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平焦點網絡第十期堅持分享第540天
在兒童成長時,他從父母和重要他人身上得到的反應與評價,并根據這些評價來自覺自覺,是好或不好,若是父母回應兒童的方式,是認為他是笨蛋或沒用兒童就會視為自己為愚笨或沒用的人,如果沒有人相信孩子有用,他怎么會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呢?如果沒有人喜歡這個孩子,他怎么會喜歡自己呢?如果沒有人信任這個孩子,他怎會信任自己呢?如果沒有人接納這個孩子,他怎么會接納自己呢?如果沒有人想和這個孩子在一起,他怎么會覺得自己被需要和重要呢?如果沒有人提供機會讓這個孩子承擔自我責任,他怎么會知道自我負責的感覺是什么呢?
這一連串的反問句中值得反思。
因此,游戲治療經驗可促進自我概念的改變。在兒童治療中,他們可以經驗到成人具有下列特點:常關心他,接納他,想和他在一起,相信他有能力,信任他可以做負責任的決定,相信他這個人在容許和接納的范圍中把責任交還給他,在這種安全關系中治療師成為兒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然后兒童治療師的態度與回應,并且覺得自己夠格、接受自己、相信自己,認為自己有能力、覺得自我信任、喜歡自己,并且對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