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內容:有氧動力跑,配速7'02'',持續時間:40:00
訓練小結:
- 實際配速:5'49''
- 平均心率 (bpm): 171
- 最大心率 (bpm):178
- 心得:有氧動力跑最困難的時候是最初的幾分鐘,因為一想起要跑40分鐘,心里就會有點犯怵,這時候就要轉移注意力,我一般會想一下當天看的書,整理一下思路,以及想一下如何應用到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當建立起有氧動力跑的節律,只要保持呼吸節奏以及注意疊小腿,慣性自然就會帶著往前跑。
有氧動力跑比較
日期 | 目標配速 | 實際配速 | 平均心率 (bpm) | 最大心率(bpm) | 平均步頻 (spm) |
---|---|---|---|---|---|
11/08 | 7'02'' | 6'21'' | 165 | 176 | 180 |
11/10 | 7'02'' | 6'14'' | 169 | 175 | 180 |
11/13 | 7'02'' | 6'09'' | 167 | 235 | 184 |
11/15 | 7'02'' | 5'49'' | 171 | 178 | 182 |
有氧動力跑進展
有氧動力跑心率、配速和步頻
今天和出版社進行了電話會議,討論新教科書是否適合我們工程學生使用,參會的工程教授都表示學生基礎差,不理解如何應用數學。這個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我分享了我對教學的看法,以及如何將訓練的思路用于教學,很高興得到了他們的積極響應,特別是當我提到跟學生強調:如果不知道為什么,就不要費勁去學如何做(if you don't know why, don't bother to learn how)。另外也提到了講課的深度問題,大家普遍覺得數學老師講技巧講得太多,忽略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其實很多知識是沒有必要對初學者講的,這和訓練耐力跑一樣,剛開始時無需太強調跑鞋、跑姿和呼吸,只需要一個心率監測器,建立有氧基礎,越是沒有保護的跑鞋,更會主動使用適合的觸地方式以保護自己,等有氧基礎建立了,再進行相應調整,進步就會顯著,否則那些所謂的跑步技巧只能讓初跑者無所適從。跑步,看似簡單的周期運動,蘊含了放之四海皆準之的道理。