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片段】
元認知能力就是覺察力和自控力的組合。從實用的角度講,元認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義為:自我審視、主動控制,防止被潛意識左右的能力。
當下幡然醒悟、痛下決心,提醒自己從明天開始一定要先做重要的事情,但是第二天又不知不覺地陷入了這種怪圈。這個時候,我們似乎依舊被潛意識支配,無法自控。從當下,到每天,再到一生,我們都天然被潛意識左右著。
理智腦戰斗力其實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收集側重學習、理解、記憶、運算的認知能力,即我們在校學習時主要鍛煉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側重覺察、反思、判斷、選擇的元認知能力。
一個人要想掌握命運之船的風帆,就必須主動、刻意地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讓理智腦更多地參與大腦的決策,掌握大腦的主導權,這樣,我們就會比一般人走得更快、更遠。在這個主導權易手的國策會給你,一個人會變得出的明顯特征:能夠主動控制注意力、不會被隨機、有趣的娛樂信息隨意支配。
每當遇到需要選擇的情況時,我們要是能先停留幾秒思考一下,就與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腦,啟用元認知來啊審視當前的思維,然后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想辦法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就像鍛煉我們的肌肉一樣,只要經常鍛煉,他們就會原來越強,能被輕易激活。好的方法就是:一定要在選擇節點上多花“元時間”。
“元時間”內我們要做什么?很簡單,就做一件事:想清楚。基本的應對策略是:在選擇節點審視自己的第一反應,并產生清晰明確的主張。
元認知能力強的一個突出表現是:對模糊零容忍。換句話說,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找出那個最重要的、唯一的選項,讓自己在某一個時間段里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自己行動里弱的時候,腦子里對未來的具體行動肯定是模糊不清楚的。在這個時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來,進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讓腦子清醒。
【個人經歷】
說實話,就在今天,我對自己學習英語這件事,再次產生懷疑了。哪怕我已經學習了300小時了,依然對做這件事質疑。
人就是這樣,當你花時間越多,你學的效果不明顯的時候,周圍的人越是質疑你,你會被這種環境喘不過氣來,令人很窒息的感覺。
我媽說,你別學英語了,不如好好找個工作上個班。
自己讀個英語,哪怕是曾經學了很多次的單詞skill,怎么也學不會、讀不準。
看著電腦屏幕前,一堆不認識的單詞,我停頓了下來。
我真的能學會英語嗎?
就算自己學了這么久,能夠做到脫稿自由表達出很長的句子,可以嗎?
不行,我做不到。
關掉手機、關掉電腦,你用英語表達出你想說的話,能夠脫口而出嗎?
不可以,會說一點,很咔磕~~
你周圍有人跟你一樣在學英語嗎,放著大好的時間不去上班,學英語真的可以讓你收入翻倍嗎?
不可以,目前沒有找到特別合適工作,能夠把英語用上的工作。
我的身體里的另外一個我,飄在角落里,看著我嘴里不停練習的英語,就像個神經病,抱著一本書不停練,要么瘋了,要么是傻蛋。
孤獨的我,凄涼的我,爛泥扶不上墻的我,完全瞧不上自己。
學習給了我什么,生活不得繼續,你癡迷的學習,目前為自己的生活做出任何的改變,你又何必繼續癡迷去學習英語,學個遙遠而不實用的技能呢?
這樣 做對了嗎?
的確,這樣的思考,就是我對自我的解析。
在這之前,我不知道這就是“元認知”能力。把“自己”跳出自己,以第三視角,以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過程。
當然,這只是認知的過程,以過去經驗里來看待自己的過程,以別人的視角看到自己的過程。這一切只不過完成了一個認知過程。更重要的是察、反思、判斷、選擇的元認知能力。
那么真正的我又在哪里呢?
于是,我就開始了思考的過程。
我先是,花時間翻看我一路學習英語進步日記歷程,從每天的記錄里看到了我的進步,我很驚訝我的變化。
然后,我去尋找未來。未來會英語、會寫作、會銷售、會AI能夠從事那些工作,從各大平臺軟件中尋找我的價值。如果沒有這個英語技能,對比會與不會英語收入水平之間的差別。很容易,我找到了英語技能存在的價值感。
接著,我將時間拉到更遠的時間,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英語這個技能的價值。現在花一兩年時間學習,在10年、20年以后價值,比對大量的數據,對我更長遠的職業規劃的幻想。很顯然,我信心滿滿。
重新打開我常用的英語學習圈,群里的朋友每天都在用心學英語,大家每天都打卡,那些已經成功學完1000小時英語使用者,他們早就通過英語實現了收入迭代、思想圈層躍進,我大受鼓舞。于是,靜靜打開英語朗讀軟件,開始了今天的英語拉練計劃。
我想說的是,整個過程,從我一開始的泄氣到,我找到繼續學習的動力過程,我就采用了自控力的方法。
每當我們被情緒、思維所裹挾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停下來幾秒,思考一下。我是用文字記錄自己每一步思考的過程,試圖去激活自己的理智腦,啟用元認知來審視當前的思維,然后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同時,本來想要享樂的思想,瞬間從被動轉為了主動,從模糊混沌的情緒中轉為清晰的主張、付出學習英語的行動,自己控制住了自己。
如果,我不動腦子,腦子就直接歸順了我的情緒,估計今天也會學不下去,明天也不會來學,之前所有的付出成本在此刻也會灰飛煙滅。
想與做,目前得到的和付出的收獲嚴重的配得感,讓我心理嚴重失衡。
當然,我每次克制自己一次,就相當于進行了一次自我審視和主動控制,相當于又進行了一次鍛煉。下次遇見焦慮、想放棄,理智腦的自控力又會增強了一些。
【行動指南】
面對理智腦與潛意識的沖突,不放試著讓自己放空幾秒鐘,激活元認知能力,審視當前的行為和目標之間的差距。
1、針對當下時間,保持時間,保持覺知,審視第一反應,產生明確的主張
2、正對全天的日常,保持清醒,時刻明確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3、針對長遠的目標,保持思考,想清楚長遠意義和內在動機。
當自己行動弱的時候,保持覺知,花幾分鐘全方位的想清楚,我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