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也很驚訝,甚至有些懷疑人生,難道三流的人就不該有志向嗎?為什么有了志向反而降一級別。懷著好奇的心情我看了《四重奏》,關于夢想,關于志向,我想這部劇都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四重奏》第五集,別府的弟弟為他們介紹了一個演出的機會——在一個很大的音樂廳,為一個有名的鋼琴家伴奏。這對于四個剛剛組合在一起的演奏者來說,無疑是從天而降的驚喜。
然而,正當他們都沉浸在這突如其來的幸福中,準備認真練習,一展風采之時,卻被告知由于鋼琴家不能提前到達現場,所以取消彩排的機會,而是直接放原音,讓她們假裝演奏。這無疑成為了一顆無情的炸彈,將他們原本的興奮和欣喜全都炸的無影無蹤。
雀是第一個表達憤怒的人,許是因為她小時候曾經歷過騙人的事情讓她從內心排斥欺騙觀眾,所以她拒絕假裝演奏。后來家森說,讓我們假裝表演,太瞧不起人了。別府對于這件事情只有歉意,畢竟是他弟弟介紹的。只有真紀,在短暫的失落過后,說了這樣一段話。
清醒的認識到,我們是三流的水平。
我一度覺得這句話聽起來有些自暴自棄的感覺。直到真紀說出來,并且成功的說服了其他三個人一起,順利地完成了一次假的演奏。
印象最深的是,演出結束之后,他們四人在街上選了一個地方,開始盡情的演奏,音樂緩緩行進,逐漸推向高潮,四人互相對視,越拉越有勁,圍觀的觀眾有拍照的,有伴著音樂跳舞的,氛圍融洽至極,使我隔著屏幕都覺得幸福。
當他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能力,反而輕松快樂。這并不是知道自己是三流水平之后的自甘墮落,或者不求上進,而是放棄那些虛榮的幻想,以及見鬼的自尊心,踏踏實實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然還沒有資格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里演奏,不如就先在人來人往的街道表演吧。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擁有夢想的人,有人想成為畫家,有人想成為作家,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跳舞。可是最終能站在光鮮亮麗的地方,驕傲的說出那一句:"我曾經的夢想,如今終于實現了"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都在背著夢想的包袱,艱難的前行。
所以我們實在不該因為自認為華麗的夢想而空抱著遠大的"志向"。
因為擁有想成為畫家的志向,所以就鄙視那些街頭已賣畫為生的人;因為擁有想成為歌手的志向,所以就不甘在地下通道開口歌唱。這樣的三流,才是四流。
志向不是華麗的外衣,只要擁有,就高人一等。相反,志向是一塊沉重的石頭,你必須非常努力的背起它,從彎腰開始,一步步負重前行。
所以,當你的能力還匹配不上你的夢想時,不如就踏實地做一些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吧。不要因為有了"一流"的幻想,而將自己淪為"四流"
共勉。
2017年第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