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在空間上發了個“深夜話題”,我見著挺有感觸的,就在里面評論了幾句,最后她的一條留言:
“生而為人,對不起”
當時我還有些不解,便去百度了一下,后來才發現這是《被嫌棄松子的一生》的一句臺詞,腦中的那種好奇感使我對其作品有了大體的了解。
人生
從父母賦予我生命的那一天起,到人生的第一聲哭啼;從最開始的呀呀學語,到后來的出口成章;從最開始的蹣跚學步,到后來的隨心奔跑;從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后來的逐漸成熟......
哲學上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人生的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那么講究成長的如何呢?
是質變呢?
還是變質呢?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有人說人生百態,各有各的活法。我很贊同這種說法,畢竟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各有所志。
且不說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我相信社會中的大多數還是像我一樣想通過自己的本領來改變自己的處境,去成為心之所向的那類人。
但是,我感覺,人與人是不一樣的,是分層次的。有的人的意識形態根深蒂固,改變不了,縱使你有千言萬語,最后的結果也只能是對牛彈琴。
我也時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沒必要去努力拼命,但我又想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未來的人生中,不因當時的處境焦慮而后悔。人生大好時光卻常常因為一根蔥的價格和別人進行口舌之戰;因為每月的工資少發了幾百而憂慮,我覺的這不是真正的生活。
時常我看到一些相隔十幾年的同學聚會,看著他們千姿百態的表情和行為動作,真是幾人歡喜幾人憂啊!我今后的同學聚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是沉默不語,還是“振振有詞”?
話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在人為,我堅信。
醒醒吧!當你的野心在你面前還只是一句笑話的時候,去努力吧!
漫漫人生路,不能就這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當你終將老去的時候會津津樂道的。
人生需要點雞湯,不多接觸些怎么會知道自己的軟弱無知,怎么會有遠航的動力,又怎么會思考自己的一生呢?
請輸入標題 ? ? abcdefg
只有走出臥室才能看見繁星
只有經歷雨的洗禮才能看見彩虹
你不小了
記
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