別殿召見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兼侍書柳公權(quán)。文宗舉起自己穿的衣服說:“這件衣服已經(jīng)洗過三次!”眾人都稱譽文宗節(jié)儉的美德,只有柳公權(quán)默不作聲,文宗問他是什么緣故。柳公權(quán)回答說:“陛下尊貴而為天子,富裕而有四海,應(yīng)當提拔賢才,撤免庸才,聽取百官的規(guī)勸,賞罰分明,這樣,才能夠達到天下太平。至于穿洗過的衣裳,不過是小節(jié)罷了。”文宗說:“朕知道中書舍人不應(yīng)當越職規(guī)勸,鑒于你有諫臣的風(fēng)采,所以,要讓你屈尊擔(dān)任諫官。”乙巳(十二日),任命柳公權(quán)為諫議大夫,仍兼任其他職務(wù)。

戊戌,唐文宗任命翰林學(xué)士、工部侍郎陳夷行為同平章事。六月,河陽發(fā)生軍隊叛亂,節(jié)度使李泳逃奔懷州。軍士焚燒節(jié)度使官署,殺死李泳的兩個兒子,大肆掠奪幾天后才停止。李泳是長安的市民,在禁軍中取得兵籍,然后,賄賂當朝權(quán)貴,被任命為河陽節(jié)度使。他上任后,依恃自己交結(jié)當朝權(quán)貴的勢力,貪婪暴虐,驕橫不法,部下無法忍受,所以起兵作亂。丁未(十五日),唐文宗貶李泳為澧州長史。戊申(十六日),任命左金吾將軍李執(zhí)方為河陽節(jié)度使。

秋季,七月,癸亥(初二),振武奏報:黨項族三百多帳人馬剽掠后逃走。給事中韋溫擔(dān)任太子侍讀,每天早晨到達東宮,一直到中午才能見到太子,韋溫規(guī)勸太子說:“作為皇太子,應(yīng)當在雞鳴就起床,然后向皇上問安,檢查皇上的餐食是否正常,而不應(yīng)當整天游樂飲宴!”太子不采納他的意見。于是,韋溫請求辭職。辛未(初十),被免去太子侍讀的職務(wù),仍為給事中。

振武的一百五十帳突厥族叛亂,剽掠邊防的營田。戊寅(十七日),振武節(jié)度使劉沔率兵擊敗突厥。八月,庚戌(十九日),唐文宗冊封昭儀王氏為德妃,昭容楊氏為賢妃。立唐敬宗的兒子李休復(fù)為梁王,李執(zhí)中為襄王,李言楊為杞王,李成美為陳王。癸丑(二十二日),立兒子李宗儉為蔣王。

河陽的軍士驅(qū)逐節(jié)度使李泳以后,每天相互煽動,準備叛亂。九月,新任節(jié)度使李執(zhí)方抓到叛亂的為首者七十多人,全部斬首。接著,把他們的余黨分遣外鎮(zhèn),然后得以安定。

冬季,十月,國子監(jiān)《石經(jīng)》刻成。福建上奏:本道晉江縣百姓蕭弘自稱是蕭太后的同族親屬。文宗下詔,命御史臺核實。

戊申(十八日),唐文宗任命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以同平章事的頭銜,充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

甲寅(二十四日),御史臺奏報:蕭弘虛妄欺詐朝廷。文宗下詔,命將蕭弘送回原鄉(xiāng),并由沿途驛站供給食宿,不加判罪,希望以后能尋到蕭太后的真正親屬。

唐文宗開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春季正月,甲子(初五),宰相李石上朝時,半路上有盜賊用弓箭暗殺他,受了輕傷,左右侍從一哄而散。李石的馬受驚后馳回他的住宅,又有盜賊在街坊的門口進行攔擊,斬斷馬的尾巴。李石幸免于難。唐文宗得知后大驚,下令神策軍和禁軍六軍派兵防衛(wèi)宰相,同時下敕,命朝廷內(nèi)外迅速派人捉拿刺客,最后一無所獲。乙丑(初六),百官僅僅九個人去上朝。京城幾天后才安定下來。

丁卯(初八),唐文宗追封已經(jīng)去世的齊王李湊為懷懿太子。

戊申,唐文宗任命鹽鐵轉(zhuǎn)運使、戶部尚書楊嗣復(fù),戶部侍郎、判戶部李玨并為同平章事,仍兼任原鹽鐵轉(zhuǎn)運使和判戶部的職務(wù)。楊嗣復(fù)是楊于陵的兒子。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石在甘露之變以后,人心恐懼不安、宦官驕橫的情況下,為國家忘我操勞,以致朝廷的法制初步恢復(fù),朝政運轉(zhuǎn)基本正常,左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因此十分痛恨他,秘密地派遣刺客去暗殺他,沒有達到目的。李石非常恐懼,多次以身體有病為由,上表請求辭職。唐文宗完全明白李石辭職的原因,但也無可奈何。丙子(十七日),任命李石以同平章事的頭銜,充任荊南節(jié)度使。

宰相陳夷行性情耿介正直,厭惡楊嗣復(fù)的為人,每次宰相在一起商議朝政,二人往往爭論不休。壬辰,陳夷行以腳病為由,請求辭職。文宗不準。唐文宗命起居舍人魏謨把他的先祖魏徵用過的笏板奉獻朝廷。宰相鄭覃說:“關(guān)鍵在于表彰魏徵對朝廷忠正直言的精神,而不在于他的笏板。”文宗說:“朕思念魏徵,因此,看到他的笏板就自然想起他。這就象西周時人們思念召公,因而稱頌他曾休息乘涼過的甘棠樹一樣。”

宰相楊嗣復(fù)打算向朝廷推薦提拔李宗閔,但恐怕被鄭覃阻攔,于是,先讓宦官在宮中私下向文宗建議。文宗上朝時對宰相說:“李宗閔被貶到外地多年,應(yīng)當授予一個職位。”鄭覃說:“陛下如果憐憫李宗閔貶逐的地方太遠,只可把他向京城方向遷移幾百里,而不宜再召回朝廷任職。如果把他召回朝廷任職,臣請求先辭職。”陳夷行說:“李宗閔過去在朝廷朋比為黨,擾亂朝政,陛下為什么喜愛這種卑鄙小人!”楊嗣復(fù)說:“處理問題貴在用心公道,不可只憑自己的愛憎。”文宗說:“可以讓他擔(dān)任一個州刺史。”鄭覃說:“授予州刺史恐怕對他太優(yōu)待,最多讓他擔(dān)任洪州司馬。”于是,鄭覃、陳夷行和楊嗣復(fù)相互爭論攻擊,指斥對方為朋黨。文宗說:“授予李宗閔一個州刺史問題不大。”鄭覃等人于是退下。文宗對起居郎周敬復(fù)、起居舍人魏謨說:“宰相之間如此爭論喧嘩,難道能夠允許嗎?”二人回答說:“這樣下去確實不行,不過,鄭覃等人是由于對陛下盡忠,因而不自覺地對楊嗣復(fù)態(tài)度激憤。”丁酉,唐文宗任命衡州司馬李宗閔為杭州刺史。當初,宰相李固言和楊嗣復(fù)、李玨關(guān)系親密,所以推薦二人為宰相,以便排擠鄭覃、陳夷行。朝廷每次商議朝政的時候,雙方爭論不休,是非競起,文宗不能決斷。

三月,柯族侵犯涪州清溪鎮(zhèn),被駐扎在當?shù)氐逆?zhèn)兵擊退。

當初,在太和末年的時候,杜悰擔(dān)任鳳翔節(jié)度使,朝廷曾下詔令各地淘汰寺院僧尼。這時,岐山縣的天空中出現(xiàn)五色彩云,距離法門寺很近。于是,民間傳謠說,這是僧尼得知要被淘汰恐懼不安,所以,法門寺的佛骨顯靈保佑僧尼。鳳翔監(jiān)軍打算奏報朝廷。杜悰說:”天上的云彩變換顏色,是常有的事!如果佛真的保佑僧尼的話,肯定五色彩云也會出現(xiàn)在京城的上空。”不久鳳翔捉到一只白兔,監(jiān)軍又提出奏報朝廷,說:“這是從西方來的祥瑞。”杜悰說:“這類野獸未加馴服,應(yīng)當暫且畜養(yǎng)。”過了十幾天,白兔死了,監(jiān)軍很不高興 ,認為杜悰不向朝廷報告祥瑞,掩蓋皇上的大圣大德,于是,獨自把五色彩云和白兔畫成圖畫,奉獻朝廷。等到鄭注代替杜悰為鳳翔節(jié)度使后,奏報天空出現(xiàn)紫色云彩,又向朝廷奉獻白色的野雞。當年八月,紫宸殿前院的櫻桃樹上發(fā)現(xiàn)有甘露降臨,文宗親自采集品嘗,百官齊聲稱賀,認為是祥瑞。在十一月,發(fā)生李訓(xùn)策劃的甘露之變。等到杜悰擔(dān)任工部尚書、判度支時,河中奏稱發(fā)現(xiàn)一種不吃其他獸類的騶虞,是天下祥瑞的象征。于是,百官都向文宗祝賀。文宗對杜悰說:“李訓(xùn)、鄭注都是自稱發(fā)現(xiàn)祥瑞,從而乘機作亂的。由此可見,所謂祥瑞的東西,并非是國家太平的象征。你從前在鳳翔的時候,不向朝廷奏報發(fā)現(xiàn)白兔,真可謂是先知先覺。”杜悰說:“過去,黃河邊發(fā)現(xiàn)圖,伏羲用它來策畫八卦;洛河旁發(fā)現(xiàn)天書,大禹用它來制定治理天下的九種法則。這些,都對百姓有益,所以值得效法。至于禽獸草木一類的所謂祥瑞之物,什么時候都有!劉聰桀傲不馴,叛變朝廷,但卻幾次發(fā)現(xiàn)黃龍;石虎殘虐無道,但卻在各地捉獲蒼麟十六個,白鹿七個,用來駕駛自己的車乘。由此可見,所謂的祥瑞之物和帝王的圣德毫無關(guān)系!玄宗曾經(jīng)擔(dān)任過潞州別駕,他即位當皇帝以后,潞州奏報發(fā)現(xiàn)十九種祥瑞之物,玄宗說:‘朕在潞州的時候,只知道勤勉于本職工作,對于你們報告的祥瑞之物,絲毫不知。’因此,臣但愿陛下一心一意地以百姓富足安樂作為國家興隆的象征,對于其他所謂的祥瑞之物,都不要采納。”文宗稱贊杜悰的意見。過了幾天,文宗對宰相說:“現(xiàn)在,風(fēng)調(diào)雨順,莊稼豐收,這是祥瑞。至于嘉禾靈芝,對國家又有什么用呢!”宰相于是說:“孔子在《春秋》中之所以專門記載自然災(zāi)害和某些怪異的自然現(xiàn)象,以警告帝王要勤政愛民,但并不記載所謂的祥瑞之物,也就是這個原因!”夏季,五月,乙亥(十九日),唐文宗下詔:“各地凡發(fā)現(xiàn)祥瑞之物,一律不得奏報朝廷,也不準向自己的上司報告。凡臘月祭獻太廟和太清宮,以及正月初一朝廷舉行大典時按規(guī)定上奏祥瑞,一律停罷。”

當初,靈武節(jié)度使王晏平貪污七千余緡錢,文宗鑒于他的父親王智興對國家曾經(jīng)立過戰(zhàn)功,因而免除死刑,流放康州。晏平秘密地請求魏博、鎮(zhèn)州和幽州三位節(jié)度使上奏朝廷,為自己申冤。唐文宗無可奈何,六月,壬寅(十六日),改任晏平為永州司戶。

八月,己亥(十四日),嘉王李運去世。 皇太子李永的母親王德妃不得唐文宗寵愛,被楊賢妃向文宗進讒言誣陷。以致死去。太子十分喜好游樂飲宴,而且親近身旁小人。于是,楊賢妃晝夜不停地在文宗面前誹謗太子。九月,壬戌(初七),文宗親臨延英殿,召集宰相以及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員,御史臺官員和尚書省各司的郎官,向大家介紹太子的罪過,提議廢除,文宗說:“象他這樣,難道還適合繼續(xù)當太子嗎?”群臣都說:“太子年輕,應(yīng)當容許他改正錯誤。太子作為陛下的繼承人,至關(guān)重要,豈可輕易廢除!”御史中丞狄兼謨勸阻的最為懇切,以至哭泣。給事中韋溫說:“陛下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平時不重視教誨,以致今天這樣,難道僅僅是太子個人的過錯!”癸亥(初八),翰林學(xué)士六人、神策軍和禁軍六軍軍使十六人再次聯(lián)名上表勸阻,文宗才逐漸回心轉(zhuǎn)意。當天晚上,太子才得以回到少陽院。如京使王少華等人,以及宦官、宮女幾十個人因此而牽連被流放或判處死刑。

義武節(jié)度使張璠在任十五年,和他鄰接的幽州、鎮(zhèn)州兩個割據(jù)藩鎮(zhèn)十分懼怕他。等到他有病時,請求朝廷批準自己離職赴京。朝廷尚未來得及安排由誰代替他的職務(wù),張璠已經(jīng)病重,于是,告誡兒子張元益率全族人返歸京城,不準效法河北藩鎮(zhèn)的慣例,繼承節(jié)度使的職務(wù)。張璠去世后,義武的將士打算擁立張元益為節(jié)度使,觀察留后李士季反對,被將士殺死,同時,又殺大將十幾人。壬申(十七日),唐文宗任命易州刺史李仲遷為義武節(jié)度使。義武馬軍都虞候何清朝率兵歸順朝廷,癸酉(十八日),被任命為儀州刺史。

朝廷鑒于義昌節(jié)度使李彥佐任職太久,甲戌(十九日),任命德州刺史劉約為義昌節(jié)度副使,準備讓他代替李彥佐。

自從開成年以來,神策軍軍將和下屬官吏升遷,大多不向文宗上奏請求批準,而由神策軍直接行文到中書省,中書省復(fù)核后便予以施行,以至神策軍軍將和下屬官吏遷升官爵,幾乎沒有一日停止。癸未(二十八日),唐文宗下詔,命令今后神策軍軍將和官吏遷升官爵,一律首先上奏,待奏折批準送遞中書省復(fù)核后再予以施行。

冬季,十月,義武監(jiān)軍奏報:軍中將士不予接受新任節(jié)度使李仲遷,請求任命張元益為留后。

皇太子李永仍不改過自新,庚子(十六日),突然去世。朝廷贈他謚號為莊恪。

乙巳(二十一日),唐文宗任命左金吾大將軍郭旼為邠寧節(jié)度使。

宰相商議發(fā)兵征討義武。文宗說:“義武的地方狹小,百姓貧困,軍需有一半靠朝廷度支調(diào)撥供給。如果急于攻討,那么,他們什么事都干得出來;如果暫緩,則內(nèi)部必定發(fā)生分化。現(xiàn)在,只要命它的四鄰藩鎮(zhèn)嚴密防守,等待它的內(nèi)部分化。”于是,任命張元益為代州刺史。不久,義武軍中果然產(chǎn)生分歧,他們上表借口李仲遷不適宜擔(dān)任義武節(jié)度使。朝廷于是罷免李仲遷。十一月,唐文宗下詔,等張元益從定州出發(fā),赴代州上任后,凡義武最初密謀擁立張元益的將士,一律赦免不再問罪。

唐文宗任命義昌節(jié)度使李彥佐為天平節(jié)度使,義昌節(jié)度副使劉約為義昌節(jié)度使。

丁卯(十三日),張元益離開定州。庚午(十六日),唐文宗問翰林學(xué)士柳公權(quán),朝廷近日有什么議論。柳公權(quán)回答說:“郭旼被任命為邠寧節(jié)度使,朝廷不少人對此很有疑問。”文宗說:“郭旼是尚父郭子儀的侄子,又是太皇太后的叔父,在此以前,他做官從無過失,從左金吾大將軍而轉(zhuǎn)任邠寧這個小地方的節(jié)度使,不知朝廷百官有何疑問?”柳公權(quán)回答說:“百官并不是議論說郭旼不應(yīng)當擔(dān)任寧節(jié)度使。臣聽說陛下近日把郭旼的兩個女兒選入宮中,不知是否屬實?”文宗說:“是我讓她倆入宮,是要她們參見太皇太后。”柳公權(quán)說:“百官不知陛下的用意,都認為郭把女兒納入陛下后宮,所以才被任命為節(jié)度使。”文宗低頭無言,過了很久才說:“那么,該怎么平息百官的非議呢?”柳公權(quán)回答說:“只要把郭旼的女兒從興慶宮送還她們的家里,百官的非議自然就平息!”當天,太皇太后派宦官把郭旼的兩個女兒送回家。唐文宗愛好詩歌,曾打算設(shè)置詩學(xué)士,宰相李玨說:“當今的詩人都很輕浮,設(shè)置詩學(xué)士,對朝廷沒有什么好處。”于是作罷。

甲戌(二十日),唐文宗任命蔡州刺史韓威為義成節(jié)度使。河?xùn)|節(jié)度使、司徒、中書令裴度由于疾病,請求辭職返回東都洛陽。十二月,辛丑(十七日),唐文宗下詔,命裴度來京參予朝政決策,并派宦官前往河?xùn)|,傳達文宗的旨意,敦促裴度上路。宰相鄭覃多次上表請求辭職,丙午(二十二日),唐文宗下詔:命鄭覃三五天到政事堂辦公一次。

本年,吐蕃彝泰贊普去世,他的弟弟達磨被立為新贊普。彝泰在位時身體多病,把朝政委任大臣,所以僅能自守邊疆,很久沒有侵擾唐朝。達磨繼位后,荒淫殘虐,國內(nèi)人民離心離德,災(zāi)害和怪異的現(xiàn)象接連發(fā)生,吐蕃因此更加衰弱。

開成四年(己未,公元839年)春季,閏正月,己亥(十六日),河?xùn)|節(jié)度使裴度抵達京城,由于身體疾病而回到家中,未能拜見文宗。文宗接連派遣使者到他家中慰勞賞賜。三月,丙戌(初四),裴度去世,朝廷追贈謚號為文忠。文宗奇怪裴度沒留下給朝廷的遺表,派人問他的家屬,找到一份沒有寫完的手稿,手稿中只說自己為皇上沒有立太子而擔(dān)憂,而不提及自己個人的要求。裴度的身材和相貌并未超過一般人,但威望卻遠達周邊的夷蠻各族,夷蠻各族酋長見到唐朝的使者,常常問裴度的年齡多少?是否還得到朝廷重用?他和郭子儀一樣,都是在二十多年的時間內(nèi),德高望重,而以自己的身家性命維系國家安危的重要人物。

夏季,四月,戊辰(十七日),唐文宗稱譽判度支杜悰有才能,楊嗣復(fù)、李玨乘機奏請任命杜悰為戶部尚書。陳夷行說:“對臣下任命的旨意應(yīng)當由皇上作出。自古以來,國家大凡滅亡,最初無不是大權(quán)旁落,而由臣下專權(quán)的。”李玨說:“陛下曾對我說,帝王應(yīng)當謹慎地挑選宰相,但不應(yīng)當猜疑宰相。”五月,丁亥(初七),文宗和宰相一起議論朝政,陳夷行又說不應(yīng)使臣下專權(quán)而作威作福,李玨說:“從陳夷行的用意看,他是懷疑宰相中有人玩弄陛下的權(quán)威。我以前多次請求辭職,現(xiàn)在,如果能擔(dān)任皇子諸王的太傅,也就是我的幸運。”鄭覃說:“陛下在開成元年、二年處理朝政都很好,三年、四年漸漸不如以前。”楊嗣復(fù)說:“開成元年、二年是鄭覃、陳夷行擔(dān)任宰相。三年、四年我和李玨也一同升任宰相。看來,鄭覃的意思是說罪責(zé)在我了!”于是,接著叩頭說:“我不敢再到政事堂去辦公!”隨即退出。文宗派人把他召回,用好言安慰,說:“鄭覃失言,你何必這樣!”鄭覃起身謝罪說:“我性情愚笨,剛才說的意思不是專指嗣復(fù),沒想到他竟然這樣反感,看來,是嗣復(fù)不能容我。”楊嗣復(fù)說:“鄭覃認為朝政一年不如一年,不僅我一個人應(yīng)當有罪,而且也牽連皇上。”于是退下,再三上表請求辭職。文宗派宦官召他上朝。癸巳(十三日),楊嗣復(fù)才開始上朝。丙申(十六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鄭覃被罷免宰相職務(wù),擔(dān)任右仆射;陳夷行被罷免宰相職務(wù),擔(dān)任吏部侍郎。鄭覃的性情清正儉約,陳夷行也性情耿直。所以,楊嗣復(fù)等人十分痛恨他倆人。

唐文宗鑒于鹽鐵推官、檢校禮部員外郎姚勖擅長審斷疑難獄案,任命他暫為職方員外郎。尚書右丞韋溫拒不聽命,上奏說:“郎官歷來是朝廷任命有名望的士大夫的職位,不應(yīng)當輕易用它來獎賞有才干的官吏。”于是,文宗改任姚勖為檢校禮部郎中,仍擔(dān)任鹽鐵推官。六月,癸丑(初三),文宗問宰相楊嗣復(fù)對這件事的看法,楊嗣復(fù)說:“韋溫的目的在于澄清官員的出身和等級。如果官員因為出身和社會地位不高,但很有才干,卻不能擔(dān)任那些有名望的職務(wù),那么,天下的種種事務(wù)誰去為陛下處理呢?臣認為,這恐怕是晉朝重視出身地位的衰敗遺風(fēng)。”然而,文宗向來器重韋溫,最后還是沒有違背他的奏請。

秋季,七月,癸未(初四),唐文宗任命張元益為左驍衛(wèi)將軍,任命他的母親侯莫陳氏為趙國太夫人,賞賜絹二百匹。此前義武發(fā)生變亂的時候,侯莫陳氏勸說將士,同時告誡張元益聽從朝廷命令,所以文宗予以賞賜。

甲辰(二十五日),唐文宗任命太常卿崔鄲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崔鄣是崔郾的弟弟。

八月,辛亥(初二),鄜王李憬去世。

癸酉(二十四日),昭義節(jié)度使劉從諫上言朝廷:“蕭本詐稱是蕭太后的弟弟。朝廷上下都認為蕭弘才是蕭太后真正的弟弟。但由于蕭本是經(jīng)左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引見給皇上的,所以蕭弘被御史臺官員所冤枉。現(xiàn)在,蕭弘來見我,請求我向朝廷奏明真象。我乞請朝廷召見蕭弘,讓他和蕭本二人當面對證,以辨別真?zhèn)巍!蔽淖谙略t,命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三司會審。冬季,十月,乙卯(初七),唐文宗命起居舍人魏謨把記載朝政大事的《起居注》拿來觀看。魏謨認為不妥,說:“《起居注》既記載善行,也記載惡事,用來警誡帝王,去惡從善。陛下只管努力勤政為善,而不必觀看《起居注》!”文宗說:“過去朕曾經(jīng)看過。”魏謨說:“這是以往史官的過錯。如果陛下親自觀看本朝的《起居注》,那么,史官在記載時就會有所避諱,將來怎樣讓后人相信呢!”文宗這才作罷。

楊妃請求文宗立自己的弟弟安王李溶為太子。文宗和宰相商議,李玨反對。丙寅(十八日),文宗立敬宗的小兒子陳王李成美為皇太子。丁卯(十九日),文宗親臨會寧殿觀賞音樂雜技。有一個兒童表演爬桿,底下有一人來往如狂奔,進行保護。文宗很奇怪,左右侍從說:“那人是這個兒童的父親。”文宗頓時傷心流淚說:“朕富貴而為天子,卻不能保全自己的一個兒子!”于是,召見教坊劉楚材等四人,宮女張十十等十人責(zé)斥說:“當初設(shè)計陷害皇太子李永,都是你們這些人。現(xiàn)在已重新立皇太子,難道你們還要陷害他嗎?”隨即命人把他們逮捕。己巳(二十一日),下令全部殺死。文宗由此而感傷不已,舊病逐漸加重。

十一月,三司審問蕭本、蕭弘二人,結(jié)果都不是蕭太后真正的弟弟。于是,蕭本被免職除名,流放愛州,蕭弘流放儋州。而蕭太后真正的弟弟在福建,始終未能自己申報,和蕭太后相認。

乙亥(二十七日),唐文宗病情稍有好轉(zhuǎn),這一天,坐在思政殿,召見翰林院值班學(xué)士周墀,和他一起喝酒,問道:“朕可以和前代的哪些帝王相比?”周墀回答說:“陛下是堯、舜一類的帝王。”文宗說:“朕豈敢和堯、舜相比!朕問你的意思是,我是否能趕上周赧王和漢獻帝?”周墀大驚,說:“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最后亡國的帝王,怎么比得上陛下的大圣大德。”文宗說:“周赧王、漢獻帝不過受制于各地強大的諸侯,而今朕受制于宦官家奴。就此而言,朕實在還不如他們!”文宗因此哭泣,淚下沾襟。周墀也拜伏在地,流淚不已。從此以后,文宗不再上朝。

本年,天下戶口總計四百九十九萬六千七百五十二戶。

回鶻國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密謀作亂,被彰信可汗殺死。這時,宰相掘羅勿正率兵在外,于是,用三百匹馬賄賂沙陀酋長朱邪赤心,借沙陀兵一起攻打彰信可汗。可汗兵敗自殺,國內(nèi)人民立特勒為可汗。以后,草原連年發(fā)生疾疫,天下大雪,羊馬大批死亡,回鶻因此逐漸衰落。朱邪赤心是沙陀酋長朱邪執(zhí)宜的兒子。

開成五年(庚申,公元840年)春季,正月,己卯(初二),唐文宗下詔,立潁王李瀍為皇太弟,凡國家大事,由他全權(quán)決定。詔令又說,皇太子李成美尚年幼,沒有經(jīng)過老師的訓(xùn)導(dǎo),仍封為陳王。當時,文宗病重,命知樞密劉弘逸、薛季棱引宰相楊嗣復(fù)、李玨來宮中,打算由二人輔佐太子代行皇上職權(quán),處理朝政。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鑒于當初立皇太子的時候,自己沒有一點功勞,于是上言,說皇太子年幼,而且有病,建議廢除重立。李玨說:“皇太子的地位已定,怎么能輕易改變!”于是仇士良、魚弘志假稱文宗的詔令,立李瀍為皇太弟。當天,仇士良、魚弘志率禁兵至十六宅宮,迎潁王李瀍到少陽院。接著,百官在思賢殿拜見李瀍。李瀍性情深沉而剛毅,處理問題十分果斷,喜怒不形于色。他和安王李溶,都向來為文宗所厚愛,而區(qū)別于其他皇子諸王。辛巳(初四),唐文宗在太和殿駕崩。朝廷任命楊嗣復(fù)暫攝冢宰,主持治喪。癸未(初六),仇士良勸說皇太弟李瀍下令,命楊賢妃、安王李溶、陳王李成美自盡。李瀍又下敕,命于本月十四日舉行文宗入棺大殮的儀式,凡親屬和百官等一律穿上喪服。諫議大夫裴夷直上言大殮的日期太遠,李瀍不聽。這時,仇士良等人仍怨恨文宗,于是,凡教坊的樂工和曾經(jīng)被文宗寵愛的宦官,相繼被誅殺或貶逐。裴夷直又上言說:“陛下由藩王的身份繼承帝位,所以應(yīng)當象真正憂病一樣,盡心哀悼文宗皇帝,迅速舉行喪禮,從而早日親政,以便安撫天下人心。但現(xiàn)在文宗皇帝去世還不到幾天,就多次誅殺他的親近臣僚,以致各地的官員都被驚擾,先帝的神靈不免也被傷害。這樣下去,人們會怎樣看待陛下呢!現(xiàn)在,國家的體面最為重要,假如先帝的親近臣僚無罪,就不應(yīng)懲罰他們;假如有罪,他們已經(jīng)處于國家法律的天羅地網(wǎng)之中,無法脫逃,等十天后先帝入棺大殮結(jié)束,再加懲罰也不晚!”李瀍不聽。辛卯(十四日),文宗的尸體正式入棺大殮。同日,武宗李瀍即位。甲午(十七日),武宗追尊母親韋妃為皇太后。

二月,乙卯(初八),唐武宗大赦天下。丙寅(十九日),唐武宗追贈母親韋太后的謚號為宣懿。夏季,五月,己卯(初四),唐武宗免去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嗣復(fù)的職務(wù),任命他為吏部尚書;任命刑部尚書崔珙為同平章事兼鹽鐵轉(zhuǎn)運使。

秋季,八月,壬戌(十九日),朝廷在章陵埋葬元圣昭獻孝皇帝李昂,廟號為文宗。

庚午(二十七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玨因擔(dān)任山陵使時,運載文宗皇帝靈樞的龍輴因故在半路失陷,被免去宰相職務(wù),擔(dān)任太常卿。京兆尹敬昕因此被貶為郴州司馬。

義武發(fā)生軍隊變亂,驅(qū)逐節(jié)度使陳君賞。陳君賞招募士兵幾百人,重新攻入義武的治所定州城,誅殺作亂的將士。

當初,武宗被立為皇太弟,不是出于宰相的建議。所以,武宗即位后,相繼罷免宰相楊嗣復(fù)、李玨的職務(wù),召淮南節(jié)度使李德裕來京。九月,甲戌朔(初一),李德裕抵達京城。丁丑(初四),李德裕被任命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庚辰(初七),李德裕上朝向武宗謝恩。他對武宗說:“治理天下的關(guān)鍵,在于辨別群臣中誰是邪惡的小人,誰是正直的君子。邪惡和正直之間,難以相容。所以,君子指斥小人邪惡,而小人也指斥君子邪惡,以致皇上難以辨別。臣認為,正直的君子就象松柏一樣,獨立生長,不必依賴別的器物。而邪惡的小人就象藤蘿一樣,如果不攀附其它器物,就不能自立。所以,正直的君子一心一意地侍奉皇上,而邪惡的小人則爭先恐后地朋比為黨。先帝文宗皇帝深知朋黨的危害,然而,他所信用的官員卻大多是朋黨的成員。這主要是由于他自己沒有主見,所以奸邪小人得以乘間而入。臣認為,宰相不可能人人都是忠臣,皇上有時發(fā)現(xiàn)一個宰相欺騙自己,心中就開始猜疑其他宰相。于是,通過身邊的侍從和宦官了解宰相的情況。例如德宗在他晚年的時候,只信任裴延齡一人,其它宰相不過在朝廷的敕書中簽名而已。這是當時朝政紊亂的主要原因。陛下如果真的能謹慎地選拔德才兼?zhèn)涞墓賳T擔(dān)任宰相,把那些奸邪虛罔的官員立即罷免;同時,誠心誠意地委任宰相,堅定不移,凡是朝廷的政令,都由政事堂審定頒布,那么,就不必憂慮天下不會大治。”李德裕又說:“先帝文宗皇帝在大臣面前,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于群臣小的過失,一般都容忍不言。這樣日積月累,以至釀成大禍。這實在是一大失誤,希望陛下引以為誡。今后,如果我們有罪,陛下應(yīng)該當面責(zé)問。假如事實不符,應(yīng)當允許我們申辯清楚;假如確是事實,我們就會在申辯時理屈詞窮。對于群臣小的過失,應(yīng)當允許他們改過自新;如有大罪,則加以懲罰,甚至誅殺。這樣,君臣之間就不會產(chǎn)生猜疑。”武宗稱贊并采納他的意見。

當初,李德裕擔(dān)任淮南節(jié)度使時,朝廷曾下敕召監(jiān)軍楊欽義進京,人們都說楊欽義此番進京肯定會被任命為樞密使。李德裕對待楊欽義卻并未增加禮節(jié),楊欽義心中十分痛恨。一天,李德裕單獨召請楊欽義,在節(jié)度使府正廳設(shè)酒為楊欽義送行,情義和禮節(jié)都極為優(yōu)厚。李德裕又拿出很多珍玩陳列在幾個床上,喝完酒后,全部贈送楊欽義,楊欽義大喜過望。楊欽義進京走到汴州,朝廷又下敕命他返回淮南。于是,楊欽義把李德裕贈送他的珍玩如數(shù)奉還。李德裕說:“這能值幾個錢!”最后,又都贈給楊欽義。以后,楊欽義果然擔(dān)任樞密使。李德裕被任命為宰相,和楊欽義有直接關(guān)系。

當初,在伊州的西方,焉耆鎮(zhèn)的北方,有一個部落名叫黠戛斯,就是古代的堅昆,唐初的結(jié)骨,以后改名叫黠戛斯。唐肅宗乾元年間,黠戛斯被回鶻國擊敗。從此以后,由于回鶻阻隔,和唐朝失去聯(lián)系。黠戛斯的君長稱為阿熱,在青山建立牙帳,距離回鶻國牙帳,騎駱駝要走四十天。黠戛斯部眾剽悍勇敢,因此,吐蕃國和回鶻國常常賄賂他,并授予官位名號,加以拉攏。回鶻國衰落以后,阿熱開始自稱可汗。回鶻國派宰相率兵攻擊黠戛斯,雙方大戰(zhàn)二十多年,回鶻國多次被黠戛斯擊敗。黠戛斯斥責(zé)回鶻可汗說:“你的命數(shù)已經(jīng)到了盡頭,我必將要奪取你的金帳!”金帳,是回鶻可汗居住的帳幕。等到回鶻宰相掘羅勿殺死彰信可汗,擁立特勒為新可汗,回鶻國一個名叫錄莫賀的偏將勾引黠戛斯十萬騎兵攻打掘羅勿,結(jié)果,大敗他的兵馬,殺死和掘羅勿,把回鶻國的牙帳焚燒殆盡。回鶻國的各個部落四散逃亡,宰相職、特勒等十五個部落往西方逃跑,投奔葛邏祿;另有一支投奔吐蕃國;一支逃到安西。回鶻可汗的兄弟沒斯等人,以及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頡啜,各率自己的部落兵馬抵達唐朝天德軍的邊塞一帶,依靠和雜居這一地區(qū)的各族部落貿(mào)易而生活。同時,請求歸附唐朝。冬季,十月,丙辰(十四日),天德軍使溫德彝奏報:“回鶻國的逃兵侵逼西受降城,逃兵連綿六十里,看不到尾。邊防的居民由于回鶻國的逃兵大舉侵擾,都恐懼不安。”唐武宗下詔,命振武節(jié)度使劉沔出兵屯守于迦關(guān)以防回鶻。

魏博節(jié)度使何進滔去世,軍中將士推舉他的兒子都知兵馬使何重順為留后。

蕭太后遷居到興慶宮積慶殿,尊號為積慶太后。十一月,癸酉朔(初一),唐武宗前往云陽縣圍獵。

按照慣例,新皇帝即位時,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員在冊書上共同署名。唐武宗即位時,諫議大夫裴夷直的名字遺漏,由此而被調(diào)出朝廷,擔(dān)任杭州刺史。

開府儀同三司、左衛(wèi)上將軍兼內(nèi)謁者監(jiān)仇士良請求朝廷批準,根據(jù)自己的官爵等級,授予兒子千牛備身的職務(wù)。給事中李中敏批文說:“按照開府儀同三司的品級,應(yīng)當授予他的兒子官位,但仇士良作為宦官,怎么能有兒子呢?”仇士良慚愧而憤怒。李德裕也因為李中敏是楊嗣復(fù)的黨羽,因而厭惡他,把他調(diào)出朝廷擔(dān)任婺州刺史。

十二月,庚申(十八日),唐武宗任命何重順為魏博留后。唐玄宗立兒子李峻為杞王。

唐武宗會昌元年(辛酉,公元841年)春季,正月,辛巳(初九),唐武宗親臨圜丘祭天,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會昌。

振武節(jié)度使劉沔奏報:回鶻國兵馬已退走。武宗下詔,命劉沔返還本鎮(zhèn)。

二月,回鶻國鄰近可汗牙帳的十三個部落擁立烏希特勒為烏介可汗,往南遷移,駐守于錯子山。

三月,甲戌(初三),唐武宗任命御史大夫陳夷行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當初,知樞密劉弘逸、薛季棱很得唐文宗的寵信,因而仇士良厭惡他二人。唐武宗即位,并非出于劉、薛二人和宰相的本意,所以武宗即位后,罷免宰相楊嗣復(fù)、李玨的職務(wù),把他們調(diào)出朝廷,分別擔(dān)任湖南觀察使和桂管觀察使。仇士良又多次在武宗面前說劉弘逸等人的壞話,勸武宗誅除他們。乙未(二十四日),武宗命劉弘逸、薛季棱自盡,并派宦官前往潭州、桂州殺楊嗣復(fù)和李玨。戶部尚書杜悰得知后,急忙騎馬去見李德裕,說:“皇上年輕,剛剛即位,這件事不應(yīng)當讓他放手蠻干!”丙申(二十五日),李德裕和同僚崔珙、崔鄲、陳夷行聯(lián)名幾次上奏,又邀請樞密使到中書省,讓他們也勸阻武宗。李德裕等人的奏折說:“過去,德宗曾懷疑劉晏動搖自己當初為皇太子時的地位,因而把他誅殺。朝廷內(nèi)外的官員都認為劉晏冤枉,黃河南北割據(jù)跋扈的藩鎮(zhèn)因而都感到恐懼,于是,以此為理由,更加驕橫跋扈。德宗后來悔悟,錄用劉晏的子孫到朝廷做官。文宗曾猜疑宋申錫和漳王李湊交結(jié),結(jié)果,貶逐宋申錫,以致于死。但后來又后悔,為宋申錫冤死而流淚。楊嗣復(fù)、李玨等人如果真有罪惡,請求陛下再加重貶。假如陛下還不能容忍,也應(yīng)當先進行審訊,待他們的犯罪事實昭然若揭,再殺也不晚。現(xiàn)在,陛下不和我們商議,就急忙派使者前往誅殺,百官得知后,無不震驚。希望陛下開延英殿讓我們當面奏對!”直到傍晚,武宗才命開延英殿,召見李德裕等人。李德裕等人哭泣著,極力勸阻武宗說:“陛下應(yīng)慎重地決定這件事,不要以后再后悔!”武宗說:“朕不后悔。”隨即幾次命李德裕等人坐下。李德裕等人說:“我們希望陛下赦免楊嗣復(fù)和李玨的死刑,以免二人死后,百官都認為冤枉。現(xiàn)在,陛下尚未批準,我們不敢坐。”過了很久,武宗才說:“朕考慮到你們的請求,特此赦免他們。”李德裕等人高興地向武宗行舞蹈禮。武宗命李德裕等人向前坐下,唉嘆說:“朕被立為皇太弟的時候,當時的宰相哪里曾想到要我繼位!李玨、薛季棱的意圖是立陳王李成美,楊嗣復(fù)、劉弘逸的意圖是立安王李溶。立陳王還算是文宗的遺言,立安王,則是專意阿附楊妃。據(jù)說楊嗣復(fù)曾給楊妃寫信說:‘您為什么不效法武則天而臨朝稱帝!’假如安王被立為皇太子繼承帝位,朕哪里還有今日?”李德裕等人說:“這件事十分曖昧,是真是假難以得知。”武宗說:“楊妃曾經(jīng)患病,文宗同意他的弟弟到宮中侍候過一個多月,楊嗣復(fù)就是通過他向楊妃轉(zhuǎn)達自己的書信的。朕已經(jīng)仔細問過宮中的宦官,事實一清二楚,絕不是虛構(gòu)。”于是,武宗派人追回誅殺楊嗣復(fù)和李玨的使者,再貶楊嗣復(fù)為潮州刺史,李玨為昭州刺史,裴夷直為驩州司戶。

夏季,六月,乙巳(三十日),唐武宗下詔:“從今以后,凡百官奏論他人罪惡時,應(yīng)當同時奏請將犯罪人交付御史臺審問,而不得請求留在宮中審問,以便杜絕奸臣的讒言。”

唐武宗任命魏博留后何重順為節(jié)度使。唐武宗命道士趙歸真等人在三殿建置九天道場,武宗親自接受趙歸真等人授予的道家法。右拾遺王哲上疏極力規(guī)勸,被貶為河南府士曹參軍。

秋季,八月,唐武宗再任左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為觀軍容使。

天德軍使田牟、監(jiān)軍韋仲平想出兵攻擊回鶻,以便求取功名,于是奏稱:“回鶻國的叛將沒斯等人侵逼天德邊塞。吐谷渾、沙陀、黨項族部落都和回鶻世代為仇,請求朝廷批準我們出兵驅(qū)逐回鶻。”武宗命百官商議。百官都認為沒斯叛變可汗而來,不可接受他的歸附,應(yīng)當批準田牟等人的請求,出兵驅(qū)逐回鶻。武宗又問宰相,李德裕認為:“鳥飛不動了落到人的懷里,尚且應(yīng)當保護存活,何況回鶻幫助國家平定安史之亂,多次立有大功。現(xiàn)在,回鶻被鄰國黠戛斯擊敗,部落分離逃散,窮困無所依靠,遠來歸附皇上,并無絲毫侵犯邊塞,為什么要乘他們窮困的時候進行攻擊呢!臣認為,朝廷應(yīng)當派遣使者前往安撫他們,運送糧食賑濟他們,這也就是當年漢宣帝之所以能臣服匈奴呼韓邪單于的策略。”陳夷行說:“德裕的建議,正象古人所說,是借給亂人兵馬,而資助盜賊糧食。恐怕對國家不利,不如出兵驅(qū)逐。”李德裕說:“吐谷渾等族各有許多部落,他們認為有利可圖,就爭先出兵進攻,形勢不利則象鳥獸一樣四散而去,各回自己的巢穴,怎么會盡死為國家效力呢!現(xiàn)在,天德城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戰(zhàn)不利,該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對回鶻用恩德和大義進行安撫,使他們在邊塞安定下來,必然不會成為國家的禍害。假如回鶻果真侵掠邊境,也需征發(fā)各道的大批兵力討伐,怎么能讓天德獨自出兵攻擊呢!”這時,唐武宗下詔命鴻臚卿張賈為巡邊使,讓他偵察回鶻的動向,尚未返回。武宗問李德裕:“回鶻沒斯等人請求投降,你能保證他們守信用嗎?”李德裕回答說:“對于朝廷百官是否每個人都講信用,我都不敢保證,何況對幾千里之外的戎狄呢!不過,要說沒斯等人是回鶻的叛將,則恐怕不妥。如果回鶻的可汗還在位,沒斯等人率部落來投降,從兩國關(guān)系的大局考慮,的確不能接受。現(xiàn)在,聽說回鶻國敗亂無主,大將和宰相都逃跑離散,有的投奔吐蕃,有的投奔葛邏祿,只有沒斯這一部分遠來依附我國。我看了他們請求歸附的上表,感覺他們現(xiàn)在的處境確實很窘迫,請求歸附的心情也十分懇切。因此,怎么能說他們是叛將呢!何況沒斯等人是去年九月抵達天德,而回鶻國內(nèi)今年二月才立烏介可汗,自然他們沒有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希望陛下下詔,命河?xùn)|、振武兩道嚴兵保衛(wèi)邊境,做好防守的準備,等到回鶻進犯城鎮(zhèn),然后用兵,以武力驅(qū)除。如果回鶻對吐谷渾等其他部族的部落稍有掠奪,朝廷應(yīng)允他們出兵報仇,讓他們相互殘殺,而不必出動官軍助戰(zhàn)。同時下詔命田牟、韋仲平不得為了立功而妄生事端,攻擊回鶻,而必須給予適當?shù)幕\絡(luò)和安撫,表示朝廷對他們不失信義。回鶻雖然是不知詩書禮儀的戎狄,也會對朝廷感恩不盡的。”辛酉(二十四日),武宗下詔,命田牟約束將士和吐谷渾、沙陀、黨項等部族,不得首先出兵侵犯回鶻。九月,戊辰朔(初一),下詔命河?xùn)|、振武嚴兵防備回鶻。田牟是前魏博節(jié)度使田布的弟弟。

癸巳(二十六日),幽州軍隊發(fā)生嘩亂,殺節(jié)度使史元忠,推舉陳行泰主持留后。

李德裕請求朝廷派遣使者慰問并安撫回鶻,同時運糧三萬斛賑濟回鶻,武宗懷疑這樣做是否妥當。閏月,己亥(初三),武宗開延英殿,召集宰相商議。商議開始前,陳夷行在延英門外一再對李德裕說,不能用糧食幫助盜賊。李德裕說:“現(xiàn)在,朝廷征發(fā)各道的兵馬尚未到前線集中,天德城孤立無援,如果不用這些糧食救濟處于饑餓邊緣的回鶻,使他們暫且安定下來,那么,萬一天德城被回鶻攻陷,誰擔(dān)當這個罪責(zé)!”于是,陳夷行在武宗面前,不敢再加反對。武宗于是同意運糧二萬斛賑濟回鶻。

唐武宗任命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牛僧孺為太子太師。此前,漢江發(fā)生水災(zāi),毀壞襄州百姓的房屋。于是,李德裕認為是牛僧孺失職,建議罷免他的職務(wù),改任散官。

幽州軍隊再次嘩變,殺陳行泰,擁立牙將張絳。當初,陳行泰發(fā)動兵變,驅(qū)逐節(jié)度使史元忠后,派遣幽州監(jiān)軍的侍從赴京城,以軍中大將的名義上表朝廷,請求授任自己為留后。宰相李德裕說:“對于河朔藩鎮(zhèn)的情況,我了如指掌,以往那里發(fā)生兵變后,朝廷往往匆匆下詔,任命被擁立的軍將為留后,以致軍心穩(wěn)定下來。如果朝廷擱置幾個月不理,他們內(nèi)部肯定會再次動亂。因此,我請求朝廷把幽州派來的監(jiān)軍侍從暫留京城,不要派遣使者前往幽州任命陳行泰,坐以待變。”不久,果然幽州又發(fā)生變亂,殺陳行泰,立張絳,再次派人來朝廷請求任命。朝廷仍然不理。這時,幽州雄武軍使張仲武起兵進攻張絳,派遣軍中官吏吳仲舒攜帶上奏朝廷的表章來京城,聲稱張絳對將士殘虐無道,請求批準以本部兵馬討伐。冬季,十月,吳仲舒抵達京城。武宗下詔,命宰相向吳仲舒詢問幽州的情況。吳仲舒說:“陳行泰和張絳都是外地來幽州的游客,所以軍心不附。張仲武則是幽州的老將,不但性情忠義,精通書札,而且熟悉軍事,眾望所歸。過去,張絳剛剛誅殺陳行泰時,曾派人召張仲武到幽州,打算把留后讓給他。后來,親兵中有一二百人不同意,于是,張仲武走到昌平縣時,張絳又命他返回。現(xiàn)在,估計張仲武率兵剛從雄武軍出發(fā),幽州的將士已經(jīng)驅(qū)逐張絳。”李德裕問:“雄武軍有多少士卒?”吳仲舒回答說:“士卒有八百人,另外還有不脫離生產(chǎn)的土團五百人。”李德裕問:“士卒這么少,怎么能夠攻打幽州成功?”吳仲舒回答說:“關(guān)鍵在于是否得人心。如果人心不附,就是有三萬大軍又有什么用?”李德裕又問:“萬一攻打幽州而不克,該怎么辦?”吳仲舒說:“幽州的糧食都儲存在媯州和北邊的七個軍鎮(zhèn)。萬一攻打不下幽州,就據(jù)守居庸關(guān),斷絕通往幽州的運糧道路,幽州自然會被困死!”于是,李德裕上奏說:“陳行泰、張絳都是讓軍中大將上表,脅迫朝廷授予他們留后,所以不能同意。現(xiàn)在,張仲武先率兵為朝廷討伐叛亂,同時上奏朝廷,授予他留后,似乎還有點名份。”唐武宗于是任命張仲武為幽州留后。張仲武不久攻克幽州。

唐武宗在咸陽圍獵。十一月,李德裕上言說:“現(xiàn)在,回鶻國破人亡,太和公主不知去向。如果不派遣使者訪問尋找,那么,回鶻就會認為,國家把公主嫁給可汗,本來就不珍惜。這樣,既辜負公主,又傷害回鶻的感情。建議派遣通事舍人苗縝攜帶陛下的詔書去見沒斯,讓他轉(zhuǎn)送公主。這樣,也可試探?jīng)]斯對朝廷的真正態(tài)度。”武宗批準。

唐武宗十分喜愛打獵,以及踢球、騎射、摔跤等習(xí)拳練武一類的游戲。于是,五坊使下屬的當差雜役得以出入宮中,武宗常常給予他們優(yōu)厚的賞賜。一次,武宗到興慶宮去看望祖母郭太后,從容不迫地問她怎樣當好皇帝,太后勸武宗虛心聽取百官的勸阻。武宗回宮后,把百官規(guī)勸自己的上疏都拿出來閱覽,發(fā)現(xiàn)百官大多勸阻自己游樂打獵。從此以后,武宗外出打獵逐漸減少,對于五坊的當差雜役也不再隨便賞賜。

癸亥(二十七日),唐武宗任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鄲以同平章事的頭銜,充任西川節(jié)度使。

當初,黠戛斯打敗回鶻以后,俘虜太和公主。黠戛斯自認為是漢朝李陵的后裔,與唐朝皇帝同姓,于是,派遣達干十人送公主回唐。走到半路,遭回鶻烏介可汗率兵襲擊,達干都被殺死。烏介可汗以太和公主作人質(zhì),往南遷移,越過沙漠,屯兵于天德軍北境。太和公主派遣使者上表朝廷,說回鶻國新可汗已經(jīng)繼位,請求朝廷冊封。烏介可汗又讓他的宰相頡干迦斯等人上表朝廷,請求暫借振武城,以便讓太和公主和烏介可汗居住。十二月,庚辰(十四日),武宗下制,命右金吾大將軍王會等人前往慰問回鶻,并賑濟米二萬斛。接著,又賜烏介可汗一封敕書,說:“你應(yīng)當率領(lǐng)部落兵馬,逐漸收復(fù)失去的國土。象現(xiàn)在這樣漂流不定,暫時寓居邊塞,決不是長久之計。”又說:“你提出想借振武城,但前代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如果你們打算遷移到其它有水草的地方,請求我大唐聲援,也須把牙帳設(shè)置在沙漠以南。現(xiàn)在,我同意太和公主來京城風(fēng)面,以便向她親自詢問有關(guān)情況。如果你們確實需要朝廷應(yīng)接的話,我們肯定不會拒絕。”

會昌二年(壬戌,公元842年)春季正月,唐武宗任命張仲武為盧龍節(jié)度使。朝廷鑒于回鶻屯居天德、振武北邊邊境,任命兵部郎中李拭為巡邊使,讓他考察將帥的軍事才能。李拭是李鄜的兒子。

二月,淮南節(jié)度使李紳來到京城。丁丑(十二日),唐武宗任命李紳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

河?xùn)|節(jié)度使苻澈修筑杷頭烽的舊有營壘,以便防備回鶻。宰相李德裕奏請增兵鎮(zhèn)守杷頭烽,同時修筑東受降城和中受降城,以便策應(yīng)天德的防務(wù)。武宗批準。右散騎常侍柳公權(quán)向來和李德裕關(guān)系親密,宰相崔珙推薦柳公權(quán)擔(dān)任集賢學(xué)士、判院事。李德裕鑒于提拔柳公權(quán)的恩德不是出于自己,于是,因故而貶柳公權(quán)為太子詹事。

回鶻又上奏朝廷請求賑濟糧食,以及尋找被吐谷渾、黨項族所掠奪的人口。同時,再次請借振武城。唐武宗下詔,命內(nèi)使楊觀遞交可汗敕書,說振武城不能借給,其他要求可以批準。

三月,李拭巡邊結(jié)束回到京城,報告說振武節(jié)度使劉沔很有謀略威望,可以擔(dān)當大任。這時,河?xùn)|節(jié)度使苻澈患病。庚申(二十五日),唐武宗任命劉沔代替苻澈為河?xùn)|節(jié)度使,任命金吾上將軍李忠順為振武節(jié)度使。派遣將作少監(jiān)苗縝前往冊命烏介可汗,要求他暫緩起程,暫時駐在河?xùn)|,等烏介可汗的地位鞏固后,再前往冊封。后來,可汗多次侵擾邊境,苗縝一直未能成行。

回鶻沒斯認為宰相赤心桀傲狡黠,內(nèi)心難測。于是,他先告訴天德軍使田牟說,赤心密謀侵犯邊塞。然后,設(shè)計誘殺赤心和仆固。那頡啜收留赤心的七千帳部落往東逃去。河?xùn)|奏報:“回鶻兵已到橫水,殺掠士卒百姓,現(xiàn)在退到釋迦泊東屯守。”宰相李德裕上言說:“釋迦泊往西,距離烏介可汗的牙帳三百里,不知這部分回鶻兵是那頡啜率領(lǐng)的,還是可汗派來的。我們就說這部分回鶻兵不聽可汗的指揮,擅自侵掠邊境。因而,下密詔給劉沔和張仲武,命他二人先籌劃處置這部分回鶻兵。如果可以討伐驅(qū)逐的話,也算是師出有名。先把這一支回鶻兵打敗,可汗肯定會聞訊而恐懼的。”

夏季,四月,庚辰(十六日),天德都防御使田牟上奏說:“回鶻不斷侵擾邊境,我不等朝廷下令,已經(jīng)出兵三千抵抗回鶻兵馬。”壬午(十八日),李德裕上奏說:“田牟根本不懂軍事。戎狄騎兵擅長野戰(zhàn),而不善于攻城。所以,他應(yīng)該堅守天德城,等待各道兵增援。現(xiàn)在,他率領(lǐng)全部兵力出戰(zhàn),萬一失利,而城中空虛,將來怎樣防守天德城呢?希望陛下快派宦官去阻止他。如果他已經(jīng)和回鶻交戰(zhàn),就請陛下趕快下詔,命云州、朔州和天德一帶的黨項和吐谷渾族各自出兵,奮勇攻擊回鶻。凡是他們所俘虜繳獲的戰(zhàn)利品,都一律歸己。回鶻至今已流亡在邊境兩年,糧食困乏斷絕,人心易于動搖,陛下應(yīng)當下詔,命田牟引誘招降,然后給予糧食,把他們轉(zhuǎn)送太原,不可留在天德。沒斯對朝廷的態(tài)度,現(xiàn)在雖然還不真正了解,但是,也應(yīng)早日加官進賞,以便安撫。即使他歸降朝廷的用心不誠,這樣做,也足以起到離間他們內(nèi)部關(guān)系的作用。況且朝廷獎賞他忠心歸降,也可作為今后討伐叛亂的理由。讓遠近周圍的戎狄部落明白,朝廷只是指責(zé)烏介可汗侵犯邊境,并非要滅絕回鶻。另外,石雄善戰(zhàn)而無敵,建議任命他為天德都團練副使,輔佐田牟用兵。”武宗全部采納他的意見。

當初,太和年間,河西的黨項族侵擾邊境,唐文宗把石雄從白州召回,任命他為振武的副將。石雄在振武屢立戰(zhàn)功,但文宗鑒于王智興忌恨他,所以,尚未擢拔。至此,被李德裕推薦而得到任用。甲申(二十日),沒斯率回鶻特勒、宰相等二千二百多人前來歸降。

唐武宗信任宰相李德裕,觀軍容使仇士良因此憎恨李德裕。這時,武宗即將由百官上尊號,御臨丹鳳樓宣赦天下。于是,有人告訴仇士良,說宰相正和度支商議起草制書,減少禁軍的衣糧待遇,以及軍馬的草料。仇士良在稠人廣眾中揚言說:“如果這樣,那么到了百官上尊號的那天,禁軍軍士肯定要在丹鳳樓前喧嘩鬧事!”李德裕得知后,乙酉(二十一日),請求武宗開延英殿,讓自己當面申訴。武宗得知后大怒,立即派宦官轉(zhuǎn)告左、右神策軍中尉說:“赦書從一開始就沒有這方面的內(nèi)容,況且赦書的內(nèi)容都出自朕的本意,而不是宰相的意思,你們怎能這樣講!”仇士良驚慌而慚愧,連連謝罪。丁亥(二十三日),君臣為武宗上尊號,稱為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然后,武宗大赦天下。

五月,戊申(十四日),唐武宗派遣鴻臚卿張賈安撫沒斯等人,任命沒斯為左金吾大將軍、懷化郡王;其余酋長,根據(jù)他們的地位分等級任命官爵賞賜。同時,賜給沒斯的部落米五千斛,絹三千匹。

那頡啜率領(lǐng)他的部落從振武、大同向東遷徙,經(jīng)過室韋、黑沙,向南直到雄武軍,窺測幽州。盧龍節(jié)度使張仲武派遣他的弟弟張仲至率兵三萬人迎戰(zhàn),大敗那頡啜,斬首和俘虜回鶻部落兵不計其數(shù),全部收降他的七千帳部落,分配到各道安置。那頡啜逃走,被烏介可汗擒獲斬首。這時,烏介可汗雖然勢力衰弱,但仍號稱有十萬人,他的牙帳設(shè)在河?xùn)|大同軍以北的閭門山。楊觀出使回鶻回到京城,向武宗轉(zhuǎn)達烏介可汗的上表,請求朝廷賑濟糧食和牛羊,以及把沒斯逮捕送還等。武宗下詔答復(fù)說:“朝廷同意你們用馬匹在振武換取三千石糧食;牛是百姓耕地所不可缺少的,中國的法律禁止隨便屠宰;羊則國內(nèi)很少畜養(yǎng),大多出于北邊雜居的各夷族部落,國家未曾向他們課取調(diào)撥,所以,無法給予你們。沒斯自從回鶻剛剛被黠戛斯擊敗,就率先投奔到天德邊塞,已經(jīng)有兩年沒有隨從可汗。他正是由于受到可汗的猜忌,窮困走投無路,才歸降朝廷的。前可汗也正是由于猜忌臣下,殘虐無道,以至內(nèi)外無親,眾叛親離而國破人亡。現(xiàn)今可汗失地遠來,客居于邊塞,特別應(yīng)當痛改前非。如果仍然兄弟之間互相殘殺,那么,可汗左右的親信大臣人心惶惶,誰能保證自己不被猜忌而受害呢!朕從來都盡力平等愛人,所以,已經(jīng)接受他的歸降。這樣,對于可汗來說,不致失去兄弟間的恩愛仁慈;對于朝廷來說,也不致虧欠信義,豈不兩全其美。希望你深切地領(lǐng)會朕的一片好意。”

嗢沒斯來京朝拜。六月,甲申(二十一日),唐武宗授予沒斯所統(tǒng)轄的部落以歸義軍的名號,任命沒斯為左金吾大將軍,充任歸義軍使。

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陳夷行被罷免宰相職務(wù),擔(dān)任左仆射。秋季,七月,唐武宗任命尚書右丞李讓夷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河?xùn)|嵐州人田滿川作亂,占領(lǐng)州城,被節(jié)度使劉沔討伐誅殺。

沒斯請求把家屬安置在太原,以便和自己的兄弟們盡力防守邊境。唐武宗下詔,命河?xùn)|節(jié)度使劉沔安撫并供養(yǎng)沒斯的家屬。烏介可汗派遣宰相上表朝廷,請求借兵幫助他收復(fù)失地,同時再次請求借天德城。武宗下詔不準。當初,烏介可汗率兵往來于天德和振武之間,剽掠黨項和吐谷渾部落,后來,又屯駐在杷頭烽的北面。朝廷多次派遣使者督促他返回沙漠以南,可汗拒不聽命。宰相李德裕認為:“那頡啜屯駐在燕山以北,烏介可汗恐怕他和奚族、契丹族同謀,在自己返回沙漠以南時半路襲擊,所以不敢遠離邊塞。建議朝廷命幽州節(jié)度使張仲武向奚族、契丹族傳達朝廷的命令,讓他們和烏介可汗一起消滅那頡啜,消除烏介可汗的后顧之憂。然后,得以返回沙漠以南。”后來,那頡啜被殺后,烏介可汗仍不走。朝廷有人認為烏介可汗是等待朝廷支付他馬匹的價錢。于是,武宗下詔,命將回鶻和國家交易的馬匹價錢全部支給,但烏價可汗還是不走。八月,烏介可汗率兵越過杷頭烽以南,馳騁突擊,進入大同川,掠奪驅(qū)趕雜居在河?xùn)|一帶的戎狄各族牛馬幾萬頭,然后,轉(zhuǎn)戰(zhàn)到云州城門下。云州刺史張獻節(jié)閉門堅守,吐谷渾、黨項族部落都攜家?guī)Э谔尤肷街卸惚堋8纾ǔ蹙牛渥谙略t,征發(fā)陳州、許州、徐州、汝州、襄陽等地的兵力屯防太原和振武、天德,待來年春天出兵驅(qū)逐回鶻。

丁丑(十六日),唐武宗賜予沒斯和他的弟弟阿歷支、習(xí)勿啜、烏羅思都姓李,分別名叫李思忠、李思貞、李思義、李思禮;宰相愛邪勿姓愛,名叫愛弘順;任命愛弘順為歸義軍副使。唐武宗命久留京城的回鶻人石戒直攜帶給烏介可汗的書信返回。書信說:“自從你們國家被黠戛斯滅亡以后,你率領(lǐng)殘余部落遠來投居我國邊境,朝廷對你們接納安撫,無所不周。但至今可汗仍居住在邊塞,不打算返回。甚至還侵犯掠奪云州、朔州等地,攻擊剽掠黨項、吐谷渾等各族部落。朕猜想你的用意,似乎是依恃以太和公主作為人質(zhì),因而每次行動都恣意馳騁唐突,無所顧忌。現(xiàn)在,朝廷內(nèi)外的將相大臣都一致要求誅討你們,但朕仍然從以往兩國的友好關(guān)系出發(fā),寧愿自己受委屈,也不忍使你們遭受災(zāi)難。所以,可汗應(yīng)當迅速作出正確抉擇,率領(lǐng)部落盡快返回沙漠以南,以免將來后悔!”武宗又命宰相李德裕代河?xùn)|節(jié)度使劉沔起草答復(fù)回鶻宰相頡干迦斯的書信,信中說:“回鶻遠來投靠我國邊境,應(yīng)當效法當年匈奴呼韓邪單于投靠漢朝時,派遣兒子入京侍衛(wèi),并且親自來京城拜見漢宣帝的榜樣。現(xiàn)在,如果可汗同意讓太和公主來京城看望她的母親郭皇后,屆時請求朝廷可憐回鶻國破人亡,那么,朝廷救濟你們,也就無愧于心。但是,你們卻一直桀傲不馴,鄙視我國的邊防軍將,不斷提出非份的要求,就好象是在自己部落中一樣。有時,甚至還出兵深入到我國境內(nèi),侵擾掠奪不已。你們一再請求援助,兩國和好,難道就是這樣嗎!前不久,你來信又說回鶻人性情躁動,難以安定,如果不滿足要求把他們激怒,就無法制止。臣認為,回鶻被黠戛斯滅亡,將相大臣的遺骨都被拋棄在荒草中,歷代可汗的陵墓遠隔天涯海角,回鶻人的怒氣不往黠戛斯身上發(fā)泄,卻蔑視朝廷,拋棄仁義,在我國逞威。天地神靈如果知道的話,怎么能夠容忍你們這樣做!過去,匈奴郅支單于不順從漢朝,結(jié)果被消滅。前車之鑒,怎能不認真記取!”

戊子(二十七日),宰相李德裕等人上言說:“按照陛下前日所下詔書,命河?xùn)|等三道嚴兵守備,等來年春天出兵驅(qū)逐回鶻。這樣,既可乘回鶻人困馬乏的大好時機,又可免除官軍嚴冬出兵不堪寒冷的苦惱。按照這個部署,則應(yīng)當命幽州兵暫且屯防本道,等待朝廷詔令。如果陛下?lián)鷳n黃河在冬天結(jié)冰后,回鶻再次縱兵侵擾,打算早日出兵驅(qū)逐他們,那么,就應(yīng)當在天氣尚未寒冷以前,盡早作出決策,把河朔藩鎮(zhèn)的兵力調(diào)撥給河?xùn)|,爭取在兩個月內(nèi)完成戰(zhàn)斗。現(xiàn)在聽說朝廷議論紛紛,對作戰(zhàn)方案各持己見,如果不廣泛聽取百官意見,恐怕陛下的決心終究會被某些不切實際的意見所阻撓,希望召集百官進行商議!”武宗批準。百官多數(shù)人認為等明年春天出兵為妥。九月,唐武宗任命河?xùn)|節(jié)度使劉沔兼招撫回鶻使。同時下令,如出兵驅(qū)逐回鶻,凡各道抵達前線的行營兵馬一律由劉沔暫時指揮;任命張仲武為東面招撫回鶻使,指揮幽州的行營兵和奚族、契丹族、室韋族的部落兵;任命李思忠為河西黨項都將、回鶻西南面招討使。各道兵馬都趕赴太原集中。又命劉沔率兵屯防雁門關(guān)。

當初,奚族、契丹族都隸屬于回鶻。回鶻在這兩個民族的部落中分別設(shè)置監(jiān)使,每年督征上貢回鶻的賦稅,并且偵察唐朝的動向。這時,幽州節(jié)度使張仲武命牙將石公緒統(tǒng)轄奚族和契丹族部落,把回鶻的監(jiān)使等八百多人一律誅殺。張仲武打敗那頡啜后,俘獲室韋酋長的妻子,室韋派人用金子、絲帛、牛馬前來贖回,張仲武拒不接受,說:“只要殺死回鶻的監(jiān)使,我就把她送回!”癸卯(十二日),宰相李德裕等人上奏:“河?xùn)|的奏事官孫儔剛才來京城,報告說回鶻往南遷移四十里,劉沔認為這肯定是契丹族與回鶻不和,回鶻恐怕被契丹襲擊的緣故。根據(jù)這個情況,現(xiàn)在正是出兵驅(qū)除回鶻的大好時機。我們已問孫儔,如果河?xùn)|和幽州聯(lián)合出兵驅(qū)逐回鶻,還要增加多少兵力。孫儔說不用增加多少,只是大同軍的兵力少,只要得易定一千人援助就足夠。”武宗都予以批準,下詔命河?xùn)|、幽州、振武、天德各出動大軍,軍營逐漸向邊境遷移,以便逼迫回鶻。

唐玄宗聽說太子少傅白居易很有名望,打算任命他為宰相,于是,問宰相李德裕。李德裕向來厭惡白居易,因而說白居易衰老多病,不堪擔(dān)負朝廷重任。白居易的堂弟左司員外郎白敏中的學(xué)問不低于白居易,而且很有見識和器量。甲辰(十三日),武宗任命白敏中為翰林學(xué)士。

李思忠請求率兵和契苾、沙陀、吐谷渾族六千騎兵聯(lián)合攻擊回鶻。乙巳(十四日),唐武宗命銀州刺史何清朝、蔚州刺史契苾通分別率領(lǐng)河?xùn)|的各族蕃兵前往振武,受李思忠指揮。契苾通是契苾何力的第五代子孫。

冬季十月,丁卯(初七),唐武宗立兒子李峴為益王,李岐為兗王。黠戛斯派遣將軍踏布合祖等人到天德軍,說:“以前,我國派遣都呂施合等人保護太和公主返歸大唐,但至今卻無消息,不知是已經(jīng)回到長安了呢?還是被奸人在半路劫持。現(xiàn)在,我們出兵搜尋,即使是上天入地,也決心找到。”又說:“我國即將遷居合羅川,占據(jù)回鶻國以往的疆域,加上已經(jīng)攻占的安西、北庭和居住在那里的韃靼族等五個部落。”

十一月,辛卯朔(初一),昭義節(jié)度使劉從諫上言朝廷,請求出動本道兵力五千人征討回鶻。武宗下詔不準。

唐武宗派遣使者給太和公主送去冬裝,命宰相李德裕起草書信給太和公主,信中的大概意思是:“穆宗皇帝割愛讓你出嫁回鶻可汗,目的是為國家安寧。當時認為回鶻肯定能抵御外來侵略,保衛(wèi)朝廷的北部邊疆。但今天回鶻的所作所為,根本不遵循常理,往往鐵騎南下,侵擾邊境。這樣做,難道姑姑就不懼怕高祖、太宗的在天威靈,不思念太皇太后對你的慈愛。你作為回鶻的國母,應(yīng)當能夠指使他們。如果回鶻不聽你的指令,那么,就是斷絕兩國長期和親的友好關(guān)系。從今以后,回鶻不得再以姑姑的名義和朝廷交往。”

唐武宗前往涇陽縣圍獵。乙卯(二十五日),諫議大夫高少逸、鄭朗在紫宸殿勸阻武宗說:“陛下近來游獵逐漸頻繁,出離京城也太遠,早出晚歸,荒廢朝政。”武宗臉色一變,承認錯誤。高少逸等人退出后,武宗對宰相說:“朝廷設(shè)置諫官的本意,就是讓他們直言朝政得失,朕愿常常聽到。”宰相齊聲祝賀。己未(二十九日),武帝擢拔高少逸為給事中,鄭郎為左諫議大夫。

河?xùn)|節(jié)度使劉沔、幽州節(jié)度使張仲武再三奏稱,寒冬季節(jié)不可出兵,請求等待明年春天。振武節(jié)度使李忠順獨自請求和歸義軍使李思忠共同進兵,攻擊回鶻。十二月,丙寅(初七),宰相李德裕上奏,建議命李思忠率軍進駐保大柵。武宗同意。

丁卯(初八),吐蕃國派遺大臣論普熱前來長安,報告達磨贊普去世。武宗任命將作少監(jiān)李璟為吊祭使。河?xùn)|節(jié)度使劉沔奏報已率軍移到云州。振武節(jié)度使李忠順奏報率軍擊敗回鶻。丙戌(二十七日),唐武宗立兒子李嶧為德王,李嵯為昌王。

當初,吐蕃國達磨贊普有一個靠諂媚阿諛而得寵信的大臣,達磨任命他為宰相。達磨去世后,沒有兒子,這個宰相立達磨的妃氏的哥哥尚延力的兒子乞離胡為贊普。贊普即位僅僅三年,這個宰相就和妃氏聯(lián)合起來專制朝政,吐蕃的十來個老臣都被排斥,不能過問朝政。首席宰相結(jié)都那見乞離胡不下拜,說:“贊普的同宗后代很多,但卻把妃氏家的人立為贊普,國內(nèi)人民誰愿服從他;如果他死了,鬼神又有誰愿意祭祀他呢!看來,國家是必亡無疑。近年來天災(zāi)和怪異的現(xiàn)象不斷發(fā)生,也是這個原因。我現(xiàn)在手中無權(quán),無法制止朝政紊亂,以報答達磨贊普的恩德,只有一死而已!”于是,拔刀割臉流血,表示對達磨的忠誠哀痛,然后痛哭而出。隨即他被專制朝政的那個宰相殺死,并殺死他的家屬和族人,國內(nèi)人民無不憤怒。與此同時,乞離胡又不派遣使者到唐朝來請求正式冊立他為贊普。吐蕃國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性情悍殘忍,奸詐而有謀略。召集將士說:“叛賊不立達磨贊普的宗族后代,反而擁立妃氏兄弟的兒子,專門坑害朝廷的忠良大臣以脅迫群臣,而且至今沒有大唐皇帝的正式冊命,怎么能稱為贊普呢!現(xiàn)在,我要和你們一起共舉義兵,誅討妃氏和當權(quán)的宰相,以便扶正國家的名分。天道歷來幫助正義的一方,所以,我們興舉義兵,一定會大功告成。”接著,論恐熱又去勸說居住在周圍的三個部落,獲得一萬騎兵。這一年,論恐熱和吐蕃國青海節(jié)度使同盟舉兵,自稱宰相。

論恐熱率兵到渭州時,遇到宰相尚思羅正屯駐在薄寒山。論恐熱率兵進攻尚思羅,尚思羅丟棄軍需輜重,往西逃奔松州。論恐熱于是大肆屠殺渭州的軍民。尚思羅征發(fā)蘇毗、吐谷渾、羊同等族的部落兵共八萬人,屯保洮河一帶,焚燒橋梁以抗拒論恐熱。論恐熱率兵抵達洮河后,隔河水對蘇毗等部落說:“叛臣敗亂國家,上天派我率兵前來誅討,你們?yōu)槭裁磶椭奄\!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身為宰相,國內(nèi)的兵馬都必須聽從我的調(diào)遣,你們?nèi)绻宦牐揖拖麥缒銈兊牟柯洌 碧K毗等部落頓時對尚思羅產(chǎn)生疑心,不再幫助他作戰(zhàn)。這時,論恐熱乘機率驍騎渡河,蘇毗等部落一齊投降。尚思羅急忙往西逃走,被論恐熱的追兵擒獲殺死。論恐熱于是全部兼并尚思羅的兵馬,共計十多萬人。論恐熱率軍從渭州到達松州,凡是經(jīng)過的地方,燒殺搶掠,尸體隨處可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66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2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0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1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02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3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68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90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88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9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