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思維導圖的制作。一直以為思維導圖是用辦公軟件畫出來的,從來沒有想過這也需要專業的制圖軟件。看來我還是孤陋寡聞。
要多跟各個領域的人交流。多見識一些新鮮的事務,不要只是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多了解跟它相關的方方面面,之前的我總是太浮躁,太自以為是,比如這個APP的事,就是我太主觀了,根本不去了解現代人的使用習慣,類似的APP都是什么樣的界面。
除了思維導圖這個軟件,我還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能,比如ps。要不要幫道奇教練做微信公眾號呢?既然要做的話,就要學些更多的技能。不能沉迷于現在,什么都不學。有壓力才有魄力。對于生活輕松的人來講,被逼著去做一些事情,也許沒什么不好。也算一種動力吧!
正在看《乘風破浪》
還沒看到最后,雖然穿越這個梗設的有點 扯,已經不是新鮮的手法了。影片一開始,主題就非常明顯,關于父與子,關于理解。兒子對父親的不理解,憤恨,到后來共同經歷那么多風風雨雨。父母和子女總是兩個時代的人,直到他們有機會生活在一片天空下。
穿越回去的太浪見證了父母親的感情,也理解了父親的所作所為。兄弟,是什么?情義,是什么?
隔閡在什么時候可以放下?在看透了世間百態后,在心涼了之后,在有了共同的敵人之后,隔閡便不再存在。男人的友誼是是在一架又一架中建立的。一場激烈的斗毆之后,正太進監獄了,太浪在媽媽的肚子里等待著與這個世界相見。好吧,看完了,其實并不是很好看,沒有深度,估計是小說比較好看一點吧,韓寒導演的,一直是這種需要去摸索的冷幽默。很多情節都是無厘頭的。
觀眾群很極端,極度喜歡,極度吐槽。
我想知道的是,為什么會叫太浪,為什么會跳樓,為什么正太的脾氣是那樣子的?難道是想說,這正太沒結婚前,沒孩子前,自己就是個孩子,而且在今后的幾十年,依舊像個孩子一樣沒有長大。而太浪穿越回去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明白,我父親一直沒有變。無論世界怎么變,正太都沒有變。所以,在太浪成長的日子里,正太對待他完全是因為他就是那樣的。
想讓他好好學習,是因為希望他懂得多一點,可以在關鍵時刻聽懂別人的話。在正太眼里,那是一種可以讓人佩服的技能;
用腳踹他,是因為他希望可以有個像老婆一樣的女孩子,溫柔賢淑。
貌似,在太浪的童年里,父親坐過牢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可以想象出來,孩童時代,這件事必定是別人嘲笑他的把柄,太郎的童年應該是籠罩在一種陰影度過的。
而如今,太郎明白了,正太之所以坐牢,恰恰是為了救自己。
而自己的母親,是難產死的。
韓寒把故事安放在一個小小的鎮子里,卻濃縮了一個大大的江湖。一切看似合理,又覺得很小題大做,這就是一種幽默吧?咨詢過律師,然后六一死了。
原因就是因為房子,一塊地。房地產,在哪里都能見證血腥和貧富。錢,可以有很多,但命只有一條。
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