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的好處人人都知道,但現實生活中閱讀速度慢、讀完記不住,卻是阻礙很多人閱讀的難題。有沒有一種有用的方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呢?
高倍速閱讀法就能幫到你,用科學的方法讓你不再被動式閱讀,而是自主閱讀,從而達到一分鐘看60頁書的閱讀速度,并且讀完之后還能掌握書中內容。
作者介紹
保羅?R·席列是美國學習策略公司(Learning Strategies)的共同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影像閱讀?全腦思維系統的開發者。保羅?席列是神經語言程序及快速學習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在1986年就發明了風靡全球的影響閱讀法,幫助全球超過100萬人解決了閱讀和學習的難題。
金句:
1.人類擁有不通過表意識收集視覺信息的能力,這些信息由大腦的潛意識處理。
2.目的就像大腦中的雷達,搜索出應該閱讀的部分,為你指引方向,收獲想要的結果。
3.“攝像焦點”就像身體和精神的窗戶,通過這個狀態,將視覺刺激輸送到腦中。
4.只有明確目的,你的身心才能充滿力量,并對閱讀這一行為注入新的情感。
5.閱讀時最理想的狀態是全身心投入的狀態,在心理學中也被稱為心流狀態。
6.人類的大腦只能理解自己熟悉的模式,“預習”是一種捷徑,方便我們找到這個模式。
7.“攝像焦點”并不是讓眼睛聚焦在每個字句上,而是放寬視野,一次觀看整個頁面。
8.“攝像焦點”的精髓在于“軟眼”這一全新用眼方式。
9.影像翻閱是直接將信息輸入到大腦的神經網絡中,信息在未進入表意識認知之前,就被自發地處理完畢了。
10.在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信息能夠自由流通。
11.大腦在睡眠時會處理潛意識接收到的信息。
12.人腦最為可貴之處在于,一旦有了疑問,就會去尋找答案。
內容精華
讀書速度慢、讀完記不住,是困擾很多人的閱讀難題。有的人每年只能讀十幾本書,而有的人卻能讀完800本書。閱讀速度的快慢,以及閱讀效果的好壞,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為什么你讀書慢?是因為閱讀方法不對。以往的學校教育,讓我們養成了小學生式的閱讀方法,我們總是習慣一字一句地閱讀、保持勻速地閱讀,這些閱讀習慣都會導致我們讀書速度慢,而且讀完之后記不住。
高倍速閱讀法也稱之為影像閱讀法。它用科學的方法讓你自主自發地閱讀,像拍照一樣,一秒鐘就能看完一頁書。
如何掌握高倍速閱讀法呢?一共有五個步驟:準備-預習-影像翻閱-復習-激活。
第一步:準備。準備工作分為兩個要素:第一是明確目的,第二是進入集中學習模式。明確目的后,帶著目的去閱讀,大腦就變成了一種主動獲取信息的狀態,閱讀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如何進入集中學習模式呢?可以采用“一個橘子”的方法。這個方法來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治療閱讀障礙的心理學方法,通過一個想象出來的橘子,把自己的注意力固定在一個點上。這樣能夠有效地幫你集中注意力,進入集中學習的模式。
第二步:預習。通過目錄大致了解一下文章結構,看看里面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大腦可以預選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閱讀目的,然后再決定要不要繼續閱讀。預習這一步雖然只花費一兩分鐘,但卻能幫我們了解內容概況,比翻開書就讀的方式要高效很多。
第三步:影像翻閱。影像閱讀的核心部分是我們把自己的視野放寬到一次能夠看到整個頁面,而不是每次只看一行或者是幾行。如何才能做到呢?改變自己的用眼方式就可以。利用軟眼,把視野拓寬到一整頁書的內容,通過大腦的潛意識直接來吸收信息,達到快速攝入信息的效果。
第四步:復習。影像翻閱幫我們利用潛意識大量地吸收信息,但是我們還需要將接觸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和識別。如何復習呢?學會找關鍵詞,找到關鍵詞之后,圍繞著關鍵詞,把大腦當中產生的疑問記錄、整理出來。這個過程就是在讓大腦主觀意識歸納整理信息,方便大腦整理跟記憶。
第五步:激活。我們通過前面的第三步和第四步,已經大概了解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在激活這個步驟當中,我們要進行一些深度的理解,達到將知識內化的過程。如何激活呢?利用超讀和摘讀的方式,從書里找出問題的答案。能把答案找出來,就代表你對書中內容有了相當的了解,從而達到閱讀目的。
怎么樣,是不是很簡單呢?嘗試一下,掌握高倍速閱讀法,讓閱讀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