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種子》是我接觸的第一本繪本理論方向的書籍,作者松居直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透過書中的文字與之對話,他如同一位引領者,卻又更像是身邊一位智慧的長者,在你耳邊絮絮著圖畫書的種種。直至今日再次重讀,雖然其中一些觀點值得推敲,但它有種神奇的力量推動著我時時溫習。每當在親子共讀的路上走的太急太快,在推廣閱讀的途中失去方向之際,讀幾段《幸福的種子》,都能讓我慢慢回歸初心,遠離浮躁,重新上路。松居直老師在親子閱讀理念方面對我的影響,可謂是里程碑性質的。因此專門將《幸福的種子》一書進行了梳理與整合,期望能為行走在親子閱讀路上的伙伴們提供幫助、理清思路、引發思考。
第一部分 圖畫書在幼兒早期閱讀(0-3歲)中的重要意義
許多媽媽都在追問,為低幼兒童閱讀圖畫書究竟有什么作用,松居直在《幸福的種子》種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總的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1.圖畫書可以啟發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要增加幼兒的詞匯量,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到豐富的詞匯。事實上,建立幼兒閱讀能力的基礎,是從耳朵不斷累積詞匯開始,而不是讓幼兒提早識字、看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母親不斷和嬰兒溝通時,嬰兒一定能感受到母親的心情,親子之間就產生了交流。這正是人類的語言,是最能代表人性的語言。 ? ? ? ? ?
圖畫書的文字都經過精心挑選與整理,字字飽含藝術家們豐富的情感與理性認識。父母親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嬰兒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時,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系。真正讓父母與子女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不是戶口簿或出生證明書,而是溫柔的、人性化的言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幸福的種子》P16-18
過早識字VS閱讀斷層
在線下開辦故事會之余,與家長聊天時候發現,許多家長教孩子認字的時間越來越早,認為孩子只有認字了,才能體會到圖畫書中的趣味,語言由此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實際上,圖畫書對于0-3歲孩子的語言發展具有獨特價值。
為低幼兒童出版的圖畫書,詞匯量并不大。雖然孩子尚不能獨立認字,但是卻并不影響他們通過聽語言+看圖畫方式的結合,進入圖畫書的美好世界。當那些曼妙詞匯通過父母的口,滿懷深情地讀給孩子聽時,孩子通過聽覺獲取的感情充沛的豐富詞匯,是經過父母情感浸潤的語言,是與父母心靈互通的情形下所交流的語言。這對于孩子的語言發展來說,相比指著圖畫書中的文字,一字一句教會孩子辨認,意義要重要深遠得多。
所以請記住識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那么問題又來了。
許多小學生在閱讀章節故事的時候,每個字都認識,卻無法有效獲取整個句子或者段落的含義,一定程度上這是出現了閱讀斷層的表現。于是開始有很多質疑繪本的聲音出現,認為長期的繪本閱讀會導致孩子閱讀能力的斷層,只喜歡看有趣的圖片,不喜歡看文字書。這一觀點的最大問題就是忽視了繪本閱讀可以成為連通初級閱讀到理想閱讀的橋梁的重要功效。艾德華博士在她的《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一書中有過這樣的論述:“詞匯性、分析性的思維是抽象的,缺乏具體的表達途徑就難以呈現,而通過對圖像線條,空間的感知,在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之間的模糊地帶架設起感知的橋梁,就開辟了一條表達抽象思維的途徑……”。一位優秀的繪本作家,正是利用線條、構圖、色彩的設計安排,輔助以象征等手法,將圖畫的示意功能較好的呈現出來。
爸爸媽媽讀書的聲音和繪本圖像的雙重刺激,會加速促進腦神經網絡聯系的建立,幫助孩子將抽象概念和具體形象建立有效聯系,為視神經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一旦孩子可以根據視覺接收到的圖片,將這些圖像信息憑借自身的過往經驗,在腦海中排列組合成畫面,從而感知圖片想要傳達某種情緒、氛圍與感覺,這就是所謂的“語感”。
與此同時大腦經過感知的觸動進行感受,想象,思考等一系列活動,喚醒腦中相關的意義、影像和記憶來響應,牽動情緒共鳴,孩子就可以接收到圖像所傳達的更深一層含義。經過上述過程之后,再將聽覺接受到的文字與之聯系融合起來,就能得出某種含義,傳遞到大腦的語言系統,進而用詞匯表達出豐富的意義。
圖畫書是由圖+文交織而成的藝術形式,文與圖是相互依存的,恰好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體驗想象力的釋放。具體的圖像可以輔助語意理解,而文字也可以說明圖像的含義,圖像中傳達的深意往往能觸發對文字深刻含義的理解。掌握了繪本的示意功能,自然能得到比畫面本身豐富的多的內容,對于閱讀斷層的擔憂也就不攻自破了。
: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是閱讀能力提升的基石,而制作精良的圖畫書,則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幸福的種子》P68
2.圖畫書可以成為親子關系溝通的橋梁
圖畫書的內容可以不斷激發對話,在對話中進行心靈溝通,正是讓幼兒接觸圖畫書的最重要的目的。換句話說,以圖畫書為媒介,幫助大人與幼兒心靈相通,才是給幼兒看圖畫書的意義所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個講圖畫書的人如果能與好的圖畫書產生共鳴,充分理解書的內容,并自得其樂,必定能將更豐富的內容傳達給孩子。而且把心放在孩子身上,誠心地念圖畫書給他們聽,也可以了解孩子對圖畫書的感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幸福的種子》P35
為孩子讀書要讀多久?
常常有媽媽抱怨,為什么我的孩子還不能獨立閱讀,一定要我讀書給她聽。我通常會告訴她們要珍惜可以為孩子讀書,并且孩子喜歡聽你讀書的時光,這段時光持續的越久,你與孩子進行深層次交流,建立良好親子溝通模式的可能性越大。
念圖畫書是父母與孩子說話的最佳方式之一,因為圖畫書自己不會說話,圖畫書的內容必須經由念故事的人傳達給孩子。
我的書架中至今仍收藏著兒時讀過的童話與雜志,我直至小學四年級之前的睡前故事時間完全被我的父親承包,如今回憶起來的都是在他低沉講述聲中沉沉睡去的踏實感覺,最初接觸的《手絹上的花田》、《列那狐的故事》、《綠野仙蹤》等等,都來自于睡前故事的珍貴時光。其實現在我早已不記得當時故事里具體情節的樣子,殘留可辨別的唯有每晚父親用書聲陪伴我入眠的溫馨場景,這大概也是我和父親關系至今深厚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我們都握住了親子關系的命門,以書為媒,不提前預期太多,僅僅享受當下的親密。我想這是父親傳授給我的親子共讀的秘訣之一。
所以,請為你的孩子讀書吧,盡可能讀的長久,而你將收獲的絕不僅僅是睡前故事那么簡單。
3.圖畫書可以培養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
圖畫書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更深刻地感受到許多事物。這些事物我們常常不經意地看到、感受到、注意到,而且感興趣,但是卻沒有真正用心去體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幸福的種子》P45
如何發現美、感受美?
孩子目之所及如果都是美的作品,日積月累自然能培養出品鑒圖畫書的眼光。一本好的圖畫書,是由圖片與文字視為一個整體來評估的,如何這一整體的協調配合程度,是需要卓越的構思與藝術感覺的。換句話說,需要長久的歲月“熏”出來的好眼光。
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繪本藝術大師,大多從童年時代便對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耳濡目染,為他們成年后的杰出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礎。例如在繪本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質的大師李歐·李奧尼,他便深受身為建筑師、畫家和藝術品收藏家的叔父的影響,從小浸潤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之中。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逛博物館與藝術展覽館,尤為喜歡夏加爾的繪畫作品,因此夏加爾對于色塊排列組合的手法直接影響了李歐·李奧尼日后的繪本創作風格。
松居直大師在書中提到:看圖畫書就像用放大鏡來看日常的東西一般,能帶給幼兒新鮮而驚奇的感受。好的圖畫書更能讓孩子深刻地感受到平時極易被忽略,沒有真正用心去體會的事物。因此,為孩子提供優質圖畫書,帶領孩子共同領略其中的精彩,對于幫助孩子培養欣賞美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幸福的種子》第一部分總結
其實,當我們回歸到這一章的主題——圖畫書的重要意義,我忽然想起在后花園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與孩子讀繪本嘛,開心就好。看似玩笑的一句話,與松居直老師在書中提及的“圖畫書無用途”理論竟有相似之處。圖畫書本就不是用來為孩子傳遞金科玉律的書籍,而是用來讓孩子在與父母的共讀之中感受快樂與美好的,如果將一本精心設計、繪制、出版的圖畫書,僅僅拿來為了拿來告訴孩子一個人生道理,倒真是辜負了作者們的用心。
親子共讀的意義絕不在于教會孩子認識了幾只動物或是學會了幾個單詞,而是通過媽媽們的聲音,傳遞出繪本中詩、音、畫的美好之處,引導孩子一起從繪本中汲取力量、溝通情感、共同成長。陪伴的意義要遠遠大于知識的獲取。
企盼的愈少,收獲的愈多。用在親子共讀這件事上再合適不過,這值得為人父母的我們,時時自省,回歸初心。
2017,跟著圈媽,逼自己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