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 有 什 么 困 難 可 言
喜 歡能 夠 戰 勝 一 切
“如果是巴洛克時代的建筑,就算破舊也不需要修繕,讓它作為時間的見證者而存在。”
這句話可能是對奧地利薩爾茨堡最完美的一種詮釋。
坐落于奧地利西部阿爾卑斯山腳下,清澈的薩爾茨河穿城而過,它是奧地利境內最古老的一個城市。面積不大,到處都是巴洛克風格的古建筑,散發著中世紀的獨特氣息。
白頂的雪山,藍頂的城堡,這里就是西方的一個童話世界。
許多人都看過電影《音樂之聲》,但很少有人知道,薩爾茨堡就是這部電影的拍攝地,來到這里,仿佛置身某個露天電影院,熟悉的場景會再次將你帶入老電影的記憶中。
行走在這部一直未落幕的場景中,電影人生或許也是真實世界的人生,一直在放映,不曾間斷。
音樂天才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有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現在,他的雕像就矗立在莫扎特廣場的中央。
他的作品深受著巴洛克時期的建筑、文學和歷史背景的影響,而他美好的音樂風格又不斷影響著薩爾茨堡的城市氣質,并一直綿延至今。
或許是因為凝聚了莫扎特的音樂靈光,又或許是因為《音樂之聲》取景于此,這個城市注定與音樂息息相關,音樂是這里不變的主旋律。
漫步在人來人往的莫扎特廣場,猶如踩在鋼琴鍵上,不同旋律的美妙樂聲縈繞在整個城市的上空,身體的每一處感官都在接受著熏陶,優雅的音樂情結在這里靜靜流淌。
馬車是薩爾茨堡獨具特色的觀光交通工具,圍繞老城區市中心一圈,一輛車一般能坐4個成人,20分鐘40歐元,馬車主們都戴著清一色的爵士帽,非常帥氣。
天氣晴好的時候,嘚嘚的馬蹄聲和車輪的機械聲伴隨著街頭音樂家們的天籟之聲,儼然一曲大型交響樂,仿佛乘上馬車就能穿越到中世紀。
薩爾茨堡是個頗具藝術氣息的地方,除了街頭音樂家,這里還有不少街頭畫家在販賣自己的作品。
教堂則是薩爾茲堡的靈魂,大大小小的教堂遍布整個城市。
坐落在卡皮特廣場上的薩爾茨堡大教堂可以說是這個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這座教堂已經歷經了8個世紀的時光, 從落成之日起,就與教廷王侯的一切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過去,它曾歷經一次次的擴建、翻新、大火損毀和重建,直至在大主教Paris-Lodron時期得以形成現今的巴洛克風格,這一系列過程中無一不見證了薩爾茨堡主教至高無上的權力。
薩爾茨堡大教堂用華麗來形容絕對不為過,教堂內部的墻壁以典雅的灰白色為主,巴洛克的繁復和浮夸毫無掩飾地表現在雕梁畫棟上。
陽光傾斜在木質座椅上,光影將眼前的世界分成黑與白。盡管沒有宗教信仰,當你來到這里,接觸到信仰時,呈現在你內心的,會是不同世界的一種感悟。
登上城堡的觀景臺,這個不大的城市就這樣一覽無余的展現在眼前,偉岸的阿爾卑斯山脈聳立在眼前,仿佛將薩爾茨堡擁在懷中,潔白的雪頂更是美的不可方物,而錯落的城堡就像樂高玩具一樣,那么精巧的依附在山下。怪不得有人說薩爾茨堡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
夜幕降臨的時候,下班的馬車,和各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一同出現在繁忙的道路上有種時光交錯的感覺。雖然隨著時間的變遷,交通工具也在變化,但這個城市的人們一直保留著最初的模樣和心境。
這個童話里的城市,凝聚著無限的音樂靈光,從古老的中世紀走來,見證著這一段歷史與藝術的榮耀。
久遠的尖塔教堂、修道院,莫扎特留下的遺跡,當這些古老的中世紀氣息依然在這里彌漫,散發著獨特的巴洛克魅力時,時間仿佛在此凝固。被雕琢與沉淀下來的獨特氣質,吸引著每一個來這里參觀的游客,為之驚嘆和沉醉。
與薩爾茨堡的相遇,仿佛是與童話世界的一場邂逅,當她的音樂盒開啟,你與她的故事永遠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