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B站上看到《編舟記》,不太明白名字的意思,勾起了好奇,同時看到的人物形象也是十分樸實,而并非我不太喜歡的童顏巨乳形象,開始了追番之路。
有一條彈幕讓我十分感慨,大意是說這部番表達了什么是“匠人精神”。也許很偉光正,但確實如此,這個地方也是讓人感動的。
每每總感動于這些創作者,他們是如何將最平凡,普通的職業通過動漫而描述的熠熠生輝呢?讓我們不經意間某個職業,對某個地方,對某項藝術或者運動充滿了異常的熱情和歡喜。(筆者計劃今年好好寫一下《昭和元祿落語心中》,關于落語的喜歡和這部動漫的經典之處,敬請期待)
那,我就引用了動漫中的這個字——“業”,來聊聊《編舟記》為我們造了怎樣一艘船。
“業”,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詞語“作業”,“造業”,“職業”……,而所謂的“業”,應該是怎樣的意思呢?
動漫里解釋道,“業”——是人一出生便背負的東西。
我們知道一出生便要背負親情,背負孝道,逐漸知道自己要背負的責任,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的事情,卻往往沒有很清楚的意識到,我們做決定,做選擇的意義。
人物刻畫
主人公馬締,一個為文字而生的人,他的業,大概就是編纂《大渡海》。而我們大多數人,大概跟他剛開始類似,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業”在何方,馬締光也是,明明不會與人打交道,卻偏偏成為出版社的銷售員,笨拙而又認真。
背負著這份與文字打交道的才能,卻沒有投入到正確的崗位而顯得格格不入般的笨拙,如果沒有荒木先生,大概也就一輩子默默終老,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完成字典的編纂工作吧。荒木老師,也正是那位慧眼識珠之人,于馬締光有伯樂之情。很多時候,剛畢業的我們也不太清楚,我們自己到底適合怎樣的工作呢?但冥冥之中,人生的道路自己不斷按照自己的方式譜寫,“業”也在不經意間明了。
其實大家心中,大約都有一絲略帶本能的判斷,趨利避害,讓自己一步步走到自己想要的圈子附近,也許大家仍舊在徘徊,例如馬締光,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對文字的喜好,才會應承出版社銷售員的工作,大約是能和文字的工作越近越好吧。我們亦如是啊,也許很多朋友在自己喜歡的圈子周圍打轉,默默的工作,默默的承受著求之不得……有的可能堅持下來,碰到了自己的伯樂;而有的可能承受不了忍耐的痛苦,而逐漸遠離,和自己的“業”背道而馳。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位置吧。
伯樂發覺了才能,當然更需要導師性質的人物,松本老師當然是不二人選。除了一輩子從事辭典的編纂工作,在其他方面也是有不一樣的通達。當馬締光不經意間表露出對林小姐的喜歡時,松本老師說過這樣的話語:
戀愛和男女交際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為辭典獻出一切,包括時間和金錢,先為個人生活留出最小限度的空間,將剩下的全部傾注到辭典之中,……,她是不是一個能夠理解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對你來說,極為重要。
馬締光無疑是幸運的,林小姐跟他有著相似的價值觀,愛上他,能夠理解和支持他,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動力。
林小姐熱愛料理,喜歡這個職業,即使需要花上很多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廚師也在所不惜,想徹底鉆研某樣東西,而且理解為此需要花費時間并做好覺悟,這種執著和追逐理想的言論與情感,無一不和編輯先生相契合,在摩天輪上的肺腑之言:
其實一刻都沒有停歇啊,坐摩天輪就像做料理,不管做出再美味的料理,都不代表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所謂完美的料理,并不能稱為真正的完成吧。
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就是馬締光給她的15頁紙情書了,當對某個人產生這樣想要珍惜的感情,卻因為腦海里的詞匯太多,而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表達,即便只是一句“我愛你”可能都沒辦法說出,只能通過這啰啰嗦嗦洋洋灑灑看得不明所以的長篇信件來抒發,不可謂不笨拙啊。
而笨拙的行為,恰恰是情真意切的另類書法吧。
感動于這位女子,忍耐著看完十五頁紙的莫名其妙和漢詩,仍然能發現了他的認真,還有情誼。
有了家人的支持,當然也少不了同伴的支持,西岡就是這樣一位好的同伴,互相彌補,互相扶持,缺一不可(雖然不得不為了大局離開編輯部而轉到宣傳部)。
如果說馬締光還有荒木、松本老師完成了《大渡海》的內容,骨架和精髓,那么西岡則是用他的窮追不舍,他的自尊,他的熱情去換來了《大渡海》的安全保駕護航,順利揚帆,以及讓更多的人去支持和知道這本傾注心血的辭典啊。
不要懷疑,我確實是被CV神谷浩史勾引到了,但也正是因為對人物形象的完美刻畫,才讓西岡成為一個立體的人物啊~!
看起來不務正業,無法擔當,卻在意識到編纂辭典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后,努力運用他善于交際的優勢,化解一個又一個危機,識時務,能很好的調節氛圍,幫助編輯部相處應對撤銷企劃的策略,用自己的堅持和方法讓外部參與人員認同修改方案,甚至在今后的十多年里,依舊沒有忘卻曾經的戰場和同伴,時刻考慮著如何做好企宣工作,把《大渡海》完美的宣傳出去……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了他的和稀泥還有毒雞湯,讓馬締光一鼓作氣的去表白啊~(這都是后話了)
職業介紹和細節處理
1、詞語記錄卡
作為辭典編輯的良好習慣,也算是貫徹始終。從飯桌上第一次得見,再到荒木帶著馬締光進入資料室看到滿屋子整理好的一冊冊詞語記錄卡,到松本老師聽著廣播,記錄下來IT的意思,再到馬締光的堅持("大人樣"……“客場感”……),他們對于自己不常聽到的詞匯,已經有了莫名的敏感和敏銳的發現能力。
而為了能隨時記錄下來這些稍縱即逝的詞匯,詞語記錄卡必不可少。
2、分類選擇采用
取長補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雖然不能說辭典中存在糟粕,但對于國家發行過的大部頭辭典,如果詞語均有采用的,當然屬于常用詞匯,應該考慮予以采用,而如果僅僅只有其中一部采用的,可能會逐漸降低采用幾率,而如果收集的詞匯在所有大部頭中均沒有采用,反而更應該考慮詞語的性質,是否是新興詞匯,辭典的屬性定位順應時代的辭典,十分應該收錄應該詳細考量。
在動畫里,始終貫穿著這一點,同樣因為編纂一部辭典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里所收錄的詞語也有可能過時,因此要在不斷收錄的過程中,不斷的淘汰更新~最后新人(岸邊綠)出場的意義,也正在于此吧。
3、執筆要領
動畫里記錄了其中一次的正面沖突,也正是為了執筆要領。辭典收錄詞匯的龐大,以及涉及的專業領域之廣泛,只靠部門編輯是遠遠不夠,還需要借助外力的幫助。可能會請很多專家學者幫忙編纂領域中的某些詞匯,釋義,例句等,而編寫這些東西需要有一個模板,或者說是規范。作為一本通用辭典,需要從客觀上去解釋這個詞匯,讓更多普通人能夠明白和理解,而要減少主觀情感和模糊判斷……
即使是專家或者教授,沒有遵從這個執筆要領,也是需要大幅度修改的。沖突點也就設計在了這里,動畫里僅僅只是舉了一例,然而可想而知,大部頭的辭典收錄詞匯之多,面臨的修改返工也肯定不止一例,需要和不同的權利地位層次的人周旋,說服別人按照執筆要領來修改,也是需要打交道的浩大工程啊。
4、排版審核校對
整理的所有詞語匯總表,需要和真正的校樣對應起來,一個都不能少。同一個寫法,同一個發音,也許對應的就是不同的詞匯,不同的意思,而漏掉一個,也就意味著其他地方也有可能錯漏。(“血潮”的缺失)
動畫里形象卻毫無夸張的表現手法,十分貼切。漏掉一個詞匯,就像一艘船破了一個洞,水在滿滿漏進來,如果不及時補救,這艘航船終將沉沒;也或許像一個黑洞,出現一個,可能會引發更多的黑洞,將往昔的努力吸干殆盡。
5、設計印刷
對于辭典,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只是作為工具,而很少會了解一本辭典背后所花費的精力,以及編輯的考量和用心。在看動畫之前,我壓根不知道辭典的編輯,對紙張的要求是如何嚴苛。
根本不知道紙張的要求有韌性,有潤滑度,厚度…也不知道這些是怎樣的感覺,對于閱覽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查找詞語的時候,希望能快速的翻到某一頁,翻頁的時候希望能夠一頁頁的干脆利索的爽快翻過去,紙張厚薄需要很好控制,在總厚度不變的情況下需要編纂盡可能多的詞匯,紙張又不能太薄,以免損毀或者印刷透過去……這些,都是曾經不會意識到的問題。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更多亮點,例如阿竹婆婆的神助攻,岸邊綠的職場煩惱,那封15頁紙的情書,遠處的摩天輪,讓人安心的書山辭海,印刷店的小哥不辭辛苦的一次次返工,佐佐木小姐的輔助……還有4個卡通小詞典的日常,這么多值得看的點,讓我如何不推呢?
(PS:同類型還可以看《三月的獅子》,一堆可愛的將棋娘口)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
最后,當然更忘不了這首歌的ED,雖然很多彈幕評價翻譯過于文鄒鄒,過于華而不實,有些意思甚至詞不達意,可是還是很感謝翻譯的那種對美好意境的描繪和表達。
《 I & I 》
你瞧,在樹梢
一輪圓月靜靜閃耀
我在一旁輕輕說道
而你卻悄然睡著
一顰一笑 ?聘聘裊裊
為你 ?一生傾倒
千言萬語我都嫌太少
不夠說完你的好
所以 ?請你永遠做自己直到老
I & I ? ?YOU & I?
緊緊將手握住
掌心處 ? ?會有我的溫度
相識的小路
從此義無反顧
對你 ?我執迷不悟
——來源于B站《編舟記》ED中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