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是武漢人對吃早點的說法。不吃,這個早上就過不去!這一個“過”字,就能看出武漢人把吃看得是多么重要。
而武漢人過早的首選,要數一碗香氣氤氳的熱干面了。而且當地的朋友告訴老虎,要想吃明白武漢,就必須先從一碗熱干面開始。
老虎對于熱干面最初的印象并不是吃,而是來自于池莉的小說《煩惱人生》,“一口大鍋里裝了大半鍋沸沸的黃水,水面浮動一層更黃的泡沫,一柄長把竹蔑笊籬塞了一窩油面,伸進沸水里擺了擺,提起來稍稍瀝了水,然后扣進一只碗里,淋上醬油、麻油、芝麻醬、味精、胡椒粉,撒一撮蔥花——熱干面。”當時老虎真是讀得口水四溢呀。
池莉的這段話把武漢人對熱干面的熱愛寫的淋漓盡致,起初老虎并不理解,但來到武漢,在路上隨處可見武漢人一手捧著熱干面一邊吃一邊走,還有的是坐在擦鞋攤上,一邊吃一邊擦鞋,一碗面的工夫,皮鞋也就锃明瓦亮了,武漢人對它的感情,自是不言而喻。
所以對熱干面老虎是慕名已久,到了武漢,自然也是首選,武漢的@美食達人老王 是老虎的朋友,是武漢的美食活地圖,第一次是老虎去拍美食紀錄片《搜鮮記》,他和@美食俊俊 帶老虎去的是一家叫石婆婆的熱干面店,第二次是去了一家叫三鎮民生的店,老王告訴老虎,蔡林記雖說是武漢熱干面的老字號,但石婆婆家已經做了幾十年了,三鎮民生店則是@蔡瀾 先生來武漢也來這兒過早的店,是很多老武漢的最愛,那自然更不能錯過。
老王告訴老虎,一碗熱干面看似簡單,卻頗見功夫,制作也頗講究,熱干面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面的軟度彈勁干濕度都很重要,面條要事先煮至近乎于熟,七八成即可,過熟則軟爛,過生則膈牙,面熟后入冷水過冷再瀝水略略晾干,用熟油拌勻,以防粘連,待吃時,過沸水汆燙,扣入碗中,再淋上用芝麻醬、香油、香醋、辣椒油、蝦米、辣蘿卜丁等配料,一碗面勁道,味鮮美,色香味俱全的熱干面就好了。
除了面,熱干面最關鍵的就是醬料,而醬料好吃,芝麻醬一定要用芝麻香油調,老虎在北方夏天吃涼面時也常用此法,用芝麻香油把芝麻醬和醬油拌勻,慢慢一點點調成糊狀。這樣香氣才會更加濃郁香稠。而熱干面的醬料,以麻油調純黑芝麻醬最佳,其次是食用油調和白芝麻醬,再次就是用花生醬。所以老饕不用吃,僅看芝麻醬的顏色,基本也能知道這熱干面地道不地道。
聽老王講著,老虎口水都要流出來,抓緊要一碗,一大嬸,抓一把事先煮熟晾涼拌油的面條,兜進長柄笊籬,在熱氣升騰的大鍋中里燙上幾圈,提起、瀝干水,扣入碗內,再將調好醬料和配菜依次加于面上,一碗黃澄澄、香噴噴、熱騰騰的熱干面端至老虎面前,老虎觀之,面微黃,醬紅潤,小蔥香菜翠綠,榨菜蘿卜干散落其中,煞是好看。不由垂涎三尺。
剛要吃,老王又告訴老虎,吃熱干面也有講究,要乘熱把面拌勻,讓芝麻醬和調料全都糊在面上,形似螞蟻上樹,這時再吃,就格外的香氣撲鼻,老虎迫不及待,趁熱攪拌均勻,讓根根面條沾染上醬料的味道,入口,濃稠的芝麻醬的香味,瞬間溢滿口腔,在齒頰間穿梭。面條咬之內里勁道,而外爽口滑溜,辣蘿卜丁榨菜等配菜,也是爽口不已。再加紅紅的辣椒油,面香,味辣,略咸鮮,滋味真真妙絕!
同行的@靈子 妹妹還給老虎買來了一碗米酒,她說,吃熱干面一定要喝點東西,要一邊吃一邊喝,只吃不喝,熱干面干乎乎地撐在嘴巴和胃之間,就吃不出熱干面的極品味道了。而據說最正宗的熱干面吃法,是要在吃完面后,用滾沸的開水沖碗,把碗里的辣蘿卜丁、蔥花、油、醬刷燙喝下,如此方才完畢。
那一碗濃香的芝麻醬拌油面配著榨菜蘿卜干香濃味美的熱干面,再加一碗米酒,武漢的早上,就這么過去!
一碗熱干面,是武漢人對生活的熱愛。
武漢,你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