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感悟(五)
讀書筆記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所左右。
重要之事決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歌德
回答兩個問題: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改觀你的個人生活,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改觀你的工作局面,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左腦進行管理,右腦進行領導。
獨立意志是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
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是時間管理的精髓。
四代時間管理理論
一、利用便條與備忘錄,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
二、行事歷與日程表,反映出時間管理已注意到規劃未來的重要。
三、講求優先順序。
四、否定時間管理,主張關鍵不在于時間管理,而在于個人管理。
前三者過分強調效率,把時間崩得死死的,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使人失去增進感情、滿足個人需要以及享受意外之喜的機會。
一般人往往對燃眉之急立即反應,對當務之急卻不盡然,所以更需要自制力與主動精神,急所當急。
時間管理矩陣
應該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類事務,因為不論是否緊迫,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應該通過話費更多時間在第二類事務來減少第一類事務的數量。
第二類事務包括建立人際關系、撰寫使命宣言、規劃長期目標、防患于未然等等。
只要能確定自己的第二類事務,而且即知即行,一樣可以事半功倍。即帕雷托原則--以20%的活動取得80%的成果。
以第二類事物為生活重心的時間管理方法的六個重要標準:
和諧一致
平衡功能
圍繞中心
以人為本
靈活變通
便于攜帶
個人宣言例子
個人管理四步驟
一、確認角色。寫出你自己的關鍵角色。(如果還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那么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記下來。)
不用太復雜,只要考慮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務,記下這七天時間里需要專注的領域即可。
二、選擇目標。思考下一個周計劃中每一任務欄下你最想做的一兩件要事,作為你選定的目標。
三、安排進度。為每一項目標安排具體的實施時間。
四、每日調整。根據突發事件、人際關系的意外發展及嶄新機會對每天的要務安排進行適當調整。
可以做個優先排序。但要先知道具體的事務同個人使命之間的關系。
第四代自我管理方法優點:
以原則為基礎;
接受你內心良知的指導;
確認了你的個人使命;
幫助你明確自己的角色;
以一個星期為單位計劃生活,讓你擁有了更廣闊的視野,不必局限于短暫的一天時間。
授權:把責任分配給其他成熟老練的員工,才有余力從事更高層次的活動。
責任型授權的關注重點是最終的結果。給人們自由,允許自行選擇做事的具體方法,并為最終的結果負責。
責任型授權需要在以下五個方面達成共識:
預期結果
指導方針
可用資源
責任歸屬
明確獎懲
付諸行動
1、找出一項平常被忽略了的第二類事物。
2、畫一個時間管理矩陣。
3、把可授權的事情交給他人辦理。
4、計劃你的下周活動。先確定目標和角色。每周結束時,評估一下你的計劃是否能夠體現你的人生目標和主導價值觀,你是否能始終堅持這些人生目標和這些價值觀。
5、承諾以后每周制定一個周計劃,并規定一個具體的時間專門做這件事情。
6、將目前使用的計劃工具改造成第四代時間管理工具,或設法取得。
7、閱讀第四 代的時間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一天。
總結
這章介紹了一種新的時間管理方法--以要事第一的原則。確實,目前自己使用的時間管理方法要么逼得太緊,要么完成事情之后的成就感不一定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即完成的只是必要但非重要的事情。應該先知道自己不同的角色和目標,然后找出相應重要的事情,接著以每周為單位做時間計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