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節課是本課從天氣延伸到季節,聚焦季節的變化對于地球家園的影響和動、植物與人類衣著等方面的變化。季節的變化對學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在不同的季節,動物、植物、人類有什么變化?這些問題學生沒有過深入的思考。
? ? ? 當引入這節課的主題后,學生很明確一年有四季,分別是春夏秋冬,然而當我追問每個季節有幾個月的時候,學生的回答就有個別不統一了;當明確了每個季節有3個月后,我繼續問春夏秋冬分別對應哪幾個月時,學生就完全靠猜測了,有人認為1、2、3月是春季,依次為夏秋冬等等各執一詞,正因為如此,我特別給學生介紹了季節月份的劃分: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此外,我認為本課重點在明確季節變化,動植物和人類活動、衣著等也會發生變化。我是從不同的植物發生的變化具象到同種植物發生的變化;不同動物發生的變化具象到同種動物發生的變化。在描述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時,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提到四季的氣溫變化,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那么四季對人們衣著的影響實際上與四季的氣溫有關,如此討論季節變化與人們衣著的關系就更加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