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過一部名叫《秘密》的電影,里面有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人在乘坐飛機的過程中意外遭遇飛機失事,當他在醫院被救醒的時候,發現自己脖子以下的部分全都不能動了。
所有人都斷言,他的下半生將在病床上度過。
但他并沒有自怨自艾,而是積極配合醫生做康復治療,并給自己各種積極正向的心里暗示,這個過程漫長而痛苦,慶幸的是他堅持了下來。
三個月后,他獨自從醫院走了出去,創造了自己的康復奇跡。
面對身體的病痛或者心靈的痛苦,怎么樣才能涅槃重生,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呢?最近在看的《藥樹》這本書時帶給我很多啟發。
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朱建軍,他是心理學中國化的先行者,并于20世紀90年代創立中國非常優秀的心理治療術“意向對話療法‘’,著有《自知》《你有幾個自己》《藥樹》等三十余部心理學著作。
《藥樹》是一本心理學小說,講述了身患癌癥的都市女白領陳樹,瀕臨死亡前請心理咨詢師海音做臨終關懷。在海音的指導下,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斷療愈內心,也讓現實世界病痛逐漸緩解,不斷復蘇生的希望。
01 不要孤獨的面對死亡
故事的開始,確診癌癥的陳樹,正在籌備自己的臨終婚禮,她看著身穿西裝的帥氣男友,沉浸在對美好婚禮的向往之中,但是心里還是有一絲絲的不甘心,覺得美好的時間太短暫了。
當母親與她說起婚禮的細節,并說“你弟有可能趕不回”,然后列舉了機票難買,論文沒寫完等七七八八的理由,總之就是為弟弟不回來找各種“開脫的理由”。
但是陳樹堅定地說,哪怕推遲婚禮,也一定要等他回來。
為何她如此任性?在海音應邀來為陳樹做第一次臨終關懷時,謎底逐漸揭開。
潛意識里她是不想死的,她怕婚禮過后她還沒死,會讓大家失望,所以選擇用"推遲婚禮的方式”來逃避死亡。
海音第二次給陳樹做意象對話療法咨詢時,陳樹看到了一個水晶宮,走進去卻發現有一個女鬼在追趕她,她找不到出口,恐懼讓她的牙齒噠噠發抖。
海音讓她保持呼吸,并陪她一起去面對。慢慢地,陳樹離開意象世界,回到現實中。
“我好像,還不想死?”沉默許久的陳樹突然說?!斑x擇權是你的?!弊谂赃叺暮R粽f。
每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不一樣,各有各的理由,也有自己的無奈。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雖然草在冬天的時候會枯死,但是到了春天又會再生。如同死亡是不可戰勝的,但是——連死亡也無法戰勝生命 。
死亡,是每一個人的終點,逃避死亡并不能讓死亡離得更遠。
當面臨親人死亡時,應該坦率地去面對,用開放的心態和患者來溝通、陪伴和傾聽,這樣患者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才不會那么孤獨。
02 學會與原生家庭和解
陳樹的弟弟不學無術,母親對他卻從小到大偏愛,即使成績不怎么樣,還是被母親送去法國留學。
相比之下,陳樹從小乖巧懂事,是一枚學霸,畢業后在工作中也是非常出色,每件事都盡力做到最好,卻一直被母親忽視。
陳樹的母親本身有很多粉紅色的夢想,但是因為懷了陳樹不得已才跟陳樹爸爸結婚。
所以在她心里,始終覺得是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讓她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尤其是有了弟弟陳果之后更是對陳樹漠不關心。
原生家庭的這種“區別對待”,讓陳樹從小活得小心翼翼,卻也和母親總是“不夠親近”。
當陳樹勇敢講出母親對弟弟的偏心,與母親的關系有所釋然時,她也對母親講述了多次出現在自己夢中的場景: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個老頭想把自己帶走,只有四五歲的她睜著大眼睛哀求著:“不要扔了我……”媽媽狠心地掰開她的小手,讓她不要鬧趕緊走,自己繼續邊哭邊去抓媽媽的衣服……
陳樹說完,驚訝地發現媽媽淚流滿面。因為這是真實發生在陳樹姥姥身上的故事。那時因為窮,重男輕女,想要把她給人做童養媳……最終,是她三歲的弟弟留下了她。
所以,從姥姥那一輩開始,接著是媽媽,再是陳樹,她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女孩,為了防止被拋棄,只能讓自己對別人有用。
這時候,陳樹突然明白了媽媽為什么對弟弟偏愛,卻對自己漠不關心甚至是帶著“恨意”。
因為甚至媽媽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家族命運所帶來的心理問題,也是能世代傳遞的。
這種頓悟,讓她感覺內心的冰山轟然倒塌,原本被太陽遮擋的光芒,也照耀到了自己身上。
原生家庭,是每一個人的起點。
當我們有力量能覺知“心理問題會世代傳遞”,一定要學會放下痛苦,與原生家庭和解,學會溝通和自我療愈,與命運握手,讓家人之間更坦誠,家庭關系變得更和諧,與家人一起擁抱新生!
03 做治愈自己的“解藥”
隨著意向對話療法的深入,陳樹的心結被打開,身體狀況一天天好轉。然而同病房女孩小代的離世,又一次將她帶到死亡的邊緣。
她開始拒絕心理治療,甚至對治療產生了強烈的懷疑,覺得這是一場欺騙,自己最終還是要死。
陳樹的情緒影響到海音,甚至讓她對心理療法失去信心。
但是海音最終在丈夫的開導下重新回到咨詢師的位置,因為她懂得“心理咨詢的首要目標不是讓一個人一直不死,而是讓她每一天更有生的希望?!?/p>
擁有生的希望,何嘗不是一種選擇呢?小代缺愛,被家人放棄,自己也放棄了自己。但是陳樹不同,她有媽媽,弟弟,和老公,他們都給了她深深的愛,支撐著她重獲新生。
后來的陳樹擁有2個選擇:伴隨著病痛,清醒的活著;或是讓所有記憶都消失,健康的活著。
她最終選擇了前者,用信任、勇氣和愛來迎接新生,接納和重構一切。
在經歷過身患癌癥的病痛之后,她不再糾結病痛和死亡,決心不讓自己再留遺憾,用心把每一天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她想要活,因為活著才有機會,跟自己愛的人在一起變老!
海音曾說過:“當一個人覺得沒意思的時候,身體也會配合她走向死亡;當一個人活得興致盎然時,身體自會配合她轉向健康。”
陳樹心中有愛,有牽掛,有寄托,也因為她看見了大家對她的愛,所以她有生的渴望,最終被治愈。
04 寫在最后
電影《秘密》中有句經典臺詞:“所有美好的思想都是強有力的,所有負面的思想都是脆弱無力的?!?/p>
小說的結尾 ,陳樹選擇讓自己為了身邊真實的愛而努力地活著,同時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需要的人。
正如海音所說,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上。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生病之處,必有解藥。身處逆境之時,自己才是那顆最重要的“解藥”。當愛被看見,也就有了治愈和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