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年讀完200本書的他們,最擅長使用的讀書方法》一文中,分享了檢視閱讀是什么,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訓練自己的檢視閱讀能力(這是一種極其高效的學習和讀書方法),以及檢視閱讀怎么做。從今天起,我開始對自己進行刻意練習,希望春節期間用檢視閱讀的方法讀完四本書。
今天使用檢視閱讀方法讀的第一本書,是我的認知學老師--永澄大大推薦的,著名的《成甲說書》專欄創始人成甲老師的書--《好好學習》。
讀書,不能一口氣吃成個胖紙。那我們就用檢視閱讀的方法來拆一拆這本書,看看它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吧。
01 《好好學習》的檢視表單
第一步:看包裝
1.1 書名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1.2 建議上架類別
無(傲嬌臉)
1.3 作者
成甲(著名的成甲說書的主創)
1.4 策劃機構
中信.經管出版社
1.5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1.6 版次或印次
第一版第一次(為了買個簽名版我容易嘛)
第二步:看整體
2.1 目錄說了什么
目錄分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知識與知識的威力差別非常之大,少數的知識能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臨界知識。第二部分講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和方法,以及如何持續提升學習能力。第三部分講如何找到臨界知識,如何應用臨界知識。第四部分講作者的核心臨界知識(模型)和應用案例。
2.2 序言看本書目的
本書詳細介紹了構建臨界知識的底層方法、思考邏輯和案例展示,帶領大家體會和學習一種全新的知識構建方式。
2.3 序言找本書目標
“堅持從底層思考,這樣的習慣培養訓練三年,你比有十年工作技巧的人成長得都快”。本書的主要目標是帶領小伙伴們學會底層思考方式,和挖掘臨界知識的能力,并將其運用在工作和學習中。
2.4 本書受眾群體
對知識管理感興趣的人們;
希望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小伙伴;
第三步:看細節
3.1 列舉若干關鍵詞
臨界知識、認知優勢、底層思維、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查理芒格、普世智慧、硬科學、假設、預見性認知……
3.2 本書誠意度
★★★★★
第四步:下判斷
4.1 本書對我當下的價值
★★★★☆
4.2 在什么情況下閱讀
適合在周末兩天、春節長假期間等大塊不被打斷的時間內,采用沉浸式閱讀的方式
4.3 用什么方式來閱讀
適合用張五常的讀書方式,第一遍,全部閱讀,拿出書和一支筆,完全不思考順著往下看,不懂就打問號,堅決不停頓—粗閱讀。第二遍是找關鍵詞,并把關鍵詞理順。第三遍是最難的--叫形成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和表征。
第五步:粗閱讀
5.1 少于300字總結
知識管理是通過對外部信息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知識管理存在三個維度:1)數據管理的維度;2)信息管理的維度;3)底層規律的維度。本書教會我們更多地使用底層規律這個維度看問題,深刻理解問題的實質,學會用解決問題的規律去解決其它問題(此處說的規律,可以結合成自身經歷融合成自己的解決問題模型,在未來遇到問題時直接調用模型來解),這是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也是成甲老師的“臨界知識”。
02 檢視閱讀后,我的疑問
NO.1
知識與知識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就是比其它的知識威力更大。其中少數的知識能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成甲老師所說的“臨界知識”。那么臨界知識到底是什么?我們日常工作和學習中有哪些可用的“臨界知識”,我們應該上哪兒去挖掘?有哪些現成的“臨界知識”我們可以直接用得上的?
NO.2
成甲在書中多次提到了“底層思維”,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思維模式?我們可以怎么去使用“底層思維”來解決更多的問題?我們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境,怎么用“底層思維”來觀察和解決?跟我們原來使用的解決辦法有什么不同?
NO.3
我們在書中多次看到了“刻意練習”這個關鍵詞。當然,我手邊就有一本專門講《刻意練習》的一本書。等寫完這篇文章,回頭我得好好翻翻這本書,看看我們需要怎么樣的“刻意練習”,才能將“臨界知識”和“底層思維”等,內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
03 小結
以上的疑問,僅僅是通過“檢視閱讀”這本書時,帶來的一些思考。我會將這些思考記錄下來,并在下一輪閱讀的時候,帶著問題去看書,生成我自己的解答,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總的來說,《好好學習》是一部良心制作,成甲老師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有能力、有拼勁的人。
閱讀這本書,就好像在和成甲進行一場一對一的對話。當然,由于時代的進步,真正遇到了困惑和不解的地方,我可以在簡書、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等不同的地方找到成甲老師,直接向他留言提問。
好了,第一輪檢視閱讀法的刻意練習已經結束。下面我會帶著更多的疑問,再次打開這本書進行閱讀。
感謝永澄老師傾情指導。
后記:寫完后欣喜地發現,這篇小文被成甲大大打賞了~~激動之余,進行了一輪小的反思和回顧,于是有了下面這篇小文《如何閱讀一本書,并獲得原作者的點贊、打賞和轉發?》。
祝讀者朋友們新年快樂,和和美美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