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了解什么是瑜伽體式?
體式是我們最初接觸、認識瑜伽的開始,人們為了身體健康開始練習瑜伽,通過練習感受到瑜伽給身心帶來的益處,從身的練習進入到心的練習。
表面看來它是練習者擺出各種姿勢,實際上,每個姿勢都是非常縝密的,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動作,靜止時它要求身體正位,體式流動時它要求順位。
體式練習的目的是對治身體。如果身體在不正位、不順位的情況下進行練習,那么就可能容易給身體帶來傷害。這樣與練習體式的目的就背道而馳了。
什么才是正位、順位呢?
它包含兩個層面:
其一,指身體的歸位。
瑜伽體式并非單純擺個樣子,實際上它有內在的邏輯性,需要用心體會,當關節、骨骼、肌肉正確排列在該有的位置上時,關節骨骼承受的壓力才是最小的,身體會呈現出最輕松的狀態。
asana的意思就是舒適而輕松的姿勢,調整身體正位是很舒服的感覺,看似限制對抗實則臣服,在拮抗中平衡,靜止中肌肉找回它們應有的方向,從而覺醒自我。
舉例一:站立時保持身體中立位,既是正位:
1.站立,雙腳自然打開與肩同寬,整個腳底板均勻受力,雙腿伸直
2.髖關節擺正,骨盆不能出現前傾或后傾的情況
3.收腹挺胸,脊柱伸直不能出現側屈,雙手自然垂放
4.伸直頸椎把頭部保持在軀干的正上方,眼睛平視前方
下面兩張圖片一目了然:
圖1
圖2
舉例二,簡易坐:
1.背挺直,下額微收,肩膀放松下沉
2.脊柱在骨盆正上方
3.尾椎、脊柱、頸椎、頭部一條直線垂直地面
4.雙腿交叉處與會陰成一條直線
5.左右肩膀一條直線,平行地面
6.兩個膝蓋一條直線,與地面平行
了解了外在動作的正位,看另一層面:
其二,指內心的層面。
瑜伽有助于我們在身心各個層面的連接與融合,也就是“調整歸位” alignment。心回到原處,回到當下,摒棄內在無休止的噪音,不再為未來擔憂,也不再為過去懊悔;心回歸自然和諧,平靜安詳;心讓我們發揮潛力,我們無畏無憂,因為心安住歸位。
現在大家知道練習體式的底層邏輯是什么嗎?
就是正位。在正位的基礎上,再進行各種體式的練習,這樣才輕松、安全、有效。
當然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身體條件各有千秋,正位的標準也有差別。練習者隨時可以借助瑜伽的輔具幫助身體達到正位的效果,比如瑜伽磚、一面墻、伸展帶等等,或者進行退階練習既降低動作的難度,以保持身體不偏不倚,處于正位的一個狀態。
好啦,小伙伴們,今天分享到這里。
如喜歡本文,歡迎關注并分享給更多朋友。贈人玫瑰,手有余香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