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的提高,可以通過兩個路徑來實現,一種是內涵式增長,另一種是外延式擴張。西方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大部分靠內涵式增長,中國經濟則主要靠投資這一外延式擴張來實現,從而使得投資對GDP的貢獻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功能,過去在中國難以發揮的另一原因是整體估值太高。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估值水平高低是決定配置比例的最重要依據。對境外投資者而言,中國市場的投資收益率具有吸引力;對于境內投資者而言,股市或債市的估值水平,明顯低于樓市。這就是今后A股市場值得被看好的理由。
當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分化已經成為趨勢時,大部分行業的集中度都在提高,提升最明顯的行業有:房地產、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必需消費品、可選消費品等。這意味著今后小公司翻身的難度越來越大,其估值水平還將進一步下降。
由于大公司在指數中的權重大,盡管小市值股票的價格仍會下跌,但今后的退市率會上升,在優勝劣汰的趨勢下,指數會保持上升。總體而言,今后A股市場將持續結構性的行情,即少部分股票價格有上升空間,大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價格沒有上升空間,或繼續下跌。但這其實也不是A股市場的特例,全球股市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