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聽書沒有記錄了,聽完就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2023年年末了,要好好規劃,多多輸出。
本書受益的句子摘抄
1.我們常說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其實他會主動選擇獨處一會兒。
書中寫的恰如其分的孤獨,便是我們真正地能夠和自己的內心待在一起的那種感覺。我們經常說的正念、冥想,讓一些念頭來就來、去就去,這種狀態其實就是主動孤獨的狀態。
2.有可能你所認為的犧牲,在孩子看來反而是一種壓力。有的時候我們犧牲自己,其實就是我們所說“自我感動”的行為藝術,我們只是為了感動自己。
3.一個成熟的人,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接納。不管我身上有什么,我都不將它看作優點或缺點,這只是我的特質。我可以犯錯,我也有糾正自己錯誤的義務,或者說我是需要糾錯的。
4.一個成熟的人,一個能自我接納的人,有著比較高的自尊水平的人,才能夠坦然地說出對不起。
5.因為對別人有貢獻是我們活著的一個很重要的價值感。
6.其實孩子要的只是對他這個需求的確認。比如“我知道你現在需要一雙鞋,我能夠理解你想要一雙鞋,咱們家現在錢不夠,所以等咱們攢夠了錢,媽媽幫你買。”
7.不做討好者,“討好的關系中沒有絕對的獲益者”。
當我們的這些心理狀態能夠被看見、被自己接納的時候,才有可能變成欣賞。我對自己是自我接納的,我對他人也才會接納。正如我是一個可以犯錯的人,我是一個普通人,我才能夠去真正地接受別人。
8.恰如其分的孤獨就是不會一個人離群索居,但是也不會害怕自己被別人拋棄,可以享受獨處的空間,但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也很自在,這就是恰如其分的孤獨。
9.胡慎之:專注于你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體會里,那么你就會對別人所謂的那些東西不感興趣。
感受收獲:
讀到一個成熟的人是會自動選擇孤獨的,比如男人會在樓下抽煙獨自呆一會,原來是成年人留給自己的獨處空間,理解男人們如此做的行為。
不做談好者,在討好的關系中沒有沒有獲益者,你的討好或許是給別人的壓力和不自在,別人也不需要。
做事時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不做自我感動的事。
對于孩子的需求不忽略,要確認孩子的需求,如果當時滿足不了,也要和孩子說明情況,讓孩子明白他的需求父母是知道的。
過好當下自己的生活,別人都很忙,沒時間關注你。
一起共勉,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