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核心是:不懲罰不驕縱,和善而堅定。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我們面對孩子時我們和孩子的互動方式是怎么樣的呢?
實際情況中我們的家庭教育模式又分為了四類:1、高和善低堅定2、高和善高堅定3、低和善高堅定4、低和善低堅定。第一類是溺愛型的,比如晚年得子的李雙江家庭;第二類是比較完美的教育模式,有民主又有原則,有自由又有自律;第三類是虎爸虎媽型的,對孩子非常嚴苛,孩子完全沒有決策權;第四類是放手不管型的,比如我們國家一直以來的教育之殤“留守兒童家庭”。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您看了這張四象限的圖像后是否找到你的教育風格屬于哪種類型了呢?
許多家長很容易在生氣時過于堅定;然后,出于補償心理,又過于和善。就這樣,媽媽們在“高堅定”(控制過多)與“高和善”(過于驕縱)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
正面管教提倡用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方式教育孩子,以相互尊重為基礎,培養內心有力量的孩子。那首先我們要做內心有力量的家長,家長的力量表現在哪里,那就是看你能不能做到和善與堅定并行。
那么怎樣來理解和善與堅定并行呢,這其實是一種態度,是我們貫穿于整個正面管教的通用的工具方法。
很多家長學習正面管教之后不再想懲罰孩子,結果變得對孩子過于驕縱,錯誤地將“和善”當成取悅,或是不讓孩子有任何失望。那么如何來理解和善呢?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對孩子的尊重。但很多家長在學習正面管教以后卻把和善與嬌慣搞混。不懲罰帶來的驕縱是另外一種不尊重。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驕縱它剝奪了孩子培養抗挫折力的機會。用語言表達對孩子感受到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來你很失望(或者生氣、心煩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夠經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養出對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何來理解“堅定”的含義呢?所謂“堅定”并不是意味著懲罰或其他形式的控制。堅定的重要性是尊重自己、尊重放下的情形。
現在大多數家長真的能夠百分之百的尊重孩子卻忘記了尊重自己,我們不可以讓孩子以不尊重的態度對待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教育才能讓孩子擁有尊重他人的品質才能在未來適應社會環境。我想把尊重自己放在首位來介紹,就是因為我看到更多的媽媽們忘記了尊重自己,忘記了照顧自己的感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大人和孩子也是一樣,我們需要時刻尊重自己愛護自己,相信我,只要我們做到了孩子就自然會做到了。很多時候媽媽的一味退讓和縱容才會讓本能尊重他人的孩子變成了時刻挑戰大人的霸王。
尊重情境是逐漸培養孩子社會性的關鍵。因為人在社會中會有很多限制,而如何去接受并遵守一些合理范圍內的限制是一個人具備素養的教育核心。“我就這樣!”愛咋咋地!”這樣心里的成人大有人在,而他們的后代也一定是如此。個性是創造力的核心并不是缺少教養的代名詞。
家長和孩子都要去尊重情境,比如一起遵守約定、比如在公公場合不能喧嘩等。
然而實際情況中如何做到和善與堅定并行呢?我在里舉一個例子,對于一個發脾氣的孩子,權威型的家長可能會直接打回去“反了你,敢沖我發脾氣”。驕縱型的家長可能會為了安撫孩子,不管對錯就做出讓步。忽視型的家庭,可能孩子壓根給不到發脾氣的機會。
和善而堅定的父母會這樣和孩子說:“寶貝,很抱歉你發這么大的火,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剛才的做法。今后你不尊重我的時候,我都會暫時走開一下、我愛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當你覺的能夠做到尊重我的時候就來告訴我,我會很樂意和你一起找出處理問題,以及解決你怒氣的辦法。”
往往當我們冷靜的時候,孩子的情緒也會平息下來,正面管教說,不在有情緒的時候處理任何問題。但也并不是說,我可以容忍你沖我發脾氣。我接納你的情緒,但是不可以用那種態度和我說話。這就是和善而堅定。
我們總結一下:
和善指的是我們態度,語氣和善,尊重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理解孩子;
堅定指的是努力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建立必要的秩序和規則,原則性的問題絕不退讓,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