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flag:“100字,100元,元日新生”活動
大約15天前,我發了一條圈圈:
大家好!2023年只有15天了。優秀如你,已經準備立新年flag了吧?
我也是。
我打算組織“100字,100元,元日新生”活動,具體是:
召集朋友,每人每天100字,從2024年1月1日開始,1個月為期,滿10人成團,交押金,未完成者發紅包,寫完者原路退回。
門檻不高,只是真心覺得,像我這樣健忘的人,沒有記錄的生活等于白活。
如果你也有同感,咱們就一起同行吧!
二、規則共識
交押金入群即表示認可以下各項:
1、交稿時間:
1月1日-31日,每天從北京時間當日0:00至24:00分為有效交稿時間。
2、語言文體:
1)默認現代漢語,不接受其他語種和甲骨文等。
2)體裁不限。
3)內容符合公序良俗和相關規定。
3、發布版本:
1)鼓勵在平臺發布,把鏈接發到群里。
2)非公開發布的文稿請用word版,不要直接發微信信息,便于統計。
4、保密公約:
非公開發布文稿默認僅限群內,轉發須經作者本人認可。
5、“未完成”相關機制:
1)未在當日有效時間內提交。
2)提交未滿100字(含標點符號)。
3)當日未完成者押金會在第二天晚20:00前作為“拼手氣”紅包,由群主全額發放。
4)未完成者可繼續參加寫作,也可留在群內吃瓜。
6、押金返回:
本期結束,按時完成并提交31篇百字文者,100元押金將于2024年2月1日晚20:00前原路返回。
三、成年人的每天寫作,是梳理提升,也是療愈積累
1、每天1分鐘,快速完成
日本咨詢大師赤羽熊二是麥肯錫韓國分公司創始人,他推行的“零秒工作思考術”,方法就是每天寫10張A4紙——這個數字看上去嚇人,實際是每張紙寫4-6行,每行20-30字,也就是100字上下。他要求的是迅速寫出自己的想法,在1分鐘內快速完成(1張A4紙)。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思考,還能夠讓我們逐漸接近‘零秒思考’這一終極境界。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內心,壓力、不安以及恐懼也會有所減輕,生活態度也會變得積極樂觀。而且,這個做法也無需花費重金,在短短的 3 個星期內應該就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效果。”
2、不求完美,反而“成功”
美國知名作家蒂姆·費里斯制作的“蒂姆·費里斯秀”是美國成功的播客節目之一,在每一集節目中,蒂姆都會采訪一位美國當前某個領域的精英人士,他把這些人的成功秘訣進行了分類與提煉,歸納出健康、財富、智慧三大工具,寫成《巨人的工具》一書。在“財富”部分,他提到暢銷書作家尼爾·斯特勞斯,作家說:
我收到的有關寫作的最好的建議是一句口頭禪:“每天寫兩頁糟糕的東西。”
當然,你要談寫作,就不能只談寫作。事實上,書里把這個建議與IBM的成功聯系了起來:
該公司在幾十年之前是個龐然大物,涉足多個不同的領域。他們的銷售人員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效而聞名。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做一些與你的期望正好相反的事情。例如,IBM為其員工規定的工作定額非常低。他們不想讓銷售人員膽戰心驚地打電話,而想讓他們充滿動力地超越自己的定額和目標。事實也正如其所料。
“每天寫兩頁糟糕的東西”,只要完成了這個目標,就沒有必要再內耗,你會感覺那一天很“成功”。
而且,回過頭看,你也會發現自己寫的并沒有那么糟糕。
3、克服拖延,重復就是改變
心理學家李松蔚在《5%的改變》中提到一個案例:一位提問者一直想找工作,卻在行動上一直拖延,遲遲沒有開始寫簡歷。他給她想的辦法是,每天寫半個小時簡歷,不管寫得怎么樣,寫完就刪。從結果上看跟之前沒有差別,她絕大部分時間還是什么都不干,簡歷——就保存下來的而言——也毫無變化。但她用這種辦法堅持了一周,竟然寫出了一份簡歷。
咱們每天無條件完成100字,應該還不用半小時,但竟然真的戰勝了拖延癥呢。
4、專業作家,或許也并沒有花多少時間專門寫作
“每天寫”當然是專業作家的當行本色,沒有別的捷徑。但每個人花的時間不同。我們的目標或許并不是成為專業作家,雖然我選擇了目前國內獲諾獎呼聲最高的殘雪來舉例,她每天的寫作時間可能大大低于公司白領寫報告回微信的時間:
“目前我每天花兩個小時搞運動,寫一個小時小說,讀四個小時黑格爾。還要搞英語。短期計劃是不斷發表小說與評論,七八年之后要寫一本藝術哲學。”(答記者劉炎迅問,2011年11月)
四、自律不如他律
發起這個活動其實是一時興起,但也是心之所系。
我從2017年開始參加千字營,前后應該有幾十期,深感自律不如他律,甚至在不開營的日子里一個字都不寫。但是從去年11月1日起開始日更,每日1000+字的習慣似乎已經養成和內化。雖然日更也是一種他律,但竟然可以不因為押金的壓力而寫,在我似乎也是一種進步了。
收獲的,不僅是寫下來的文字,還有竟然能堅持下來的成就感,以及因為文字而永遠鮮活的這一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