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在陽光里肆意的日子

某日周末,陽光明媚,本想睡到自然醒的我,被手機微信視頻的聲音吵醒。那時的自己剛剛換了新工作,八點半上班,單雙休,工作量是之前的幾倍,同事之間的交流基本多用微信溝通。所以開始的一段時間,一到周末就想睡個懶覺,聽到手機微信的聲音,就有一種突然來事的緊張感。我睡眼惺忪的看著枕邊發著光的手機,還好是姐姐打來的。不過小姐一般只會在晚上和我視頻,而且還是去住那里幫忙照顧小外甥女的老媽要求才會和我視頻,今天中午就發來視頻,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我從床上起身,這才發現已經中午時分,屋外已經大亮,陽光從窗簾隙縫中溜進來,在床上呈現出一道銳利的亮光,我看著這光,按下了接通鍵......原來是老媽聽說大我幾個月的表哥在市里買了房子,這個消息傳到了老媽耳中,于是她開始著急了。她和小姐詢問我心中有什么想法,并把表哥新房的格局圖發給我看。我說了一聲,真好看,然后就和她們扯其他的了,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老媽就是這樣,總有操不完的心。我們讀書的時候,擔心我們的學費,生活費,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等我們三個子女都獨立工作,她又開始擔心姐姐的婚事,我的工作;現在姐姐們都結婚了,有了小寶寶,我工作了好幾年了,她也從老家出來幫姐姐帶娃了,以為老媽可以在城市里好好生活幾年,可她又時刻擔心起我以后的生活了。老媽讓我覺得她就像是一頭蒙著眼睛拉磨的驢,永不停歇的走著,卻總是在圍著我們轉著圈,樂此不疲。有時想,這是那一輩人的思想,還是做父母的宿命,渺小而偉大。

她們并不甘心話題被我扯遠,又重新拉回來問我的打算,什么時候買房之類的話。我笑笑說,哪里買得起。其實心中沒有一點波瀾是不可能的,誰不想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但就目前自己的狀況和那高昂的房價一比,就像是在珠穆朗瑪的山腳眺望著山頂一樣,看看就好。盡管她們說如果自己想買房子,家人可以給予支持,一起湊個首付,后面的月供自己來就可以,但我還是不想也不敢馬上就答應什么。因為一想到自己將背負幾十萬的債務生活,就感覺渾身不自在。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家里因為做生意,向銀行貸了一萬的款,但生意并未賺錢,于是這一萬的貸款和利息困擾了我們一家人好多年,最后還是在親戚的幫助下才還清。所以,從小我對于借錢,貸款本能的抗拒,也很少做超出本人能力的事情。再者就是我自身的那么一點自尊,自己的事情,并不想要一家人操心。雖然依靠自己獨立買房,有那么一點不現實,但我的思想里,并不是一定要買房不可,甚至我覺得也并不是一定要結婚不可。當然這樣的想法自然和老一輩的人說不清,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我們就像是一棵樹上的兩支樹杈,隨風搖擺,偶爾碰撞,但終究朝不同方向生長。

總之,我以時機還未成熟拒絕了她們的提議。姐姐抱怨我害怕承受壓力,并提醒我過幾年就三十了,不給自己壓力怎么會有動力。聽了她的話,我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危機感。

是啊,過幾年就三十了,就到古語里的而立之年了。時間果真流水匆匆,這一年一年過著,不能說不知不覺,但也遠比我想象的靜悄悄。想起自己讀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會問,長大后想當什么,那個時候說想科學家;再大一點,和朋友聊起彼此的理想,說以后想當作家。而現在,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當初的理想也不知道多久不曾談起,不是忘記還而是無從談起,也不知和誰談起。

生活是一塊巨大的磨刀石,我們當初青澀尖銳的棱角,在漸漸被消磨,我們開始認識自身的不足和缺點,或是懶惰,或是自私,或是貪婪......也因為這巨大的磨刀石,我們不得不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普通,那些自告奮勇,沒有邊際的夢想,再也無法脫口而出了。正如北島寫的,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碎的聲音。

三十而立?為什么我覺得自己才剛剛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生活卻馬上就要不受我控制了。掛掉姐姐的視頻后,我躺在床上,看著狹小出租屋的一切,頓時感覺自己像一個囚徒,被困在一個無形卻堅實的牢籠之中。我知道過幾天或者幾個月她們又會提起這個事情,我也應該會答應她們的提議,因為我現階段的我似乎沒有理由拒絕。于是我可以想象到今后自己的生活軌跡,工作,房子,婚姻,孩子,彼此循環反復。

想到這里,我忽然有些局促,我打開窗,試圖尋找一點風,或是新鮮空氣。午后的陽光折射進來,那一道銳利的光變成一大片亮色,我在光影中看到無數塵埃翻騰舞動。我感覺自己即將和它們一樣,跳入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和無數人一起在海浪波濤里起舞,或者掙扎。老實講,我還沒有準備好,即使我注定要成為一頭驢,但那塊蒙上我眼睛的布,我還沒有勇氣捆上,至少那不是我現在想要的生活。那我又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呢?

我的思緒突然卡住,踟躕地看著屋內的陽光,它仿佛有雙腳,隨著時間在移動著,當它爬到我赤裸的胳膊上時,我感到了些許溫暖。這是光的溫度,這種和煦,自然的感覺讓我想起了年初的一次遠行。那次遠行我到達了夢寐以求的西藏,去到青海,我在布達拉宮周圍轉經,在大昭寺門前看信徒們朝拜,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眺望星空......那是我最靠近陽光的難忘經歷。

想要去西藏這是高中時就埋下的愿望,那個時候最喜歡的作家慶山出了本書,叫做《蓮花》,講訴的故事是關于西藏墨脫,從此對于西藏就有了向往。到后來,倉央嘉措的詩,阿來的《塵埃落定》,電影《轉山》......都讓我對這塊充滿神秘氣息,遍地信仰的地域趨之若鶩。

于是元旦剛過,自己時間充足,不如來一場旅行思考放松,腦海中一下就蹦出了"西藏"。此時正值冬季,曾經去過西藏的朋友告訴我,現在并不是去藏區的最佳時間,很多道路因為大雪已經封路,并且冬季的高原反應會更加的強烈和難受,所以并不建議我這個時候前往。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十全十美總是少的,多的是美中不足的感慨。其實哪有什么最佳時間,我始終認為旅行是一種隨心而動的事情,只要你有時間,只要你需要,什么時候出發都是好時候,因為自然景物它擁有靈性,知曉你的內心,會將你需要的那部分呈現給你,又或者人會在旅行中攝取,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因此,只要出發,只要腳步不停,就一定有收獲。

我定下了第二天去西藏的火車,廣州到拉薩的臥鋪。這是我迄今為止坐過最久的一趟火車,五十二個小時的車程,想想就覺得累。但是去西藏怎么能錯過青藏鐵路,這傳說中的"天路",所以真的應了古話,路漫漫其修遠啊。為了要應對這漫長的旅程,臨去前的晚上我采購了一大包的物品。

因為已經不是第一次一個人遠行,上次去川藏高原,去云南飄蕩了將近一個月,所以自己需要什么也算是清楚。泡面,瓜子,花生,芬必得,藿香正氣液,羅漢果,兩套保暖內衣......食物是五十二個小時車上的能量來源,藥品是被我根據自己情況來應急高原反應的,芬必得治發熱感冒,霍香正氣液簡直是萬能藥,羅漢果泡水既能預防感冒,又能補充能量,每次旅行都是必備。青藏高原,那里高寒地區,想想都覺得冷,保暖內衣當然需要。

火車按時從廣州出發,我買到上鋪的位置,爬上去我才知道為啥上鋪會是最便宜的,因為上面又高,又擠,有恐懼癥和幽閉癥的人最好別買。這次漫長的車程開始是興奮,觀察著車廂的所有設施,觀察的周圍乘客的反應,觀察著車窗外的一切,盡管一切又是那樣的普通。后來時間開始變得緩慢,我也從吃飯,聽歌,看電影,閱讀,休息,直接變成了吃飯,休息。好在,這趟列車要穿越大半個中國,偶爾的一次車窗眺望,依舊會給我不一樣的新鮮,我看見重巒疊嶂的丘陵,一馬平川的平原,跌宕綿延的高原,翠綠的樹,恬靜的湖,茫茫的戈壁,祖國的大好河山幾乎都被它經過,即使行色匆匆,但也何其有幸。

列車到達西寧,是第二天晚上的七點多,我們全體下車,換上開往拉薩的專用列車。我又開始興奮起來,和其他人一樣跑到火車頭處合影,當我看到火車上印刻著"青藏寧段"字樣時,我知道這次是真的要踏上歌中唱的"天路"了。在車上,我們填寫了一張《旅客健康登記卡》,告訴我們即將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晚上快十二點的時候,我躺在上鋪的床上,聽到列車員說,德令哈站到了。我心頭莫名惆悵,德令哈啊,是海子的那個德令哈啊,我默默的念起那首詩,"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我頭頂是釋放氧氣的供氧口,微微氣流拂面,心中暗潮涌動,明天早上,我就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的真正面目了。

黎明剛破曉,我就洗漱完畢坐在窗前了,和我一樣想法的人很多,每個窗口都坐滿了人。坐我對面的是一個和我一樣的年輕人,這兩天的交談,我知道他是我一樣從廣州出發,還有鄰座的兩個人也是,一個從澳門來的三十多歲的大哥,另一個則滿是白發的,看著七十多歲的大叔,當初我看到他,很是驚訝,畢竟西藏這個地方,高原反應可不是假的。但是我立馬就理解了,來西藏的人,心中多少是有執念的人,為了風光,為了信仰,或者一首歌,一段話,又或者尋找漫漫人生旅途中的出口,答案......這些,那些都是我們到來的理由。

我們相視一笑,靜靜的望向窗外,窗外是一片黃沙戈壁,昨夜的冰雪還未完全消融,有一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色,偶有幾只黑色牦牛緩慢行走著,視線延伸,遠方是綿延的高聳山脈,在日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與碧藍的天空無縫銜接,天上漂浮著白紗般的浮云,大氣蓬勃,宛如仙境。伴著沿途如此壯美的風景,我們一路跋涉,下午五點左右,終于達到了拉薩。

一出火車站,我看到艷陽高照,一點也沒有傍晚時間的感覺,也沒有冬日氣息,仿佛置身夏日。當然憑借著我上次去川藏的經驗,高原就是如此,晝夜溫差極大,晚上絕對冷死人不償命。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對著"拉薩站"拍照,才拍了一張,就聽見遠處的保安對著我吼,不允許拍照,快點離開。我識相的推箱走開,去尋找網上查好那路公交,前往早已預訂的客棧。拉薩的公交車和內地的沒有什么區別,車上我看到行裝各異的人們,有的普通漢族的時裝,有的是傳統藏族服飾,還有紅色棉布的喇嘛。漢人和藏民極好分辨,從皮膚,眼神,體格獨有不同。

我坐在車的尾端,旁邊也是一位背包客,我們交談,原來他去年已經來過,因為時間匆忙,沒有玩盡興,這次來打算在這里過農歷新年。我問他,竟然你來過一次,有什么推薦或者計劃的嗎?他笑笑,西藏這地方與內地太多不同,到處都是可看,可感受的,都值得推薦,更不需要計劃,走哪算哪才是最好的安排。我聽了也笑笑,點頭認可。西藏這個既充滿魔力又如此艱難的地方,能選擇到來,心中要么早就有了方向,要么遲早會有方向。

陽光在我的出租屋內消失的時候,我飄遠的思緒被拉回現實。我居住的地方在這繁華城市中心的城中村,這里潮濕,擁擠,陰暗,但卻被遍地嶄新的高樓大廈,明亮璀璨的霓虹層層圍繞,顯得格格不入。我住在七樓,之所以選擇這么高,是因為也只有到達一定高度,在這密集的建筑中,陽光才有可能短暫光臨。對于光,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執念。我看著窗外走遠的陽光,我孤身坐在陰影里,突然想起外婆來。盡管她已經去世多年,但我依然會經常想起,好像她還我的身邊,沒有離開一樣。我心中默念起她對我說的話,"看著光,這日子才有盼頭。"

那時的她疾病纏身,因為摔跤,身體多處骨折,因此從農村老家搬出,住到了鎮上我的家中,方便照顧,也方便就醫。外婆自外公去世后,就一個人住在老家,她養育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偶爾會去住在城里的幾個舅舅們和我家里住幾個月。但絕不多待,因為她是一個極其通明的人,深諳人性,在自己尚能自足的情況下,不愿過多打擾。去舅舅家,因為他們住在外地,需要給他們一個盡孝的機會,來我家則是因為,那時候我家最為困難,爸爸是一個懶惰,酗酒,愛煙如命的人,全家的經濟支柱都在老媽一個人身上,外婆看著自己的大女兒如此操勞,辛苦,自然心疼。

老媽曾經跟我講過,外公去世的時候,她守在身邊,外公用沉重的手從床頭拿出兩百塊錢,緩慢的塞到了老媽的手里,說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外公僅剩的時間里,他最心疼和牽掛的依然是最為艱苦的大女兒。因此,外婆也不例外,只要有時間她都會來我家住幾天,幫著老媽照顧尚在讀書的我,幫著老媽忙上忙下,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為減輕女兒肩上的擔子。也因為如此,我們家對外婆的感情極深,當外婆重病,癱在床上的時候,各家都顯得為難推脫,老媽放下了生意,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外婆的責任。好在,外婆意志頑強,堅韌不拔,身體在老媽的照料下,漸漸好轉,從不能行走到能緩慢移動,只是再也沒有以前? 靈活的力氣了。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應該是指老人健康的時候,? 但現實是殘酷的,人總要生老病死,一旦老人重病,那她就像是一盞油燈,燃燒著每一個人的耐心。舅舅們之間的矛盾也因此變得日益明顯,閑言碎語難免進入外婆耳中,活到耄耋之年的外婆,似乎早已清楚,睜一眼閉一只眼,從不過多言語。只是我經常看到外婆呆坐在床頭,望向窗外一動不動,陽光傾斜的照耀著她的全身,銀白的頭發,滿是皺紋的臉龐,桎梏的雙手自顧握著,那么安詳,又那么寂寞。我走過去和她聊天,問她看什么?她拉著我手,輕輕握住,"寶寶,我在看日頭。看著光,這日子才有盼頭。"

當時的我并未完全理解她說的意思,但是對"光"的印象卻牢牢記住,出來工作快四年了,換了五六個出租屋,唯一的要求就是看得見光。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開始獨立的生活了,對這句話的理解也逐漸加深了,真正清楚的明白這話的含義,是在拉薩。

拉薩海拔三千多米,被稱作"日光之城"。在拉薩的幾日,我真正體會到了日光傾城的溫暖和舒適。到了拉薩肯定要去布達拉宮,冬日的布達拉宮免門票,我去了兩次,喜歡坐在巨大的臺階上曬太陽。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最為重要建筑,雖然已經不是一次看藏傳寺廟,但第一次見到它,我就被它的宏偉震撼到,巨大的白墻紅頂,梯形模樣,每一處都比之前見過的寺廟大幾倍,很難想象當時人們靠著怎么樣的信仰,才能修建成功。

我站在高處的臺階上,頭頂一片藍天和艷陽,我眼下是繞著宮殿轉圈祈福的人們,身后是跪在佛前虔誠膜拜的信徒,這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不論身體還是靈魂。

相比布達拉宮的日光,我更喜歡大昭寺廣場前的陽光,打一壺五塊錢的甜茶,我可以在那里坐一整個下午。大昭寺位于繁華的八廓街,人潮涌動,是商人和信徒都熱愛的地方。我喜歡跟著信徒們圍著寺廟繞上一圈,看著他們三步一叩,心無旁騖的磕著長頭,然后坐在大昭寺門前的路牙子上,安靜地觀察著信徒們虔誠的膜拜儀式,并享受著陽光的溫暖,安寧。"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趙雷在《阿刁》里這般唱過,起初并未留意,到現在才理解,他肯定也是冬天來的,因為只要感受過大昭寺的冬日陽光,就一定不會忘記這種恬靜,怡人的感覺。

跟我一樣的人很多,身邊就坐著一個藏族大姐,右手拿著轉經筒旋轉著,左手翻閱一本我看不懂的經書,口中念念有詞。看著她的模樣,我突然想起我的外婆,其實一見到寺廟,我都會想到外婆。她也是信佛的,會記得觀音菩薩的生日,會在那天吃齋。有時候想,明明是那么虛幻的東西,為什么還會有如此多的人篤信不疑?大昭寺前面的這些信徒,一定有不少人和《岡仁波齊》里的人一樣,從不遠千里,萬里的地方磕著長頭,歷經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不懼艱險地來到這里朝圣,這是何等的力量才能驅使他們完成?

看著陽光下淳樸的信徒們,腦海中浮現出外婆的話,"看著光,這日子才有盼頭"。突然明白,他們和外婆一樣,都是心中有光的人。那時的外婆,癱倒在床,生命垂危,若不是有強大的意志,和對生活的向往,又怎么能慢慢好轉。到后來,行動不便,生活區域僅僅在房間和廁所的距離,日子何其枯燥,親人也漸漸失去和睦,爭吵不休,外婆是在尋找"光",尋找希望吧,如若不然,這僅剩的日子,又要依靠什么來支撐呢?于是,無論發生什么,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得尋找生活中的"光",對生活保持不滅的希望,是外婆和那些信徒教會我的事情。

這樣的想法,在我到達珠峰腳下,感受到海拔五千多米的生活時,在更加根深蒂固。

前往珠穆朗瑪峰,是我此次遠行最為期待的事情,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多少人為之神往,我當然也不例外。因為路途遙遠,去那里還需要辦理邊境手續,我選擇了報團出發。我們清晨出發,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珠峰腳下的村落。這兩天的路程,沿途的風景自然美不勝收,我看到了羊湖,這高原上的美麗翠綠湖泊,如同天使的一滴淚,莊嚴的高原一點柔情;我看到了卡若拉冰川,那常年不化的冰雪,承載了多少自然的變遷;我看到了嘉措拉山口,那蜿蜒的盤山公路,猶如一條巨龍盤踞高原,是無數人類勤勞無畏的成果;我看到了天地蒼茫,看到了冬日的可愛......

當我們到達珠峰腳下的絨布寺時,我們個個精疲力竭,有的已經靠著吸氧緩解,我也頭疼的厲害。可司機說,前面就是珠穆朗瑪峰時,我們全部來了精神,下車前往。當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日頭在西面殘喘,海拔五千多米的土地上,寒風肆意,我們裹緊衣服,靜靜的站在寒風里,忍受著身體的不適,看著眼前的巍峨的珠穆朗瑪峰,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巨大的孤獨感。也不知道為什么,我一個人獨立生活了那么久,一個人去了那么多地方,也曾經一個人去醫院動手術,但孤獨的感覺也從未有這時來的真真切切。

現在想來,也許當時我是被自然震撼了。在珠穆朗瑪峰面前,我突然覺得人類是多么的渺小,生命又是多么的脆弱。對于我們一百年很長,而對于它,根本不會有絲毫改變。而有些人還妄圖征服自然,是多么的可笑,殊不知,一場地震,一場海嘯,或是一場瘟疫,足以摧毀整個人類,而自然又會重新開始。

至此,我也就更加明白為什么西藏這塊地方會存在綿延不絕的信仰,會有如此多忠貞不二的信徒,是因為艱難,因為敬畏。在這里,自然氣候是何等的犀利,人類起初為了生存,只有適應,敬畏,信仰也就變成了這艱難生命的出口,不是嗎?

我們寒風中眺望著珠峰,老天眷顧,我們等到了落日時,珠峰金頂的模樣,宛如日出,壯美至極。夜幕降臨后,我們驅車前往要住宿的地方,位于巴松村的一間普通農戶家中。在那里,我遇見了,同是從廣州出發的澳門朋友。我們燒著牛糞烤火,吃著這里的晚餐--方便面,喝著甜茶聊天,我詢問與他一起的白發老人怎么沒有來。他有些可惜的說,老人一到拉薩就開始高反,能在拉薩活動就很不錯了,珠峰是來不了了。我忽然想起李白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及時行樂,說的灑脫,但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

晚上我們睡在大通鋪上,在這五千多米的地方想要安穩的睡去,真的有些困難。有人提議去看星空,于是凌晨四點,我們紛紛起床,在村落的一塊空地上仰望星空,高原的夜晚,空氣稀薄,整片夜空猶如巫師手中的水晶球,透徹清晰,偶有幾顆流星劃過,我們都各自驚呼,然后雙手合十開始許愿。

突然想到,面對浩瀚的璀璨星河,整個地球又是這般渺小,我們就顯得更加微不足道,在這般巨大空間里生存的我們,擁有喜怒哀樂愁的我們是如何的幸運和美好,原來生命存在,就是已經是奇跡了。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在冬日旅行,因為在這個季節,人與自然有所對抗,彼此摩擦,才更顯得生命的真實,讓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

深夜寂靜,唯有風起風落,我在這冰天雪地的冬日,看著星河燦爛,內心猶如春日。

思緒被一陣腹痛拉回,我捂著肚子才發現已經下午時間,我還沒有吃飯。于是開始煮面,來開始今天的第一頓。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如此,自由得讓人可怕。但我還是享受著現在的生活狀態,除了上班,自己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可以宅,可以放肆,如果心情郁悶,會選擇一個周末,隨便一個周邊城市都可以是目的地。在陌生城市中,漫無目的的走,在陌生的街道間,遇到陌生的人們,一切可以那么簡單,毫無顧忌,放下偽裝。

想起魯迅在《狂人日記》里的話,從來如此,便對么?因此,人到三十,就一定要如何嗎?我始終相信年齡只是時間符號,并不能代表什么。心智的成熟,成就的高低,可以和年齡劃等號嗎?當然,我們可以在各個階段制定目標,但那目標應該是屬于個體的,而不是大同。它應該是由每個人內心,能力,自由決定,盲目復制張貼,多數會陷入無邊苦惱的死胡同。其實,人生也是一場旅行,只要向前出發,只要前進的腳步不停,那么就一定會有收獲。

想起外婆去世的第二年,我們去她墳前掃墓,母親一邊燒錢紙,一邊哽咽地和外婆說話,我們聽著心情自然也是哀傷。表哥突然跟我說,外婆去世前不久的日子,他去看過外婆,外婆對他說,要我們幾個同輩的好好的過,只要開心就好了。我聽了,鼻子立即泛酸,沒有說話,只是點頭。

外婆一生極為辛苦,生在貧苦人家,長在戰火年代,日子才剛剛起步,她們卻已經老了。因此,身不由己的難,生活不易的苦,沒有人比他們更為明白。開心就好,是多么簡單又難為的忠告啊。

我端著煮好的面條,熱氣撲面,心中浮現出那時在五千多米的星空下,對著流星許的愿望,"愿生活如我所愿。"

一口面條下肚,我全身暖了起來,一如那日大昭寺前,陽光下喝著甜茶的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66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2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0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1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02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3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68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90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88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9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