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述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策略,可是其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用,為什么?懶唄。具體
當然,還有很多是不知道什么是復述策略。
那么到底什么是復述策略呢,就是要讓所學習的材料多次重現在腦海中以加深記憶。簡單來說就是重復記憶。
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
1、畫線和批注。
這個是我們最熟悉了。用的最多的就是在閱讀過程中。作為老師,我常常教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要畫線,以提示自己。但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加深印象。畫線的時候其實是我們閱讀第二次甚至第三第四次的時候。也就是讓這個信息多次重現在腦海中。只可惜我的學生總是不會去做,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會動手。
批注就是對相關地方做下記號,問好箭頭號等等都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也是在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過程,做下記號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而且我發現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當你動筆圈圈畫畫的時候,你就不容易走神。
2、排除互相干擾。
這個其實是之前提高遺忘的原因中的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那么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們應該避免出現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
比如我們在復習的時候就不要在此前觀看電影電視劇之類的。
3、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
短詩背誦肯定應該是整體識記,長篇文言文背誦就適合分段識記。
4、復習形式要多樣化。
最好的復習形式是到實踐中去。比如我學習了某個學習理論,然后我放到我的課堂上去應用,還有我認可的方法是對別人談論自己所學的東西。談論講解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復習形式,即使沒有人談論,也可以自己對自己談論。
5、多種感官參與。
識記時要用眼睛看、耳朵聽,還要用嘴巴講。
6、利用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
無意識記和興趣需要有關,比如編口訣也算。有意識記就是有目的識記。學生每日的早讀背書就是有意識記。
不管哪種常用的策略,都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所以勤快是學習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