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獅子王》以3D形式被搬上銀幕,內核沒變,卻看出了年少時看不明白的東西。
它是《哈姆雷特》的動畫版,以動畫形式承載著弒父、復仇、生命輪回等嚴肅主題,而關于責任和成長,該是導演最想傳達的。
辛巴一出生即帶主角光環,他注定是未來的王。他跟叔叔刀疤的對話,透露著他不諳世事的自信與驕傲,殊不知,這激起了不甘第二的叔叔的歹毒之念。
老道的刀疤,用了最徹底的辦法——誅心,先設計殺了哥哥,再讓辛巴誤以為是自己殺了父親,因內疚與不堪重負,他逃離家鄉,在放逐自我中長大。
當老狒狒憑他散落的一撮獅毛找到他,他的責任感終于被激活。
狒狒帶他至水邊,看著水里與父親酷似的他,告訴他,父親其實一直在他心里。此時天上電閃雷鳴,父親的聲音在云端響起:“……我一直以你為傲……”
在無數個星空下,辛巴其實一直記得,父親說:“死去的國王都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他們一直在指引著地上的國王……”
這一幕,基本搬來了《哈姆萊特》中的橋段,只是,哈父化身為幽靈,沙翁以成人的方式,訴說著生命指引與生命成長的聯系。
受了指引的辛巴,不再逃避,回到了在刀疤統治下滿目瘡痍的國土,勇敢地驅逐刀疤及鬣狗群體。
然而,刀疤只消舊事重提,辛巴的強大就瞬間破碎。在步步緊逼下,他落到了與父親同樣的位置——懸掛在懸崖邊緣,只需輕輕一推,他便粉身碎骨。
刀疤在最后時刻,得意忘了形,自己泄露了殺死哥哥的秘密。得知真相的辛巴,一掃頹廢,暴起反抗,終于逆轉形勢,將刀疤摔下了懸崖。
辛巴帶領群獅,重登原本屬于他的獅王榮耀石。辛巴在責任、愛、宿命等的作用下,脫下青澀,懦弱,逃避的等外衣,走向成熟。迂回中完成復仇與成長,承擔起獅王使命,生生不息。
原本是歡脫的,可整體卻是悲壯的。
雄渾的音樂,悲壯意味濃烈,小小辛巴的出生,更加深了這種悲壯。他的臉上,寫著“獅王”兩個字,可他天真的雙眼,怎么看得透這世間游戲!
生命不止,輪回不息,一代又一代獅王的雄起,伴隨的是骨肉相殘,弱肉強食的真相。
說是為了保衛“太陽照得到的地方都是我的”的國土,說是責任與成長,可是,是誰賦予了獅王家族這份權利?又是誰,冥冥中在保護他的生命與成長?
對于同樣野心勃勃且地位不低的刀疤,對于只能在黑暗中茍喘的鬣狗,對于大量蒙昧弱小的其他族群,權利何在?保護何在?公平何在?
只是因為強大罷了,只是要繼續維持強大罷了。
說來令人窒息,這個星球上,動物也好,人也好,從來都是如此。
好在,我的3歲孩子,還看不懂。只皺著眉頭,不停地問:“他是老虎嗎?他是老虎嗎?”
荒謬啊,好像不知道還有老虎存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