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窗邊的小豆豆》不僅僅是關于童年求學生活的回憶,更是一種兒童教育的方式上實例,給人深刻的啟示和思考。全書講述了主人公小豆豆即作者自己上小學一年級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向往的理想樂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理想校長,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當然,還有一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小豆豆。小豆豆因為淘氣被原學校退學之后,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能夠接受的孩子,并且奠定了作者的一生。小豆豆的天真、活潑與善良令人難忘,小林校長充滿智慧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更讓我們刻骨銘心。 “無論是什么樣的人,上天都必然賜于他一項出類撥萃的才能。”這句話是小林校長常常說的。書中的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能接受的好孩子。小豆豆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在她的眼里,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門,用小豆豆的話說就是“從地上長出來的校門”;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教室——它們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巴學園有著一位改變她一生的好老師——小林校長,他對任何一個孩子都那么有耐心。? ?
? ? 讀這本書印象最深的另外一點就是,整本書中體現出來的教育方式沒有一點說教的模式,似乎這里的教師、這位校長不需要用“教育語言”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其實,作為教師,我亦深有體會,高高在上的說教不能形成優秀的品質,只能使孩子們內心感受到的和他被強加的產生矛盾。如果老師試著去理解孩子如此舉動的緣由,試著從一個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世界,就不會對孩子們的頑劣大動肝火了,恰到好處的教育方式是何等的重要,學生的體驗才是達到教育目的的真正靈丹妙藥,而這背后所真正需要的是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