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著沒事刷微博,看到熱搜有一條#papi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我好奇點了進去。
原來,papi醬在最近熱門綜藝《我家那閨女》中和焦俊艷吃飯的時候,聊天中說出了這個人生最重要的排序。
“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papi醬是我使用微博以后關注比較多的一個博主,我時常邊看她的視頻,邊哈哈大笑。大學期間,無數個深夜,都有她的陪伴。
但現在,使用微博的時間少了,只是當她的視頻出現在熱門里面時我才點開看看。
今天,又看見她的名字出現在熱搜榜,我還特地打開視頻軟件去看了一小段。
“愛自己”被排在第一位我并不奇怪,有句話說得好,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會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當然,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是很難。尤其是在80后之前的人,也就是我們的父輩甚至于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
我們常聽見,街頭聚在一起打牌,公園里面一起曬太陽帶孫子的老人們說過去的那些艱苦日子。
天寒地凍的時候,扎著辮子的姑娘還在田間地頭尋找已經快絕跡的野菜。半大的小子早就被領著去掙工分了,年幼的弟弟妹妹大多被大一些的丫頭背著做些家務活。
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工,到了飯點去食堂卻只能領到清亮的用燕麥熬成的稀粥里面還漂浮著一些紅薯葉子,就著一些被幾滴菜籽油炒制的粗鹽吃。
到了過年,眼巴巴的守一天,也只能換來用葉子包好捆扎緊實的一小塊肉 ,中間還是生的,也是高興的,生生吞了下去。
偶爾偷來一些蘿卜,就用竹葉包著在火堆里悄悄燒熟,給家里每個人切一小段。
那些生活是我們這代人不能想象和體會的,我們不缺吃不缺穿 ,缺的是關愛,日日伴隨著的還有無處可講的壓力。
身體健康,才能不倒下 ,時刻創造一些價值,不給身邊的人增添負擔。
但我還沒把伴侶放在第二位,可能是因為還沒有走到那個階段,所以沒有深刻的體會。
papi醬說,父母和孩子都是人生中我們陪著走一段路的人,唯有伴侶是長伴左右的人。這么想,也的確很有道理。
父母和孩子的先后我倒覺得沒有多大關系,誰先誰后也是不差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既是孩子也是父母,都是生命延續與傳遞的結果。
生活,就是這樣,只有自己先活著,才有機會遇見人生中那個伴侶,也才有力氣去愛孩子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