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一個圣人出兵去攻打別的國家的話,他把那個國家都滅掉了,那里的人民都還很歡迎他的統治;對人類做了很多貢獻的人,他當時做這些事的初衷,不是為了愛人。
你有沒有辦法,把人罵完了之后,他不會被你罵跑掉,還跟你做朋友。這樣的一個能力,要把情緒的兩面性掌握得非常好,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你罵了之后,別人變好了,他會覺得被你罵很好;但如果你沒辦法做到這件事,那只是把人家罵跑掉而已,更糟的是,他從你罵他的方式中覺到你這個人是想要人家討好你,然后從此開始在你面前演戲。所有你不想讓他看到的他不會讓你看到,你也永遠不必看到了。所謂的外遇就是這么發生的,我擺出我不喜歡你這樣這樣,你就只好把我不喜歡的那一面拿去給別人看,在我面前就不再表現出來了,這是情緒上面的外遇。
我們每一個人,在做一些仿佛對我們周遭的人有幫助或者有貢獻的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地察知一件事情:就是我們自己享受不享受這件事?如果我們自己在享受這件事的話,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愛別人,不是為了別人在做這件事。所謂的雙贏是什么?就是你做這件事,別人高興,你自己也高興。一定要讓自己在做這件事的時候能夠感覺到,我做這件事情我很快樂,我不是為了別人在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生命經驗。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會覺得,我這一輩子都活在那種為了別人做這個做那個、付出很多的想法,在這樣的想法里過完我的一輩子。到死的時候,我到底會累積多少怨氣啊?
2.如果你會感覺到你非常非常非常喜歡某個人的話,其實也代表對于其他的你沒有那么喜歡的人是有很多很多的討厭的。相比之下,我最喜歡這個人。很有本事討厭別人的人才會特別愛一個人。
3.如果你真的喜歡做這件事,就算身邊沒有人支持你,你還是可以做它,因為做了你就開心了。其實有很多我們自己做了會開心的事情,不是那么需要別人的支持。如果你是一個唱歌就開心的人,你洗澡的時候唱歌也會開心,你不會說,一定要當歌星或者要上星光大道才能唱歌。可是我們常常會站在一個很功利的角度,覺得要等人家給我們機會我們才可以去做這件事情。這樣的話,我們的人生會變得相當狹窄。
4.道家要的人,是要一個人的好惡非常分明,可是他的處世卻很柔軟、不頑固、不固執。人一定要個性非常有棱角,他才會對自己選擇的道路有很深的愛,如果一個人很隨和的話,其實你可以說他是一個什么都不愛的人。怎么算是有棱角呢?重點是這個人有沒有辦法,跟他不愛的事情劃清界限。有的時候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每個月給我二十萬,我還會繼續在這里上班嗎?很多人就會說,我不會在這兒上班了。這就代表你現在的這個選擇是有妥協的,真沒有妥協的人,有錢沒錢他都要做這件事。你要對自己有這樣的誠實,才能練出這個棱角。
5.很多人都明白什么叫做努力,就是勉強自己做自己不愛的事。他說我會試試看,我會努力看看,你就知道他其實沒有熱情。真的要做這件事情的人會直接做它。一件事需要人去努力,其實就可以知道,他對這件事情沒有真正想要,真的要就不會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