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沈復
物外是來自臺灣的創意文具品牌,兩位年輕的設計師楊格和廖宜賢,原本是公司同事,他們對于設計的理論有共同的想法,都認為那些因時代變遷而逐漸消失的文化非常珍貴和美好,所以想要將這樣的美好分享給大家,因此創辦了物外(Ystudio)。
物外以“感受書寫的溫度、文字的重量”為起點,設計制作用銅鑄造的文具系列。其最大特色是產品的特殊材質以及由此發展出的融合書寫文化的品牌內涵。
?所謂“書寫的溫度”是寄托于一筆一劃間的情感給好友、親人、愛人。在這個多數人通過電子設備傳情達意的時代,物外卻執拗地做筆,希望借此發掘消逝中的書寫文化,幫助大家找回往日記憶中的溫暖。
關于“文字的重量”,物外以銅之重量,提醒使用者“文字的重量”,在人們手中,黃銅由光燦的酒色金黃,日漸溫潤深邃、堆疊出智慧般的手澤;略沉的手感,也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要樸實的對寫下的每一個字負起責任。
?????物外的設計理念
自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出現蘆葦筆開始,書寫的歷史已經超過了5000年。源自古羅馬的羽毛筆,誕生于中國的毛筆,再到17世紀出現的鉛筆,19世紀的鋼筆和圓珠筆。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書寫工具的革新,然而,書寫承載的歷史文化意義,遠比書寫工具本身來得更加厚重。
在信息時代,數碼產品占據了我們的生活,然而物外的設計觀念卻強調傳承的意義,從原子筆、鋼筆、到自動鉛筆,拓展到繪畫筆筆筒、筆盒出發,用純黃銅與紅銅材質,用手間重量喚起人們對文字的責任心和一筆一劃之下的真情。制作的素材由一開始素凈的樣貌,隨著使用人使用的痕跡和時間的記憶而變化,氧化出獨特的效果。
?在物外的官網上,他們這樣寫道:“我們夢想著制作可以使用一輩子的好東西。因為素材是有生命的,作為設計者,我們有責任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源,盡力制作出堅實良善的好器物,陪伴使用者的生活,甚至能夠被一代又一代傳承。”
“我們致力于發掘消逝中的文化,因為這些往日記憶里蘊含的平靜溫暖,正是當代人所需的生活態度。”這是物外的共同理念。因而,他們致力于制造美好而懷舊的生活器物,這些物品無不透露著對器物本身和使用者的尊重。
??? 銅的美妙之處
以銅為材質做的系列文具用品,也是以極簡設計風格,加上對材料在的理解,讓原本平凡的物品,變成精致的文具用品。黃銅的直尺有著細致而精準的刻度,表面的黑漆褪去時,會顯露出金色的銅身。當表面的黑漆褪去,顯露出金色的銅身時,黑色與金色相互輝映,是露銅系列的美妙之處。
黑色烤漆配上黃銅色,顏值已然讓人折服。極簡之美不在于空無一物,而在于美麗的沉靜與典雅。它闡述了一種理念:設計的本質只為了更舒服的生活體驗。
如今電腦和數碼產品占據了人們生活的很大部分,人們將眼睛的使用發揮到了極限,卻逐漸放棄了手中的寫作,如果在你一天提前結束工作關上電腦,提起手中的筆,感受一下書寫的順暢和溫度,或許這就是來打造一款經久耐用,美觀舒適的筆的價值,它承載著文字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