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于如愿以償的來到了魯迅故里——紹興。
? ? ? ?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為周樹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
? ? ? ? 一進入故居,一陣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擺滿椅子和桌子的主廳,是專門用來會客的屋子。繼續往里面走,就來到了魯迅先生居住的臥室,臥室里擺放著一張桌子,是魯迅專門寫作的地方,魯迅的臥室顯得整潔、簡樸。再往里面走,則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百草園,置身百草園,看到了高大的皂莢樹,也仿佛聽到了油蛉在草叢里低唱,蟋蟀在草叢里彈琴。也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魯迅與他的好友閏土一起玩耍。
出來百草園,我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周圍是一圈小河,我仿佛看到了魯迅小時候乘著小船去三味書屋上學,進入三味書屋,我仿佛看到了靴子們在搖頭晃腦的念著書,而先生坐在一旁都快要打瞌睡了,如果有哪一個學子讀不好,就用戒尺狠狠打他的手。
? ? ? ? 繼續往前走,就是魯迅的書房,魯迅的書房擺滿了許多世界名著,從中我看出了魯迅先生學習非常的刻苦努力,我以后也要向他學習,魯迅作為家里的長子,他的父母很重視他的教育,為了得到更先進的西方國家的文化,魯迅遠赴日本留學,不僅學到了先進的醫學知識,也學到了先進的西方文化。魯迅在日本仙臺學醫時一次課間上映了一部幻燈片,描寫的是在日俄戰爭中,中國人給俄國做偵探被日軍抓來處死的場面:綁在中間的中國人,體格強壯而神情麻木;圍著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也同樣是一些體格強壯而神情麻木的中國百姓。一看到日軍戰勝,周圍的日本同學就興高采烈地高呼“萬歲、萬歲!”而畫面上的中國人,目光呆滯、表情愚鈍。魯迅看了這部幻燈片后,覺得他認為醫學只能挽救人體,而文學卻可以治愈心靈,中國之所以落后,是因為思想,他相信,要拯救中國,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人們的不良心理,所以最后魯迅選擇了棄醫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