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紐慶的結構家庭治療模式。
結構式家庭治療認為,個體的癥狀都是家庭的組織內結構失調的副產品。關注的都是一個特定問題,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什么是結構家庭治療模式呢?
一是家庭系統。家庭是一個穩定的系統,由互相依賴的單位組成,彼此相依,互相影響,單位的轉變影響整體,整體的改變也影響單位。
二是家庭結構。家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常規,是家庭里多年來形成的一致的重復出現的,長期存在的習慣和規律。分為次系統,界限,身份和責任分工,權力架構。最常見的子系統包括夫妻,父母與子女。界限是情感的屏障和距離。界限維持所有家庭子系統的相互依賴的同時,也有助于保證每個子系統的自主性。他是維持家庭中個體或者團體完整性的重要的條件。
三是病態家庭結構。家庭結構的失調導致了家庭功能的失調。分為糾纏與疏離,聯合對抗,三角纏,倒三角。父母有權威未必有權力,比如孩子是土皇帝。
四是家庭生命周期。分為形成期,發展期,擴展完成期,收縮期,完成收縮期,家庭解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