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一種完全投入、精神集中(忘卻其他煩惱)、良好的反饋中不斷調整,最終有個達到目標。
比如個人來說生活中,打游戲、談戀愛、寫代碼、閱讀、寫作... 很容易產生心流
突然有點明白談戀愛為啥快樂了,
因為心流啊,
首先這個過程中你精神高度集中,暫時忘卻了生活的其他痛苦(個人體驗,正常更好的應該是一起解決問題,更有力量),
其次這個過程中有較良好的反饋,聊天、互動總是一來一回的,還是高質量的互動,
所以,產生心流的活動很容易上癮,但應該看到上癮背后的原因,其實大家在追逐欲望,因為欲望滿足所以快樂,但可能又會有不斷的欲望,所以自得其樂很重要的一個能力。
之前和一個男生的接觸,覺得他在這些方面比如減小欲望、自得其樂方面做得很好,突然又覺得我看他的時候帶濾鏡了吧,其實很多人都在這樣做,也和你說這些事情,但你那個時候只相信那個男生,所以你會覺得他特別好,究其本質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的生活,普通的感情,普普通通。
再究其本質來說,這些活動是一個“精神熵”熵減的過程,熵減精神世界越集中,越專注,越容易有收獲,越快樂,追求自我成長,突破邊界的快樂。
其次書中說,我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它們本身帶來快樂,而不是帶來成功等,成功金錢其實是心流專注做事帶來的副產品,說明生活中有些事我們不能本末倒置。
再后,反思我們獨處時為什么有一些孤獨的體驗?
工作很容易集中心智,不斷的有事情要處理
一旦休息下來,人可能就會空虛寂寞孤獨孤單,這個時候的秩序是無法較好的建立的
這個時候比如說看劇、游戲等這些東西占據你的精力,這個熵可以減小
正如書中所說,獨處的體驗為何如此受到否定?
最根本的答案是:內在維持心靈的秩序十分困難。我們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標、外來的刺激、外來的回饋,幫助我們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來的力量,注意力就可以游蕩,思路也變得混亂,也就是第二章談到的“精神熵”的狀態。
突然又想起了大學時候的感覺,大概那個時候心流的時候很多吧,學習的時候 玩耍的時候 純粹又簡單,所以開心吧,縱觀這么長時間的個人成長,始終對感情很不成熟,其他方面追求思想的成長確實在不斷進步。你想要什么,什么就會折磨你,感情也是,最近又看了些女性意識覺醒的電影,突然有些感悟,愛情其實是很不可捉摸,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但基于的是相互欣賞和支持,可以在各自的領域閃閃發光,但又能對彼此的領域有所推動,當然兩個人都是有自己熱愛領域的~
還有是對于追求人生的意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大家確實需要一個目標,這個過程有助于熵減,有助于內心秩序的建立
其實是目標其實都是可以的,普通人的普通目標,平安喜樂,家庭幸福也是很好的,只要這個目標是有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目標下我們更好分清主次,更好地做熵減這個過程,就能生活得輕松愉快些。
---20211205下午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