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線上培訓需要一些形式上的互動設計來抓住學員的注意力,也需要在內容呈現和語言表達方面提升體驗。當然了,這些Tips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內容為王。只有交付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再由富有同理心的引導者加以引導,輔之活潑輕松的互動設計,才能夠在線上這種極為松散的條件下交付出色的培訓效果。
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線上會議和培訓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各種主題五花八門,培訓效果喜憂參半。本文總結了一些線上培訓的實用建議,供需要的朋友們酌情參考。
首先,本文標題《引導式線上培訓》,劃重點“引導式”。何為引導式?即以引導的方式來組織線上培訓。這需要一位引導者,他可以是會議主持人,也可以是培訓講師,他需要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引導受眾,給大家營造良好的交互氛圍和學習體驗,使得整個線上培訓進展得更加順暢。
身臨其境:線上分享的困境
在介紹如何引導線上培訓之前,我們先來玩兒一把身臨其境:設想我要參加一場這樣的線上培訓,整個培訓時長兩個小時,講師的演講能力很強,從頭到尾一氣呵成,邏輯順暢內容豐富,他所講的也正是我想聽的內容。不知道想到這里大家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就兩個字,“完美”?但是,請注意轉折來了,這個場景很像我們平時見到的線上Session,樸實無華,且枯燥。
讓我來帶大家還原一下真實場景。
開始時我會卡點進Zoom,有可能錯過了前面的一兩分鐘(也許更多)我不知道是什么的內容;前半小時,聚精會神認真仔細,甚至拿著小本記著筆記。
半小時后,客戶微信來了,需要第一時間響應;十分鐘后郵件彈窗了,迅速瞄一眼標題,“什么是SEO”?好像還蠻有趣,先mark為敬,下來仔細研讀;哎壞了講到哪了?迅速跟過來,繼續聽講。
一個小時過去了,口干舌燥,好像過去的一個小時是我講的一樣,拿起杯子一飲而盡,心里得意一下,看吧,我就說杯子得隨時放手邊,位置也有講究,不能太遠,得隨手能夠到,也不能太近,省得碰倒澆了手機和電腦;哎怎么都翻頁了,剛才那頁是啥內容?算了,下來要個PPT和錄屏。
又半個小時過去了,怎么還沒結束,剛才水喝多了;答疑環節,PM電話來了,重要又緊急,算了答疑不重要,先下了……
看到這段有小伙伴可能會說,我比你聽講可認真多了。OK,那么問題來了,能保證兩個小時從頭到尾聽下來、沒有拿起手機劃開鎖屏的小伙伴請舉手。舉手的朋友請收下我的膝蓋。不用懷疑,這不是我們的問題,一定是線上培訓的打開方式不對。
那么怎樣才能避免上面這些情況的產生呢?沒法避免,我們不知道聽眾會遇到哪些突發情況,電話來了、娃來了、貓狗來了,水灑了、網斷了、人有三急了……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大家還有興趣聽的時候盡量抓住注意力,讓大家自覺自愿的留在線上完成培訓。
這時候你就需要引導式線上培訓了,本文不會長篇大論介紹理論,而是提供簡單有效的Tips,讓大家馬上就能使用起來。
引導式培訓的形式設計:鳳頭豬肚豹尾
一般來說,一次持續的線上培訓時長最好不超過1.5小時,1小時左右比較適宜,不會長到大家失去耐心,也沒有短到講不清楚一件事。如果大家的主題真的沒法1小時講完,可以酌情分段開展,中間留夠休息時間,線上也是需要茶歇的好伐~
在1小時左右的線上分享中,同樣是需要控場的,請設置明確的 Check-in 和 Check-out 環節。Check-in 指的是在正式開始分享內容之前的互動環節,形式應該是可以活躍氣氛的、能迅速吸引大家注意力的,有點像線下的破冰環節。Check-in 結束后請明確告訴大家,“現在我們開始今天正式的學習內容分享”,讓大家有一個調整感。這有點像催眠師,“現在你感受到全身放松,開始逐漸入睡……”,然后就可以開始進入正題了,正題部分我們下段再議。
正題結束后,需要有個 Check-out 環節,也要明確告訴大家,“現在正文結束,開始答疑(或胡扯)”,同樣的可以類比催眠師的那句“我數到3你就會睜眼醒來,1,2,3……”。然后結束正題進入Check-out,可以是Q&A、總結梳理、甚至不相關的其他內容。分享兩頁我設計的 Check-in 和 Check-out 環節。
Check-in:打開攝像頭進行線上破冰,主持人可以介紹一下培訓公約,在整個培訓過程中需要大家注意的規則,以及過程中可能需要大家參與的環節等。
Check-in / Check-out:課程開始前或結束后,可以讓大家進行一些輕松愉快的小游戲,或者讓大家隨意涂畫,寫寫反饋等。
有了 Check-in 和 Check-out,就好比寫文章有了鳳頭豹尾,現在我們就要填充豬肚部分了。不光在開始和結束時需要引導,在過程中更需要引導。在過程中的引導更強調互動性,所以在內容呈現形式上,我們還應該定期的設計互動小環節。請注意一定要結合內容來互動,過程中就不宜加入內容不相關的互動了,否則容易讓大家出戲,把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精神散沒了。
結合內容來互動的形式比較簡單:可以是問題,讓大家打彈幕回復;可以是選擇題、填空題、連線題;也可以玩大家來找茬……互動出現的頻率應適宜,可以是講完一個概念來驗證大家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是讓大家發散腦洞然后再幫助收斂。分享兩頁結合內容的交互引導,設計來自《敏捷需求基礎技能練功房》。
判斷題:方便大家快速在屏幕上勾畫,實時獲得知識點反饋。
歸類題:適合在介紹完相近的、或大家經常有誤區的概念后使用。
有了過程中的互動設計,就可以在講述內容的同時引導大家沉浸式參與,讓大家的狀態跟隨著引導者的步伐起起伏伏,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在內容和表達上提升體驗
介紹完引導相關的互動設計,我們再來聊一下怎樣在闡述內容時給人以良好的體驗。
先聊內容的設計。每頁PPT的講解時間不宜過長,5分鐘左右比較合適。因為線上不比線下,受眾長時間盯著沒有變化的屏幕很容易疲憊和走神。每頁PPT呈現的內容盡量簡潔,不宜堆砌過多內容,應讓學員在沒有指引的情況下也能清楚的知道講到哪兒了。再有就是如果需要中英文混用,要保證英文單詞在PPT上可以找到。
在聲音和語言表達方面,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點。比如,要注意環境噪音,以及可能影響音效的習慣性動作,如縷耳機線、敲鍵盤、點鼠標等;在講解過程中應吐字清晰,語速得當;另外,常用的口頭禪需要控制,如“然后、即、就是說、這個嘛、你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頻繁的口頭禪很容易讓人Focus在你的口頭禪上,而非你要講的內容上;此外,PPT翻頁和逐步演示的時機要掌握好,保證整體的邏輯通順,銜接自然;在講述過程中要做到及時回顧,幫助大家形成內容段落感,也方便一時走神的小伙伴快速跟上大部隊。
語言方面,多考慮學員感受,一樣話百樣說,哪怕是在發難,也最好使用令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如:
“不知道我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代替“回答明白了嗎?”;
“我講清楚了嗎?”,代替“你聽懂了嗎?”;
“關于這一點,大家還有什么疑問?”,代替“還有哪兒不明白?”;
“我們來一起看看咱們的作業”,代替“看看你們的作業”;
“時間投入方面需要我們一起克服一下困難呢”,代替“時間的問題自己協調解決”。
……
在整個過程中,應保持同理心:如果你是學員,你不想聽到什么就不要說什么,不想看到什么就不要做什么。如果遇到沖突和矛盾,不要預設立場,要冷靜下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
總結:時刻關注“人”的狀態
好,我們總結一下本文:引導式線上培訓需要一些形式上的互動設計來抓住學員的注意力,也需要在內容呈現和語言表達方面提升體驗。當然了,這些Tips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內容為王。只有交付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再由富有同理心的引導者加以引導,輔之活潑輕松的互動設計,才能夠在線上這種極為松散的條件下交付出色的培訓效果。
結尾點題:引導式線上培訓,需要我們時刻關注“人”的狀態。畢竟,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切都與人有關。讓我們為給他人營造美好的體驗而努力吧,共勉2020。
附:瘋狂emoji答案,惺惺相惜、一心一意、一氣呵成、望聞問切、八面玲瓏、馬到成功。
文/ThoughtWorks于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