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
進入二年級的孩子,大體上也都過了八歲的生日。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內心心境對立而分化,一方面向往著善良,另一方面又嘗試調皮,也會表現出情緒的不穩定,這是他們內在掙扎的表現。
開學伊始,男孩子們展現出了相較于一年級更強的力量,經常能在班里看到孩子們在地板上用肢體“較量”,有時,也會用語言來“較量”,但沖突總是來的快去的也快,有時并不需要我去幫助處理,他們就能自己釋懷一笑,接著又玩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所展現出的善良與寬容的天性也時常讓我內心充滿喜悅。
女孩子們在一年級很喜歡黏著我和高姿老師,而這時的她們會說小秘密,當看到我時,會立刻停下嘴里的話,甚至捂住嘴巴,說:我們在說的事情不能告訴你,接著嬉笑著跑開。這時的她們只是覺得好玩,過一小會兒,她們就會跑來把小秘密說出來,而這些小秘密通常是:我忘記帶蠟塊了;我今天帶了小玩偶掛墜等諸如此類。
關于教學次序的思考
在暑假我就一直思考,圣人版塊與寓言版塊應該誰先誰后呢?在觀察到孩子們這些小調皮之后,我便決定,先進行寓言版塊,讓寓言版塊中的小動物們出來與孩子們見面,以便讓其中的動物性與孩子的狀態相呼應。
教學安排
本次的寓言版塊共四周,我們選取了4個寓言故事。分別是《北風和太陽》、《獅子和老鼠》、《狐貍和烏鴉》、《狐貍和葡萄》。在這四周中,我們共學習了69個生字,分別是:
衣? 服? 皿? 溫? 暖? 陽? 言? 和? 他? 她? 們? 灑? 吹? 芒? 爭? 論? 全? 玉? 金? 弓 強? 弱? 獅? 鼠? 網? 獸? 求? 救? 夢? 困? 原? 叢? 牙? 齒? 看? 見? 瓜? 里? 只? 好 狐? 貍? 鴉? 黑? 百? 靈? 正? 反? 兔? 魚 雞? 象? 葡? 萄? 聞? 香? 餓? 熱? 走? 頭? 眉? 自? 鼻? 次? 乞? 吃? 舌? 每? 午
在字體的書寫上,孩子們也更有意識。筆順與字形的具體寫法,我都會提前查好。上課時會告訴他們字體怎么寫才能更漂亮,以至于有時我忘記講時,孩子們會問“老師,這個字要怎么寫才好看呀?”
從呈現上來看,孩子們基本已經可以相對工整的書寫了。
《北風和太陽》文段:北風和太陽誰的本領大?北風和太陽爭論不休,他們要比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北風吹,冷風讓行人裹衣更緊。北風猛,寒風讓行人加衣快行。太陽灑下光芒,溫暖讓行人脫下衣裳。
在這一周的最后一天,我們在回顧了故事以后,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北風和太陽,到底誰的本領更大?
有人說——太陽。
我問為什么呢?
短暫的沉默之后,新的思路打開了,孩子們說:“都厲害,他倆都厲害,只是比賽的方式錯了,如果比誰能讓行人穿衣,北風肯定贏。”
是啊,能理解到這里,著實讓人欣慰。
接著我又問:“有沒有誰不管怎么比都一直是很厲害的呢?”
孩子想了想,說:“好像沒有。”
接著我縮小范圍,問:“在咱們班里,你們覺得誰是最厲害的呢?”
絕大多數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們大聲喊:“碩碩哥哥。”
接著我問:“你們覺得碩碩各方面都比你們強,哪個地方都很好嗎?”
孩子們搖搖頭。
接著我說:“是啊,碩碩有一些地方特別好,比如……,但是,我希望碩碩能發展出來……,能更…。好嗎?”被說到的孩子像是被看到了一樣,眼神明亮,其他沒被說到的孩子也充滿了期盼。借此良機,我干脆一一走到孩子的面前,以我的觀察說出了他們的長處和需要提升的地方。那一節課,氣氛空前的寧靜,之后進入做主課本的時間,一個個的孩子坐的筆直,主課本的書寫也十分用心。當真是讓我感受到了心與心之間的連接。當你真正看到孩子的時候,一些微妙的變化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獅子和老鼠》
文段:
大草原上太陽烈,草叢深處獸王臥。
小老鼠,匆匆過,吵醒獅王美夢破。
獅王生氣抓住鼠,小鼠求饒讓放過。
今后你若有困難,小鼠我定跑來幫。
一日獅王落陷阱,大網落下困住它。
小鼠聞聲急趕來,慌忙啃網救獅王。
弱小也能就強大,獅王致謝心謙卑。? ?
在這個故事中,我總是會被孩子的童趣打動,同時也能從他們的作品里感受到平和的品質。
在作品中,有獅子馱著老鼠去玩耍的,也有獅子和老鼠一起去大戶外,共享加餐盒美味的,也有獅子為老鼠建游樂場,帶老鼠來玩耍的,十分有趣。
《狐貍和烏鴉》
文段:
烏鴉得到一塊肉,心中狂喜坐枝頭。
一只狐貍看見了,饞的只想得到肉。
您的羽毛黑又亮,分明就是鳥中王。
您的嗓音多甜美,百靈鳥兒比不上。
請您開口歌一曲,證明您是鳥中王。
烏鴉上當開口唱,肥肉一下掉地上。
狐貍得意叼肉跑,烏鴉羞愧悔難當。? ? ?
在《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學習中,孩子們身上動物性狡猾的一面開始凸顯。
當我問“如果你是烏鴉,你會怎么回應這只對你百般諂媚的狐貍呢?”
有的孩子說“我才不理它,我會吃完再給它唱歌。”(還是覺得自己唱歌好聽哈)
有的孩子說“我把肉放回到我的窩里再跟它說話。”
有的說“我會把這塊肉吃掉,再用泥土做一塊肉,涂上肉的顏色丟給狐貍,砸它。”
有的說“我會在樹上慢悠悠的吃完,讓它淌口水。”
有的說“它也怪可憐的,我會給它分享一點兒。”……五花八門的回復,每人的回答都充滿了狡猾的“智慧”。?
在當天的蠟塊畫上,可謂是精彩紛呈,有的孩子畫的是狐貍叼肉早已跑的無影無蹤,只剩下樹上的烏鴉在罵罵咧咧,而樹下的蝸牛一臉問號,茫然不知發生了何事;
也有的孩子畫的是烏鴉從樹上飛下來,叼肉來到狐貍面前,一起分享美味的肉,氛圍之和諧讓人動容。
《狐貍和葡萄》
文段:
大熱天里狐貍餓,狐貍聞到葡萄香。
順著香味快步走,來到一個葡萄園。
狐貍奮力夠葡萄,每次它都沒夠到。
狐貍生氣轉頭走,
哼!我才不吃酸葡萄。? ? ?
在這個故事中,我首次嘗試了讓孩子們來共同創造文段。
開頭是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其中有語句的推敲,通常往下梳理的故事情節會同時出現好幾句話描述同一個場景,孩子們就會反復讀,從中選出更流暢的一句。
也有字詞的推敲,比如說狐貍“轉頭”還是“掉頭”,就有孩子說,還是轉頭好些,掉頭好像是頭掉了一樣,聽著不舒服。就這樣,最終的文段就被他們創造出來了。?
在故事的討論中,孩子們都不停的感嘆:這狐貍可真傻啊,太傻了。有趣的是,第二天回顧故事時,我帶過去一串葡萄,悄悄藏了起來。
當我問“你們覺得葡萄藤上那掛著粉霜,綠的像翡翠,紫的像瑪瑙的葡萄甜不甜”時,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喊“甜!”
這時我拿出葡萄,又問“你們覺得這串葡萄甜嗎?”
氣氛空前高漲,孩子們幾乎是吼出來的“甜!!!”。
看到此種情況,我目的達到,便說“沒錯,你們猜的很對,這串葡萄特別甜。但是,不是給你們吃的,這串葡萄是給我和高姿老師吃的。”
頓時,一片哀嚎,有的孩子說“賀英老師就是個大烏鴉!哼!”哈哈。
我接著問“現在你們說我手里這串葡萄甜不甜呢?”
孩子們興致缺缺答“肯定難吃。”,也有的說“甜!”?
就這樣,我用感官的刺激讓他們深深的體驗了一把狐貍的感受。當然了,下課后他們也如愿吃到了甜美的葡萄。?
整個寓言版塊帶下來,感受到孩子們與一年級著實有極大的不同,首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論是書寫還是繪畫,有的能在我的基礎上略作改編,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完全創造。其次孩子們的動物性初步展現,通過寓言故事的學習,他們可以感受如此多的動物性品質,而當這些品質在以后的日子里展現時,可以幫助他們更加平穩的走過這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