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香子
在閱讀《整體養育》中看到育兒心法幾個字時,我就想到了曾國藩治軍的故事。
有些地方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曾國藩創建湘軍,在制度上最引人注目的第一點就是實行厚餉制。
也就是高薪養軍。
當時湘軍的軍餉清朝政府的綠營兵3倍以上,高級軍官是清政府的6倍以上。
當初他只打算招募一萬人練兵,結果招了一萬七千人。
湘軍第二個特點是將必親選,兵必自募。
這個想法也是基于一種最為樸素的認識: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所以湘軍特別團結,凝聚力也特別強。
湘軍第三個特點是:會選人
曾國藩選人,有一句話叫“選士人 ,領山農。”
也就是選沒有打仗經驗的讀書人做將領,選純樸健壯的農民當兵。
特別重視精神力量和政治教育,每逢三日,八日就用“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錢,不怕死”的岳飛精神等激勵將士 ,教育他們 ,還親自編寫了《愛民歌》進行愛民教育等等。
所以湘軍不僅做事打仗極其團結,高效,而且涌現了很多像羅澤南那樣有驚人勇氣,有學識, 有謀略的軍事將領,以至湘軍戰斗力爆表,所向披靡!
而這些戰斗力都來自于曾國藩的好習慣-反思,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復盤。
曾國藩初建湘軍時 并沒有先去想“湘軍怎么才有戰斗力”,而是先分析“綠營兵為什么沒有戰斗力”
其實很多時候做事不需要有超天才的想法。只要好好總結一下別人都犯了哪些錯誤 ,然后反著來,就可能成功。
其實育兒也是。
比如很多父母都想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比如整理的習慣,運動的習慣,閱讀的習慣,每日寫日記的習慣…于是天天提醒他,耳提面命的。
時間稍長,孩子不僅會反感,而且很被動,不是發自內心的 。
但你看曾國藩,原本募兵一萬 ,結果自愿來了一萬七,明明知道太平軍很厲害,國家正規軍都是不戰而逃,但為什么還來,因為高薪呀。
太懂人性了不是?
其實孩子也一樣,在養成習慣中,我們不僅要幫孩子找到內驅力,也要就近給孩子及時反饋和獎賞。
比如連續5天/7天都堅持閱讀或寫日記了,就可以獎勵他喜歡的東西,可以是好吃的,好玩的,只要是孩子真喜歡的。
而父母平日里不要什么都滿足他,有些東西和事情通過挑戰而來,會更值得珍惜。
否則孩子長大后容易無欲無求,對什么都沒有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看手機 ,可用書本故事吸引孩子的興趣,讓他在書海里找到快樂,可以學習曾國藩每周固定時間用各種故事(名人故事)和有趣好玩的方法(愛民歌)跟孩子進行精神交流和提醒。
曾國藩帶兵尚且要各種形式時間去,固定進行激勵,提醒…
那自制力還不太好的孩子就更需要父母老師用各種有意思的方法,用心與手機爭奪孩子的注意力了。
而不是絮絮叨叨,指責等形式……
那就與清政府帶兵無異,結果不堪一擊。
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比較難找有趣的方法,這里我特別推薦父母可以去讀繪本。
就像早上我們讀書會大羅老師在直播間剛好介紹了一本特別有趣的繪本《有麻煩了》。
這是一本既能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心理變化 ,又能學習到面對錯誤時如何智慧處理,又能幫助孩子提升想象力,創造力等多方成長的書。
當然還能提升審美思維,
就像書中那句“如果把他變成……麻煩就沒有了”
超級美好的一個句式!
當然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和他探討交流曾國藩的故事 ,引導孩子輸出自己的觀點,或者故事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啟發有哪些?幫助他在書本中,故事中增加樂趣和成就感…
學習古人的智慧,并運用于我們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一種升維思考
不得不說,讀書還是很重要。是可以改變很多人命運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后記:因為懂得閱讀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美在清晨線上讀書會已經持續三年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或私信我哈,歡迎加上我們早上6:30的直播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