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新播出的“Smoke”,是《Better Call Saul》系列劇集的總第31集,要知道《Breaking Bad》總共也就62集,換句話說如果參照前作的篇幅節奏,Saul Goodman的這部個人Show已經走到了一半。另外,《Breaking Bad》的總第31集——第3季第11集,播出于2010年,也就是8年前。
遙遠吧,可怕的是,《Better Call Saul》這個衍生劇也已經開始它的第四個年頭了。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這四年來,為什么咱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夸贊本作的鏡頭構圖,從第一季開始這幾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讓人想起上映不久的《邪不壓正》,有句萬金油式的評價隨處可見:
“房檐頂上!那(老北京或者什么什么的)味道實在是太美了。“
多年以來,姜文的《鬼子來了》在我的電影榜單里排名極其靠前,多少個日日夜夜里,“我”的那把駁殼槍、“這日本子怎么說好話沒好臉呢?”、董漢臣...無數個劇情或臺詞段落,一遍遍地浮現在眼前。但關于《邪不壓正》,似乎我只能想起上面那句話。或許,當我們對一個作品實在說不出什么具體的優點時,夸它美一定是最保險又熱鬧的方式。
美美美,幾顆火星從廢墟一直飄到波西米亞風格的藍色枕套,在電視劇這種文化領域的快速消費品中,這可能是獨此一家。倒回到8年前的《Breaking Bad》S3EP11(總第31集),煙蒂上的紅唇印會告訴你,這家館子無論湯還是藥,從來沒換過。
不過,如果在今天你仍然堅持說本作比前作更優秀的話,不妨可以回憶一下《Breaking Bad》的總第31集:
那一集名叫“Abiquiu“,劇情已經走到了:Hank處在暴躁的槍傷康復中;Walter、Skyler和Saul在仔細討論洗錢的事;Jane Margolis,在Jesse生命中可能最令其難忘的妹子,最后一次以閃現的形式出現在作品宇宙中。
僅僅過了兩集之后,Jesse把槍口對準了Gale——如果要給所有鏡頭拍一個榜單,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能讓這個鏡頭跌出前三。
同樣是第31集,"Smoke“的節奏在明顯的加快,比如用一輛殯儀館的車就把Chuck交代清楚了(你懂的,肯定不會像一些美帝神劇那樣用模糊的方式,給角色的開掛式復活留口子);比如神秘的出租車司機,很可能這僅僅只是一個《Breaking Bad》S5EP01的Carol (見到Walter后有些受到驚嚇的鄰居)式彩蛋角色,但灰色“現在進行時”的篇幅有明顯增加,;
又比如:
人們一直都能清晰的感覺到小宇宙和大宇宙的聯系,但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么,這個問題藏在觀眾的心里已經四年了。“唯美的攝影”和“昨日重現”,劇組靠這兩塊板磚一直在做著“溫柔的拖延”,前30集并沒給出明確的答案。
人生有多少個四年,說句那個的,這個問題對于Mike的扮演者Jonathan Banks來說可能是很現實的。也許你會說,川普比Jonathan Banks還大一歲呢,這不人家大統領當的好好的,天天發推特還要參加中期選舉,何必杞人憂天。但說實話,千萬別把Mike和Jonathan Banks混為一談。現實生活中,一宿沒合眼依然殺人如麻的老頭,也不是沒有,但肯定不是電視劇演員。
他已經71歲了。
第四個年頭,你對《Better Call Saul》的真實期待是什么樣的?眼巴巴的期待著Bryan Cranston或Aaron Paul的回歸,在氣球人下面和Saul來個擦肩而過還是什么——完美了嗎?我的期待不是這樣的。前一個宇宙之所以驚心動魄,除了“毒”元素自帶動蕩的屬性之外,還在于劇組出色地完成了對“矛盾”的詮釋:人和自己、其他人以及環境的復雜矛盾,會從內(家庭)向外輻射,進而串聯起所有人物,每一個小矛盾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主線,一旦發作爆裂,那是一種對所有感官細胞全方位無死角的震蕩。
在本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Chuck是第一個死在Saul Goodman/Jimmy手上的角色,這時候問題又來了:“31集了,有沒有哪一個時刻能意味著Jimmy正式變成Saul嗎?”
魚缸式“Blue Crystal”,是這一幕嗎?
在前三季,這個問題的答案若隱若現地出現過很多次,但好像并沒有真正特別令人信服的。讓我們來換一個問題,記得Walter White什么時候真正變身成HeisenBerg的嗎,答案似乎要明確的多:在地下室勒死Crazy 8,第一次殺人即是蛻變的正式宣言。
相對來說,西西里舞曲的終結雖充滿了“俄狄浦斯情結”的味道,其分量之大從Howard的著裝也能看出來,但歸根結底,它依然只是種家庭內部矛盾,其對主線&人物升華的推進絢麗如火星苗子,但是分量明顯不夠啊。誰家里沒點破事,誰沒有幾個混蛋一樣的家人(包括自己),毫無疑問Skyler是Walter White產生蛻變的催化劑,但Crazy 8 才是真正扣動扳機的人。
之前官方自己整蠱,把“凱文科斯特納”的形象給搞了進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Saul Goodman可能是一種典型的美國中年白人男子形象,除了凱文科斯特納,還有新聞編輯室里的杰夫丹尼斯等等,他的影子幾乎無處不在。費那么大的勁做個衍生劇,我相信,Vince不會只是想讓我們看一段“WASP中年男子黑化“的故事。我知道你們已經預訂了第五季,但人生有幾個四年,要加把勁了。
同志們,還記得Gus在Breaking Bad的最后一幕嗎,那一刻有人可能想到了終結者,也有可能還沉浸在叮叮叮帶來的震驚之中。其實,一個頭顱兩張面孔恰好也是Saul Goodman的魅力所在,
他曾經是這個宇宙的光明使者,但最后他還有一張臉預示著黑暗騎士。
PS:
Mike在家看電視時,球賽里提到了一支名叫阿爾伯克基同位素的棒球隊,與此同時,出租車司機上的吊飾正是阿爾伯克基同位素的隊徽。
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么這個司機表現怪異,在美國職業棒球體系里,阿爾伯克基同位素實在是一支不起眼的小球隊,換句話說一般只有本地人才會是球迷。而在Heisenberg事發后,想必Saul Goodman的頭像在ABQ做到家喻戶曉應該問題不大,所以,司機會盯著他看,而他被嚇得魂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