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歷經(jīng)千辛萬苦,到達九寨溝看到人間美景,才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世之奇?zhèn)ァ⒐骞郑浅V^,常在險遠”深有同感。
最近工作中的不順利和生活中的不如意,才教會我要先愛自己,更學會了辯證看待困難,正如《老子》中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過去的幾年我隨波逐流,缺乏動力,這次的失敗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勝心,讓我重新認識了我的工作。最近教體局組織了競賽,我積極籌備,雖然不知道考什么,但在準備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努力的快感。考完試一對答案,發(fā)現(xiàn)錯了不少,頓覺范進中舉之后的那種心情。
生病了沒有胃口,食之無味,吃不下飯,著實讓人痛苦。這時候就感覺到辛棄疾所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深意,能吃能喝是一個人健康的標志,看著喜歡的食物,腸胃不能接受,進食艱難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
對待周圍的人,也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興時我們應該做自己的事,不高興時亦如此。我們做事,要有自己的規(guī)劃和節(jié)奏,而不總被外界左右。人不能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更不能太較勁。當我們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那些討厭的人和事,好像對我們的影響也在變小。
讀書的意義大抵如此吧,在困頓時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在迷茫時指引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