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看的一本關于促進深入思考的方法的書。
作者赤羽雄二在麥肯錫工作了14年,并且在1990年創(chuàng)辦了麥肯錫韓國分公司,他在參與企業(yè)的經(jīng)營改革中,他體會到員工的戰(zhàn)斗力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一個公司的未來,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促進員工的深入思考、提高解決問題和執(zhí)行能力。我們平時也會經(jīng)常有這種感覺,覺得自己花了很多時間思考,但所常常徒勞無功,原地踏步,雖然知道要更深入地思考問題,但并不知道具體的方法。作者提供的解決方法簡單地說,是運用A4紙整理思維碎片,進行“頭腦體操”,從而提高思維效率。
通過這個簡單的方法,逐步接近“零秒思考”的境界,聽起來很像勵志成功學吧?縱觀全書后,實踐了幾天,覺得這個方案看則簡單,但卻很有實踐性,有的時候我們冥思苦想,雖然感覺上像是進行思考,但很多時候其實思考深度不夠,也有時候被其他情緒所困擾和左右,但用筆記錄就可以將浮現(xiàn)在腦中的意向和感覺形成語言,問題的解決方案會在不斷嘗試用語言描述自己腦海中的意向和感覺的過程中逐漸成型,即使只是每天10分鐘的訓練,堅持一段時間后,對于思考的速度和深度會很有幫助。剛讀完這本書,我就在這個方法的基礎上與《結構思考力》一書里學習到的思考框架結合,整理出了一次會議上的發(fā)言綱要。
這個訓練方式的具體做法是:
將一張A4紙橫放,每張紙寫一件事,左上角寫標題,每頁只寫4-6行,每行20-30字,每天寫十頁,每一頁的書寫時間控制在1分鐘以內(nèi)。(使用廢棄的打印紙的背面寫就可以避免浪費了)。通過堅持做這樣的筆記,會更多地意識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在意的事情和潛意識里想忽略的事情,從而整理混沌的思緒,將精力集中在重要的問題上。同時,筆記內(nèi)容也可以有很多種,既可以是對工作內(nèi)容的思考,也可以是想起來的任何事情,還可以以此發(fā)泄情緒,整理心情。在書寫過程中突然想起來的子問題,還可以另外使用一張A4紙進行整理。對于實在想不到要進行整理的內(nèi)容,作者還特別提供了400個標題供參考,另外作者還建議相似的標題可以反復寫,因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階段的思考是不盡相同的。
一旦適應了這個整理思路,還可以用它來完成工作報告綱要、PPT大綱、會議記錄等工作。是一種簡單但富有實踐性的思維訓練方法,有沒有成效,則需要幾個月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