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閱讀是一種概括性的閱讀方法,旨在快速了解閱讀對象,針對于書而言,從標題、副標題、包裝、出版社、介紹文字、目錄、索引方面可以獲得需要的資訊,并支撐自己得出是否進一步閱讀的結論。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度當中提到的兩個因素實際上在解決兩個遞進問題。第一個是讓自己進行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進行閱讀;第二個是讓自己進行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投入時間粗淺的閱讀一遍。這兩個步驟充分體現出刻意訓練的影子,平時我都忽略了這個區別,連隨便翻翻一本書都有這么多步驟與目標,可見在閱讀這個技能上面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
在了解一本書的主題后就可以在腦海中對其進行分類,這個過程就是與自己已有知識或者書籍建立關聯,建立框架,在一定的思考框架下在看待一本書的內容,會讓自己的理解力提升不少。
digman-日期2016-02-15-如何閱讀一本書第四章檢視閱讀分享感受
-
四個收獲
1、檢視閱讀是一個非常主動的閱讀過程,需要帶著問題去做這件事。毫無目的的進行系統性略讀不叫檢視閱讀,只能叫隨便翻翻。在分享中永澄提到檢視閱讀前幾個準備過程讓我大開眼界,一個簡單的檢視閱讀活動就可以分析出這么多步驟,且每一個步驟都對應相應的執行標準,為刻意訓練提供了方法,訓練無處不在。
2、將檢視閱讀的過程總結之后,將其提升到認識新事物的過程中,是一個很關鍵的知識鏈接。仔細想想我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也大抵如此:
基礎閱讀階段:能看懂新事物是什么,一臺佳能相機。
檢視閱讀階段:新事物是怎么一回事,怎么用的,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與其他產品有什么不一樣。自己挑選佳能相機時,也是這么個過程,只是自己又自動化完成了,這么好的經驗沒有總結出來。
分析閱讀階段:感覺新的佳能相機對自己有幫助(多數時間都是數碼發燒友的沖動),拿過來深入細致的了解一下,每一個功能,每一個特效,每一個角度,每一個參數都不放過,深深地看入眼中,為之癡迷。并且使用自己以往所有的知識與經驗來認識新事物,直到把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拿著佳能相機做各種嘗試性拍攝,直到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主題閱讀階段:在了解完一個新事物之后,對這個事務所在的領域產生興趣,開始找事物所在領域各種產品,全面進行了解。佳能相機的廣角,短焦,定焦,狗頭,牛頭等等各種各樣的攝影器材隨之而來,雖然五花八門,但是他們都圍繞一個主題---更好的攝影。3、收獲了檢視閱讀五步法:看包裝、看整體、看細節、下判斷、促閱讀。在閱讀完此章節后自己按照書中建議的步驟做了幾次嘗試,收獲不小,很快就能通讀全書。但是感覺那些步驟太羅嗦,自己想簡化一下,沒想到簡化的方法論這就來了。
4、道、術、器、用的使用過程演練是最有價值的,他幫助我通過實例了解了這四個層次應該如何界定他們的范圍,以及他們的產生過程。向高手學習,甚至與高手過招是一種福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謙虛,感恩每一次的學習與交流。
-
三個感悟
- 1、作者給出的檢視閱讀6個步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通過這幾個步驟讓我對一本書建立了一個畫像,建立了一個輪廓,也就是常說的框架。這個步驟是作者在一個較高的高度,高屋建瓴的為我們提供一個視角,一個方法,這個方法需要刻意訓練,掌握它。
- 2、不放過章節中每一個細節,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奇心。說實話后面三個小節我也反復看幾編,自己也有一些感受。但是就沒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這個行為的目的是什么,沒有過多的關注內容的背景是怎樣的。這會讓自己產生錯誤的判斷,所以說在分析閱讀階段,要時刻謹記多角度的分析閱讀章節中的內容,這是一個方法,同樣也是一個態度。
- 3、書中給出的“粗淺的閱讀”的規則: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道理很簡單,自己咋就在實踐中用不出來呢?作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用這個理念快速的翻完了已經斷斷續續閱讀4個周的《領導梯隊》,在讀完那一剎那,我對書的結構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收獲的喜悅充滿內心。這個過程就是讓自己盡可能快的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對一本書建立一個全局的視角,擁有一個整體的感覺,再說細細品味的事情,不能本末倒置。
-
二個改變
- 1、使用檢視閱讀的方法體系來閱讀自己積累下來的書,拖著未讀完的書,讓自己從屯書者向閱讀者轉變。
- 2、使用檢視閱讀法的結構為每一本書建立一個檔案,為所讀的每一本書都做一個畫像,并讓他們建立關聯,形成框架。為后面的分析閱讀以及主題閱讀做準備。
一個行動
使用檢視閱讀的方法,來觀察自己關心的代理記賬領域的學習過程
最后哆嗦幾句。使用類別的方法,在了解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的特點之后,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自己新學習或者比較關注的領域,使用系統的角度來觀察一下自己面前的領域,他應該怎樣進行分類與分層?** 確實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